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小弟想出打房的好方法

補充小弟剛剛的想法,在打房區以外的地方消費,還有均衡區域發展的效果。
所以下次大家如果到外縣市玩之前可以規劃一下,在離台北縣市遠一點地方把較便宜的日常生活用品買回大台北地區使用,多少補貼一點油錢。

這樣就是一舉兩得啦,一方面打房,一方面均衡區域發展。

而且要記得,島內經濟發展嚴重失衡是幾十年來造成的,不可能在三五年內獲得改善,所以要有恆心,持之以恆的做下去,才有可能在中長期看到效果。
沒必要打房啊....
交易實價扣稅...

a用1000萬買了一間房子,1200萬賣掉
200萬就要所得稅..
每一年可抵扣30萬...
如果買了2年後再賣...就用140萬報稅
如果買了6年後...就報20萬...

那如果800萬賣房...就不用扣了....

有人說..那大家都低報就好了...
a表面上賣b...1000萬...但要另收200萬

首先..b檢舉a逃漏稅有20%獎金....賺回40萬...

其次..改為實價徵收..日本好像就是這樣做
以後國家要徵收...看你報多少錢買的房子土地..就用多少徵收
如果年代久遠,無買賣紀錄..就用臨近土地買賣價錢當參考價..
(我家以前被徵收過一間房子...30萬....如果要賣...600萬起跳....)

最後..b只能拿1000萬當貸款價...算貸9成(這年頭..不是軍公教..貸不到9成吧?)
只能貸到900萬...要自備300萬...
如果報1200萬...就能貸1080萬..自備120萬...
這樣就有差了...
如果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 則政府不必要 , 也沒需要打壓或是控制房價

一個社會的平均合理房價大致會由房屋的出租租金以及房價所得比決定
政府要做的是防止社會大眾不合理以及不理性的擴張信用行為所造成的房價泡沫化
因為房屋的價格不完全是單純的商品價格 , 其中還包含了預支未來的房貸行為
當房價偏離基本面太遙遠 , 泡沫自然產生 , 這本來沒什麼
因為追逐泡沫而承擔損失是個人的決定 , 要自己承擔損失
但問題是泡沫被戳破的那一天開始 , 最倒楣的卻往往是金融體系
進而影響到經濟 , 依照政府的邏輯 , 銀行都大到不能倒
所以泡沫的下場都要全民買單
你以為政府真的不知道怎麼打房嗎??他只是不能打而已~你知道有多少政府的金主是建商嗎??你知道有多少立委.議員是開建設公司的嗎??你知道他們都是用他們的權力買一堆限建的土地.在施壓官員解禁來大賺一筆.還能變他們的德政??你知道有多少都審會是拉上窗簾私下僑的嗎??你以為都更真的公平又公開嗎??~~說交易實價扣稅.....
有買過房的都知道有公契與私契兩種.課稅永遠只敢用不成比例的公契.從來沒有官員敢說要實質課稅~~難道他們不知道嗎??~~~~~要政府真正硬起來打房??告訴你嘴砲而已啦~在位的高官們早已不愁吃穿還有官舍住~你以為他們真的能苦民所苦??就如同我們都知道衣索匹亞的黑人很窮很可憐~~但真的能感受他們有多可憐嗎??難吧~~~~~~~~~~~~~~

吳小胖1229 wrote:
建商總是說台北的地賣...(恕刪)



完全不可行阿....再開子公司或是用自然人名義買就搞定了..

不能全怪建商...如果都賣不掉...建商也不敢拼命搶地拼命蓋
既然台上的政治人物都是菁英 也有很多國策顧問 專家學者在背後當政府智囊!
個人認為 只要現任的總統 立委 議員 等民選xx
在這一任無法有效打房 那我們人民就放聰明一點 不要接受買票! 下一任不要選他
那麼那些總統、立委 議員們 為了連任 就不得不乖乖的、老實的、有效的 打房了!
大家覺得這樣會不會比較實際可行!!!??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在佛前皆懺悔!!

吳小胖1229 wrote:
建商總是說台北的地賣...(恕刪)


那建商一次不就只能推一個建案..~1~2年只靠一個建案吃飯~建商不就餓死

這方法....到時候建商數量暴增


而且我偷偷跟你說喔...很多人買房子都是空在那裏養蚊子的
政府打房~光這點就讓附近住戶對於自己的房子價格降低就超不爽的~
光是這點,跟財團一點關係也沒有
現在是選票第一的時代,有房子的人比沒房子的人說話更大聲....
所以基本上房子絕對會漲價是一個趨勢
樓主只不過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怎麼一堆人就開始吐槽

然到不合乎你的想法 不合理的做法就不能說嗎

說到嘴泡 就是只會批評別人的人
打不打房~看買方~幹嘛要靠政府~
一顆西瓜擺在那~賣100~賣1000~賣10000是人家的自由~
說很貴就別買~~等西瓜爛了~一顆賣10元~在說便宜很難吃~有何意義~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