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2001 wrote:
這樣頂樓的違建和一樓的空地違建價值消失後,說不定變得較好談
大家可能還是搞錯方向,現在碰到最不願意都更的除了透天住戶外,還有店面一樓,跟違建沒什麼大關係,因為很多公寓一樓都有店面效益,就算六米巷不能開餐飲店,但是可以開書局,工作室,服裝店....

店面開得好好的或是租金收的好好的,幹嘛都更,對吧!

Robert1012 wrote:
沒錯,這就是都更瓶頸...(恕刪)
小乖乖333 wrote:
都更成華廈,
資源浪費很嚴重,
造價和電費管理費....嚇死人
二氧化碳大增啊,
而且每次都更都要給獎勵和炒地皮引誘人家,
極端重利的社會病態,
比較贊成回歸人力上3樓的建築,
低密度開發才是正途,
把資源分散到台灣各地,
才是永續發展節省資源的好做法,
只管現在帳面上數字的炒作,
忽略生活品質的泡沫化,
我認為非常的短視近利,
禍延子孫的事一堆人拼命幹,
還一直叫人家生籠胎來被虐喔
萬里長城又不是華廈會越蓋越高,
每建坪消耗掉驚人的資源,
這怎麼能比呢,
沒事把柱子加粗牆壁搞厚,
生活空間狹窄無比要幹嘛,
人還沒變骨灰就要有適當的生活空間啦,
人家小白鼠都做過超擠的實驗了,
一大堆都生病互咬互鬥搶食了,
人類也是生物沒有高級到哪
低樓層建築的造價才幾分之1,
就可以搞的很好住了,
台灣到處都是地,
只看台北市以為這邊才是地才能住人,
那眼光過於狹隘了,
都更獎勵拉長期來看,
真的是騙局一場,
炒短線的政策是下下策
都更幾十人幾百人在爭地爭好康,
這是不是鬥爭的更加嚴重...(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