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irohiro wrote:
事情有那麼簡單就好了...(恕刪)
我的看法是,這次QE2 事實上以美國經濟來說,是不需要的。在seekingalpha和zerohedge上很多文章可以看。
QE2 的主要目的是
1. bump up 美股, 讓大家‘自我感覺良好’。
2. 壓低美元,一來可以增加美國外銷,但是最重要的是讓所有的原物料上漲。
3. 資金氾濫到新興國家,造成 bubbles.
總結都是在針對中國的RMB。 老共不買賬,就把原物料架高,而且資金氾濫,造成 通膨。
你看世界上人最多的大陸和印度的CPI,而且都在收銀根了。 直接的影響就是本國的貨幣升值。
澳幣升息不是已經超過美元了?
而且背後是美國的盟友英國和日本也在加油。這一場大戰有的看了。。
這波來襲,會很大的程度加深貧富之間的差距
只要沒有實體資產的族群,其實質購買力會嚴重下降
樓上有人問說怎麼錢沒流到自己的荷包
這是因為原本印鈔前的購買力,在印鈔之後會向實質資產來稀釋,而不是像消費券一樣人人有獎
有實質資產的,會因為過多的名目錢追逐類固定的實質資產使得名目價格上升
只有金融資產的,因為實質購買力下降,而荷包被無影A了
什麼資產都沒有,只有固定金融形式收入的,會愈來愈難生活
因為用金融資產來交換的實質資產/物品名目價格一直上升
樓上也有人問為何不是等比例的上升
因為這不是雨露均沾,而是向特定資產分散通膨風險
白話文就是人為選擇的避險標的
而各標的的供給/需求彈性不一樣(Reich也有指出)
各地政府政策/人民習慣也不盡相同
因此名目漲幅不一
而這個不一的地方,就是一個關鍵的梗,有趣的game
我認為是個翻身或者墜落M左邊的關鍵機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