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美國又在印鈔票了,美豁出去了!


Nighteen wrote:
說實在大家的見解有很...(恕刪)


你也可以試著去守住

只要不要存在銀行就對了!
簡單說


美國印鈔票放出6000億美元這是波海嘯

然後這波海嘯發出預警後,每各國家地區有錢人都會有反應,窮人麻煩讓一讓


這些反應或多或少也會彼此影響,有人去買房地產,有人會先買黃金條塊,有人會買股票,...


最後這些小漣漪,伴隨著資金洪流,會匯流往一各方向衝


只是每各經濟學者或是專家或是經濟白痴,預測的方向都不一樣

但是基本上


海嘯來了


ichirohiro wrote:
事情有那麼簡單就好了...(恕刪)


我的看法是,這次QE2 事實上以美國經濟來說,是不需要的。在seekingalpha和zerohedge上很多文章可以看。
QE2 的主要目的是
1. bump up 美股, 讓大家‘自我感覺良好’。
2. 壓低美元,一來可以增加美國外銷,但是最重要的是讓所有的原物料上漲。
3. 資金氾濫到新興國家,造成 bubbles.

總結都是在針對中國的RMB。 老共不買賬,就把原物料架高,而且資金氾濫,造成 通膨。
你看世界上人最多的大陸和印度的CPI,而且都在收銀根了。 直接的影響就是本國的貨幣升值。
澳幣升息不是已經超過美元了?

而且背後是美國的盟友英國和日本也在加油。這一場大戰有的看了。。

樓上Reich看得出來對此問題有比較深的了解
這波來襲,會很大的程度加深貧富之間的差距
只要沒有實體資產的族群,其實質購買力會嚴重下降
樓上有人問說怎麼錢沒流到自己的荷包
這是因為原本印鈔前的購買力,在印鈔之後會向實質資產來稀釋,而不是像消費券一樣人人有獎
有實質資產的,會因為過多的名目錢追逐類固定的實質資產使得名目價格上升
只有金融資產的,因為實質購買力下降,而荷包被無影A了
什麼資產都沒有,只有固定金融形式收入的,會愈來愈難生活
因為用金融資產來交換的實質資產/物品名目價格一直上升

樓上也有人問為何不是等比例的上升
因為這不是雨露均沾,而是向特定資產分散通膨風險
白話文就是人為選擇的避險標的
而各標的的供給/需求彈性不一樣(Reich也有指出)
各地政府政策/人民習慣也不盡相同
因此名目漲幅不一
而這個不一的地方,就是一個關鍵的梗,有趣的game
我認為是個翻身或者墜落M左邊的關鍵機會

經濟學有各特色,都是有一套邏輯演譯過去發生的經濟事件

所以每一階段的經濟問題本質不相同,相對提出解釋的理論也不一樣

對於未來,我是認為有新的學說理論會出爐

跟過去有些部分相同,也有些部分不相同


因為過去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也都會預作反應,而這些反應會干擾原先預測的方向,

亞P wrote:
看到那麼多大大精闢的...(恕刪)

1錢要5K 心好痛阿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海斯勒 wrote:
1錢要5K 心好痛...(恕刪)


五兩金條要25萬多....兩條超過50萬
不知道可不可以刷卡不加%
這樣紅利點數會很可觀

rogerkuo2001.tw wrote:
美國聯準會周二召開決...(恕刪)


看來我們都誤會賓拉登了

ginthdiana wrote:
嗯嗯,這位是對經濟與...(恕刪)


歷史永遠會在發生的

保三保四的企業 抓31的匯率

在噴過30匯損一定會反映的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