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者與市井小民的想法觀點落差之大讓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被批評成這樣並非毫無原因~值得讓為政者三思
事實是:
1,在台北市上班的人,其居住範圍(或戶籍範圍)包含北北基桃園,人口總數近1000萬。小帝寶2000戶約住4000人,其政策造益率非常低,只有萬分之四。以上等居住條件的全民資產,低價提供萬分之四民眾居住,本身毫無公平性可言。
2,2000戶的承租者,大多是基層上班族。基層上班族的特點,就是沒有永久的工作權,隨時都可能被裁員而另找工作。原本的工作在台北市,過幾個月後被裁員職業後,另找到台北縣的工作職缺時,繼續住小帝寶反而得增加通勤時間。承租人此時寧可花多一點時間通勤,也不願意遷出小帝寶、另外租北縣宅居住。那麼提供住宅以縮短上班族通勤時間的原意還在嗎?
3,仁愛建國交叉口那裡沒有捷運,住帝寶的大老闆出門有司機接送。事實上,捷運共構宅才是對通勤族而言交通最便利的小住宅。但看看過去幾個捷運共構宅:新店美河市交給了建商日勝生、台北車站的交九案也交給了建商日勝生。這些緊鄰捷運的土地,政府竟然都交給建商開發高價販賣圖利,而後才將市區可以營造出類似東京六本木質感的黃金寶地拿來當社會住宅?這不是本末倒置的城市規劃嗎?
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這是政府治國的原則。結果事實卻是:捷運共構的地點交給建商大賣房子獲利,然後該用來規劃為城市地標(如六本木)的完整大面積精華地則拿來圖利萬分之四的人。部分民眾仇富的心態加上愚蠢政客的缺乏宏觀視野的結果,就是台北跟國外城市比起來,輸得愈來愈多。現在比不上上海北京,如果再這樣亂搞下去,將來可能連二三級城市成都寧波珠海都不如了。到那時候,台灣的首善之區,就連住在大陸三級城市的人都可以對台北嘲笑一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