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50年的老公寓一直老化 變成破爛的貧民窟 毒窟 妓女窟(因為舊租金會越來越便宜 越便宜就無法控制居民素質) 變成犯罪的溫床著 旁邊的新大樓也別想賣太高 因為隨時可能被隔壁街坊的人搶劫 台北有很多地方都有很多貧民窟 讓它濫倒不能在濫用不翻身(不准都更)那整個台北整體的房價自然就會跌啦 B大我支持你啦 雖然目的不同 社會上就是需要你這種人來攪和一下才叫民主 為嘍下的回覆再加一句 中國人就是貪 幾千年都改不了的民族性 要改變這民族性比都更還難100倍 或許管理中國人的居住權不適合土地私有化
大陸 新加坡 都是土地國有 有時效的居住權而已 最多70年 50年再放個20年 就到期的 到時候再看發展需求來決定續不續約 不續約你也沒辦法 或許是個對付中國人民族性的好辦法也說不定
hlz wrote:
乾脆政府都不要介入人...(恕刪)
你講的事從來都沒發生過, 根本是無端放矢!
舊房子就會變犯罪貧民窟, 那歐美一堆百年舊宅早就拆光了!!!
會不會變成那些亂象, 靠的是政府的管理, 你這種跳躍式無釐頭邏輯是該檢討一下..
何況我講過公辦都更, 什麼時候我反對政府力量介入?
但條件是什麼? 我說過了...
要亂入請多爬文, 不然很沒趣...
現在都更純屬私人圖利, 政府不該介入就像商場人家一台冷氣多賣一千元..
但只要沒有強迫你買, 又不涉及詐騙或其他特殊理由, 請問政府該強制它用多少錢賣出嗎?
連強制他賣都不行!!!
----------------------------------------------------------------------------
因為都更受害者及社會運動人士努力, 政府及相關單位已經開始重視都更不合理地方..
進行某種程度改進, 甚至消極不再執行慘無人道的多數決.. 這是一大勝利..
不過在都更法尚未真正完備前, 大家還是要努力監督政府, 與貪婪無恥的建商派
(包含建商, 炒地家, 精華區居民..)對抗到底...
-------------------------------------------------------------------------
kuoyuan1 wrote:
觀之歐洲,百年老屋一...(恕刪)
我一直覺得, 台灣人腦袋觀念如此落後, 是夠什麼資格跟人談文明?
談進步? 談民主都不夠格..
人家歐美房子是越老越香, 價格還越高.. 台灣卻是為了牟利..
能把一樓蓋成十樓, 十樓蓋成一百樓來製造利潤唯恐不及...
還談什麼都更? 都更是這種玩法? 倒底有沒人知道什麼是都市更新啊?
像版上建商派, 認定的民主就是凡屬爭議或有利益問題,一律數人頭...
這種觀念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跟凡事都"國家至上"的法西斯及對岸共黨政府..
只有30分跟50分的差距而已....
----------------------------------------------------------------------------
因為都更受害者及社會運動人士努力, 政府及相關單位已經開始重視都更不合理地方..
進行某種程度改進, 甚至消極不再執行慘無人道的多數決.. 這是一大勝利..
不過在都更法尚未真正完備前, 大家還是要努力監督政府, 與貪婪無恥的建商派
(包含建商, 炒地家, 精華區居民..)對抗到底...
-------------------------------------------------------------------------
hlz wrote:
國外的老房子要看政府...(恕刪)
你說對了..
所以問題在人不是在舊..
台灣的都更若沒規劃, 那可以叫都市更新嗎?
----------------------------------------------------------------------------
因為都更受害者及社會運動人士努力, 政府及相關單位已經開始重視都更不合理地方..
進行某種程度改進, 甚至消極不再執行慘無人道的多數決.. 這是一大勝利..
不過在都更法尚未真正完備前, 大家還是要努力監督政府, 與貪婪無恥的建商派
(包含建商, 炒地家, 精華區居民..)對抗到底...
-------------------------------------------------------------------------
bar0402 wrote:
我一直覺得, 台灣人...(恕刪)
從頭看到尾終於看完了,真的有點累人,
樓主也辯的非常辛苦,不過兩方角度不同,
就不用把想法強加諸別人身上。
在我來看,都市更新是必要的,當然也是建立在公共利益上,
但何謂公眾利益? 高鐵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一目了然),
只因為他是國家重大建設,一樣犧牲了少數人的利益(樓上有人提過被徵收強拆)。
雖然文林苑與高鐵真的是xx比雞腿,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
但是簡化整個拆除徵收過程來看,對於原地主、屋主來說某方面是相同的,
不過地主屋主最後同意,也是本於一定的"利益",
當然我相信仍有少數地主屋主是抱著要地要屋不要高鐵的,
那利益是什麼,就是高鐵通過所帶來的效益,農地飆漲、郊外房價預期上漲等等。
又文林苑都更不是公眾利益? 也許乍看之下真的不是,
但是別忘了大家都是社會的螺絲釘,每個人都這樣想,都市景觀真的只能邁向衰敗,
現行法令已經讓台北的建築很難與國際批敵了,再加上所有人的自私更甚,
爬上15~30樓放眼望去,台北市的都市景觀與其他國際城市差異多大?
不是每個建築都要蓋的新古典、超現代、巴洛克、摩天樓才美,
但是鐵皮屋、破公寓真的與美一點關係都沒有,雖它的存在有其歷史來由,
可是非得以此為傲才代表台灣的文化與建築水平? 留著重點古蹟隨著潮流走不行?
台灣文化這麼多非得選鐵皮屋來描繪台灣的天際線?
千萬不要用台灣文化大帽子來阻擋進步的原動力,這不是愛台灣。
當然我不覺得文林苑設計得有多美,至少比原本的公寓好看很多,
而王家不是不能保衛家園,但請不要打著正義的旗幟圖私利,
正義必須始終如一受眾人檢驗,保衛家園與基本人權是中心理念,
但是上媒體被放大鏡檢驗之後,謊言+假弱勢(雖然跟建商比還是相對弱勢)一一被拆穿,
我只看到兩方互咬,沒一方真的代表著"正義",包括政府也是。
總歸一句所有的東西還是建築在"利益"的基礎上,
屋主不也原本以為可以玩贏建商,最後賭博賭輸就賴皮,拿著正義大旗抗爭,
號召了一堆純真的學生上街,搞得現在騎虎難下把大家都卡死,
這場戰爭政府輸、建商輸、王家輸、36戶輸,民運團體輸,沒人是贏家。
既然無法全面公辦或自辦都更(政府沒錢沒魄力、老百姓沒錢沒共識),
只好透過容積利誘建商,建商又利誘住戶來把更新的任務完成,非常合理沒什麼不對,
921之後的防震係數、防火法規的改進,其實這些都更都有潛在的公眾利益在,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扣著正義的帽子不作為才可悲。
那為什麼都更只挑精華區? 當然是因為只有精華區有利可圖阿,
建商要賺營收、民眾要賺增值,誰會跑去泰山、瑞芳、烏來都更?(舉例如有冒犯當地居民先抱歉)
不然建商沒得賺,原本一坪賣20萬蓋好還是20萬誰要跟你都更,
由建商起頭的都更不是慈善活動,更不是良心事業,在商言商建商也沒有錯,
地主想分很多,想賣貴一點也沒錯,只要大家不要用謊言包裝打著正義的大旗都沒問題的,
都更是一種很專業的工作,其實建商協助都更民眾真的省很多事,
不然樓主看不慣可以募資開一家"佛心來著"法人公司不以營利為目的以成本價協助大家都更,
我會給您大大的掌聲,還會開粉絲團讓大家按讚推薦您上TIME專訪。
政府因為輿論與民粹,市政府踢皮球回去給建商與住戶,
內政部迎合輿論修法,其實牴觸了部分當初都更的目的,
都更的趨勢不可能走回頭路,只能希望未來台灣都走出自己一條路,更有國際觀、世界觀,
台北不只在台灣,台北也立足在亞洲,而且要放眼全世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