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你住幾樓? 想都更嗎?


k.k2001 wrote:
這樣頂樓的違建和一樓的空地違建價值消失後,說不定變得較好談


大家可能還是搞錯方向,現在碰到最不願意都更的除了透天住戶外,還有店面一樓,跟違建沒什麼大關係,因為很多公寓一樓都有店面效益,就算六米巷不能開餐飲店,但是可以開書局,工作室,服裝店....
店面開得好好的或是租金收的好好的,幹嘛都更,對吧!

Robert1012 wrote:
大家可能還是搞錯方向...(恕刪)

這確實也是問題
就店面出租金額而言,看的除了是地點,再來是店面大小,至於房屋的新舊對租金而言反而是最小因素
現在很多房子改建,建商通常會以蓋好後如何賣的較高價為蓋房方向,加上法規上的建築線退縮、建蔽率的限制及公設,常會導致一樓店面大縮水
可用坪數縮水後的店面租金,並未因新房而提高,反而因坪數縮水租金也跟著縮水

做店面的公寓確實有這大問題
如果是單純的住家公寓,會比較無此問題
k.k2001 wrote:
現在很多房子改建,建商通常會以蓋好後如何賣的較高價為蓋房方向,加上法規上的建築線退縮、建蔽率的限制及公設,常會導致一樓店面大縮水


沒錯,這就是都更瓶頸,個人認為之所以要都更就是要把臨重要道路的景觀翻轉,如果地段好的一樓店面沒辦法都更,盡把後面幾排老屋翻新只留下前排老舊屋舍,也是失去都市更新改善市容景觀的美意.所以個人才會覺得一樓店面舊公寓問題最大.

Robert1012 wrote:
沒錯,這就是都更瓶頸...(恕刪)

舊公寓一樓店面及頂樓價值問題
有時在想,是否可能政府針對這點容許一樓店面往上或往下樓層延伸,以彌補一樓店面縮小的問題?
而頂樓問題則是,(通常蓋成大樓後,越高樓層越貴,而原住戶通常是從低樓層分回),原頂樓住戶在新大樓蓋好後同樣分配高樓層以彌補其頂樓的價差!
如此不知是否較容易談成?
當然另一個最大的阻礙在於,權力變換是否公平公正,建商與住戶盡量不要有私下條件交換,過多的暗盤交易和不公,反而造成居民間的猜忌和不信任而破局
我有一間4樓跟一間1樓的公寓
1樓的頭好壯壯,才剛裝潢完,跟新房沒兩樣,所以沒想都更
4樓的比較舊,
我是比較希望原地自建
因為不蓋高樓的話,可以不用那麼多公設(我現在就住新大樓,公設還蠻高的)
不過樓下那些人可能聽到一戶要分攤幾百萬而不願意吧
還有人開價2600萬要賣(那不就一坪一百萬,鬼去跟你買)
只好等看看會不會垮掉

小乖乖333 wrote:
都更成華廈,
資源浪費很嚴重,
造價和電費管理費....嚇死人
二氧化碳大增啊,
而且每次都更都要給獎勵和炒地皮引誘人家,
極端重利的社會病態,
比較贊成回歸人力上3樓的建築,
低密度開發才是正途,
把資源分散到台灣各地,
才是永續發展節省資源的好做法,
只管現在帳面上數字的炒作,
忽略生活品質的泡沫化,
我認為非常的短視近利,
禍延子孫的事一堆人拼命幹,
還一直叫人家生籠胎來被虐喔

萬里長城又不是華廈會越蓋越高,
每建坪消耗掉驚人的資源,
這怎麼能比呢,
沒事把柱子加粗牆壁搞厚,
生活空間狹窄無比要幹嘛,
人還沒變骨灰就要有適當的生活空間啦,
人家小白鼠都做過超擠的實驗了,
一大堆都生病互咬互鬥搶食了,
人類也是生物沒有高級到哪

低樓層建築的造價才幾分之1,
就可以搞的很好住了,
台灣到處都是地,
只看台北市以為這邊才是地才能住人,
那眼光過於狹隘了,
都更獎勵拉長期來看,
真的是騙局一場,
炒短線的政策是下下策

都更幾十人幾百人在爭地爭好康,
這是不是鬥爭的更加嚴重...(恕刪)



lienly2 wrote:
IMO, 越高樓的越...(恕刪)


2X年的8F加蓋9F,挑高5M,面綜合運動場
如自建樓中樓~~使用坪數(8F+9F)可以從3xP -->5xP

想都更原因:大樓老舊,經歷多次地震+建商欠佳,再過20年可能會變危樓!!
不想都更原因:可能配不到視野較佳的高樓層,使用坪數會大打折~~

不過..能吃下我們社區進行都更的建商,應該不多(~500戶)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