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開頭又如何?A開頭並不代表有投票權,只能代表出生地在台北市,結婚、成家、工作一但戶籍遷出台北市就不是台北市人了,喪失台北市市民的權利其它英文字開頭的只要遷進台北市就是台北市人,享有台北市的公民權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我超討厭這種夜市,饒河街倒還好,我已經不太想去了,某次跟老婆朋友去逢甲 or 東海夜市,那個一平方米可以塞進十個人,睡著也不會跌倒,別人會擠著你走,但是看到要買的攤子你也買不到,除非你能從你前後的人之間 "拔出來",然後排超長的隊,把錢付給那個臉臭得像是你欠他20億的老闆。賣雞腳凍的也是,大家臉超臭的,是為了股票上市的是在煩惱嗎? 大家排隊付你們錢耶,要是我一定跪下來親每個客人的腳
〔自由時報記者蔡偉祺/台北報導〕師大商圈內部分店家不滿台北市政府未積極協助溝通,今天中午將有近卅家餐廳集體「歇業」,並將在門口張貼心聲,向市政府陳情,同時也讓居民、學生感受「沒飯可吃」的不方便。不過,師大三里自救會長劉振偉則說,商家提早歇業,正好可以讓居民體驗清靜家園,也不會有人因為這樣就「餓死」。商家︰感受商圈消失的不便「守護師大商圈聯盟」會長兼發言人陳澄祥表示,今天中午將發起餐廳熄燈歇業行動,包括浦城街、龍泉街等周邊路段,約有卅家餐廳,會在中午時段拉下鐵門暫停營業,同時商家會張貼出「想對市府說的話」,但晚上就會營業。陳澄祥強調,歇業產生的「效果」,可能就是中午時段居民、學生找不到地方用餐,也提前感受若師大商圈真的「消失」後的情形。也有店家透露,希望透過這樣的「不方便」,進而跟商家「站在一起」。陳澄祥也再度對市政府喊話,希望政府擔任橋樑、舉辦公聽會,甚至公投,讓他們瞭解居民意見,進而溝通,達成協議、創造雙贏。居民︰正好體驗清靜家園劉振偉則表示,商家這樣的「歇業」方式很不聰明,還反問,到底是要「嚇誰」?他也說,商家歇業後,居民不必再受到油煙、噪音的痛苦,還可以享受一個安寧的午後。
100868 wrote:〔自由時報記者蔡偉祺...(恕刪) 看到這則新聞 我不禁哈哈大笑基本上這30多家店多半是龍泉街與浦城街的餐廳但師大附近理論上有超過150家餐廳基本上向師大租房子的這十幾家餐廳應該沒有也一起休息吧另外和平東路/泰順街/羅斯褔路也還有幾十家餐廳(自助餐/麵攤/水餃)都沒有一起休息遠一點的還可以走路到永康街/金華街/麗水街(師大側門就通麗水街)來吃結論: 30多家餐廳中午不營業 只是讓其他有開門的餐廳生意變好一些根本就沒有一點效果雖然我也很同情這些店家 但基本上這是"師大商圈" 殺紅眼的兩方"2樓以上現居住戶"與"一樓屋主/仲介/二房東"之間的戰爭店家要除了要忍受"天價的租金"又要面臨"2樓以上現住戶"的攻擊我觀察目前有選票撐腰的現住戶贏面比較大 而且這些店家即使贏了這些店家即使能夠繼續勉強生存下去(所謂輔導取代處罰)還不是要被繼續 "一樓屋主/仲介/二房東"的高租金荼毒能搬出來就搬出來吧 丸大食堂不就快要搬出來了嗎(搬到和平東路上的大店面又有3個樓層可以營業)泰式烤雞飯也請趕快搬出來 那麼小的店面一個月要20萬太離譜了好吃的烤雞飯不管搬到那裏都是要排隊的(最好離我家近一些)韓式的飯館兒也可以搬出來(那裡摩托車很不好停 去吃很不方便)師大商圈這裡畸形的發產我覺得是應該要調整一番了那種1F店面一個月可租20萬以上(房東賺得爽歪歪)但2樓以上的公寓可能租不到2萬的狀況又要忍受交通不便/老鼠/蚊蠅孳生/吵雜的居住環境要是我家是這樣的環境與所得分配不均很可能我也可能會選擇以強烈的方式來對抗商圈的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