mguy wrote:
從你的發言就知道你對台北市東區根本就不熟耶,還敢說人狀況外, 讓我這個老在地人來帶你認識一下...
1. 下面這個網址有指出敦南商圈是由復興南路、安和路、忠孝東路、和平東路包圍起來的區塊, 仁愛圓環和敦南誠品就是這個範圍. 而東區商圈一般主要是指在復興南路、忠孝東路、市民大道、光復南路包圍起來的區域. 會這樣分是有道理的, 因為兩個商圈的屬性氛圍店家根本大不相同, 請自己來逛逛看就很清楚了.
http://yungching.housefun.com.tw/Commercial/cm06/discusses02.asp
2. 梅花戲院沒落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根本不是最近發生的事, 這也拿來提哦? 事實上, 自從信義區有了華納威秀影城之後, 台北市東區附近的戲院幾乎都倒光光了啦.
3. 西門商圈的誠品和敦南誠品的屬性根本就不同, 敦南誠品是文化氣息濃厚, 誠品網站上就有寫敦南誠品的定位是"人文藝術小型專業書店". 西門商圈的誠品則是商業氣息濃厚, 沒去過的人看網站的介紹就清楚啦.
誠品台灣據點
可以很明白的回答你, 大安區豪宅跟東區商圈毫無關係. 大安區在二十幾年前就有豪宅了, 幾乎都是建在仁愛敦南圓環附近, 那時哪來的東區商圈啊? 後來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豪宅跟東區商圈更無關連. 連戰本來住在靠近東區商圈的老豪宅一品大廈,後來可是搬到遠離東區商圈的帝寶去耶. 而信義區計畫區當初在規劃時本來就規劃一塊是商業區和一塊是住宅區, 採取住商分離, 住商是同時發展的. 而信義計畫區豪宅的價值就在於住商分離, 提供豪宅主人住在市中心的方便性但又保有隱密性. 大直豪宅訴求的是水岸景觀, 跟美麗華有啥關連? 天母商圈因為沒有捷運而沒人潮, 但天母的豪宅有打折賣嗎? 而陽明山別墅從以前到現在都跟商圈無關, 住在陽明山的人要的是寧靜和景觀, 根本就是想遠離商圈耶! 豪宅主人出門都是開車或坐車的, 要逛商圈何必住在商圈附近? 再扯豪宅跟商圈的關連就太扯了...(恕刪)
你要悍衛你的大安區是你家的事(我還是要客觀說"它已經悄悄過了它的頂點"),但流於強辯和文字遊戲、把我清楚簡單的概念複雜化就不足取了...
1. 你舉永慶定義的商圈來辯駁,有沒有注意看那根本就是從"商辦"的角度,和我們提的"消費(機能)商圈"截然不同,照其定義,根本沒有我們熟知的忠孝(東區)商圈、西門商圈,範圍也不同。
你舉的房仲業定義商圈一般是被用來觀察"商辦租金行情"的工具。
2. 你硬要把誠品敦南店講得文藝氣息多濃厚,以致於否定"該區附近商業氣息濃厚"的客觀事實,實在流於強辯。請看清楚自己引用的誠品網站導引,不是只有第一頁,我實在看不出西門三家誠品當中"最富文藝氣息的西門店"和敦南店能差到那兒去? (這兩家誠品店差異程度再怎麼大,能和我說的"一品苑附近的文教歷史氛圍不同於仁愛圓環附近只有商業氣息"比擬嗎?)
3. 二十幾年前仁愛路四段那幾棟(陛廈、鳳翔、百吉、百利、天廈)老豪宅興建時,東區商圈(Sogo、皇后廣場)已經出現而且逐漸凌駕西門町(西門町的頂峰在35年前,谷底是13、4年前)。建議你既然半吊子不懂歷史脈絡,口氣收斂點會好些。
4. 你說"商圈沒落的天母豪宅又沒打折賣"根本是耍嘴皮子,過去40年來哪裏的豪宅打折賣? 但漲幅是有差的,早期天母的房價可一點都不亞於市中心。
5. 還是老話一句,過去40年來市中心豪宅崛起成為顯學,往往和附近有夠格的(消費)商圈脫不了干係,說穿了,就是"機能"二字而已,這就是臺北的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