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相約台北市中心跌70%入手

特偵組 wrote:
這就是帳面效應,當初...(恕刪)


你這個說法

在多頭向上的任何一個點都可以這樣說!
stephen02 wrote:
你這個說法

在多頭向上的任何一個點都可以這樣說!


沒錯! 

但現在這各點!

大安區七樓35年35坪中古屋如果每坪開價100萬

賣3500萬,你感覺如何 ?多數人扛的下嗎?




現在這各點能看到上面的結果嗎? (60萬->100萬)



現在這各點如果看不清楚站的多高,當然會認為還有更高點!
 
我必須重申我的看法,

我認為

大安區七樓35年35坪中古屋如果每坪開價100萬 

絕對會出現!

甚至變成常態!

因為政府不願意放任房價下跌!

唯一的合理作法就是關山排骨便當,一各200!

特偵組 wrote:
有房住 其實如果買台北縣的房屋,這幾年也上來不少!

或許總價效應,增值的總額沒有台北市高,但以住宅來說,資金面的應用可以比較安全!

不然扛了1600萬的30年中古屋,很多人大概要省很大省很久,才能熬過去!

記住基本工資才調600 ,還不見得是每年調


其實如果只是要滿足基本居住需求
北縣有很多一坪十幾萬的房子
現在交通己經蠻發達了
何必一定要擠進精華區幫忙拉抬房價呢
大家都不去看這些炒的不像話的地區
房價不就自然跌了嗎
特偵組 wrote:
沒錯! 但現在這各點...(恕刪)


大安區不等於全台北市
台北市現在還可以買到一坪30萬的中古屋喔...
萬華區找找...
再不行,中和也有20多萬一坪的公寓
生活機能還不差

不要看到大安區的房子
就唉唉叫說台北的房子買不起...

bis0815 wrote:
其實如果只是要滿足基本居住需求
北縣有很多一坪十幾萬的房子
現在交通己經蠻發達了
何必一定要擠進精華區幫忙拉抬房價呢
大家都不去看這些炒的不像話的地區
房價不就自然跌了嗎


十幾萬的產品,上百萬的產品,

絕對有基本條件的差異!

很多人去買十幾萬的產品,自然十幾萬的產品會上漲,

相對的條件更好的產品會跌價 ?


好像不會!


但是條件沒有更好的產品才會跌價,所以建商愛搞豪宅,就是基於這點上!

你蓋台北市的豪宅,台北縣的十幾萬漲成2十幾萬,台北市豪宅肯定會續強

大大你的說法只會影響靠地段的產品品項差的產品,原先賣5-60萬的那些!





我認為看房地產,不能單純從價位的因素去看!

應該從建築美學,都會區建築的概念去看!

台北市的建築物,跟以前台鐵的鐵路便當一樣,貴就算了還難吃!


要怎樣做? 都會卡在沒有空地,所以台北市能做的就只有兩種,

1.弄新區,吞併如汐止的某些區域併入南港,擴建,或是吃下新店某些地區!讓都會區重心移轉,


讓陳舊的社區加速破舊,強化更新動能!


2.遷都,之前韓國人也想過這招,遷都會帶動遷都十幾年內幾十萬遷出,也同樣會釋出大量的都會區精華地區提供市區更新!

我從不建議去買那些相對特別便宜的台北市房地產!

原因很簡單,別人賣5-60萬3x年中古屋,你買30萬的台北市中古屋,條件肯定差很多!

這種區域除了都更沒有其他發展可能,請相信台北市過往的都更速度紀錄,跟你自己的壽命有限這檔事

bis0815 wrote:
大安區不等於全台北市...(恕刪)


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一萬多元的東西覺得便宜~ 剛出社會就想買大安區的房子~ 真的是想太多了....大安區除了面公園的房子有特別景觀和價值外~ 很多巷子裡的房子也是很老舊~ 為什麼一定要住在"大安區"這個名牌? 這就像是很多人只穿名牌 但卻忘記看看自己適不適合 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萬元就現在來說,買不了太多東西,

偏偏我自己又賺不了幾各壹萬


唉!
其實我也不期待房價下跌. 我只希望它不再漲, 不再往上.
只要過一段時間, 投機客, 投資客自然就會減少.

但這個期待, 也很難實現.
大安區除了面公園的房子有特別景觀和價值外~ 很多巷子裡的房子也是很老舊~
為什麼一定要住在"大安區"這個名牌


the answer is 學區
不要不相信學區迷思
問問你身邊的為人父母
買房第一考量的是不是學區
很多人即使在台北縣買了新房子
戶籍還是不肯搬離大安區
哈哈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