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變調的青年節......買不起房子, 世界最痛苦的台灣青年族群...........


youngls wrote:
提到不得不住台北市的理由,比如交通方便,上班快,又可就近照顧父母,醫療設施多,福利好,教育資源豐富,總之就是讓人感覺只要住到台北市,工作、生活、孝道、教育,通通都可一次滿足,住在別縣市就通通不能滿足的感覺,既然台北市能滿足那麼多需求,那台北市的房價到底要如何壓下來?

就像網拍有一元起標的東西,可是標到最後除了是冷門商品,不然其實也跟市價差不了多少,房屋其實也是商品,如果台北市的房子那麼熱門,那麼多買家想接手,最後不也是看誰開的價錢高?
那要怎樣才能讓熱門的商品賤價出售?限制貸款成數,調高利率,讓所有買家的資本變低,但是對於開台幾百萬的車,帶幾十萬手錶的人來說,影響會大嗎?

所以看了很多次的討論,還是看不懂,假設我的購屋預算是600萬,但是有人是1000萬,有人2000萬…..,這些人都看中同一間房子,我要如何讓屋主(建商)賣給我600萬而不是賣給出價2000萬的人?或者是政府要如何讓屋主(建商)只能賣600萬,而且還是只賣給我,而不是賣給其他人或仲介?


你提出問題卻用錯誤的解答!!

台北市的交通方便,醫療設施多,福利好,教育資源豐富自然每個人都會想住進來!!

那住不進來的怎辦? 當然就是在其他地區也弄交通也搞教育資源也提升福利才對!!

但政府想什麼?政府想在偏遠地區蓋住宅,然後就沒了!!

有人說基隆南崁到台北市20-40分鐘,這點沒錯,

不過如果你有買車,又剛好上下班沒遇到塞車,的確這些地方大約40分鐘就能進台北市交流道

開車要買輛車,上下班要油費,停車要停車費,偶爾保養要大保小保,洗車打蠟也偶而為之,每年還要收牌照稅燃料稅,一個月平均開銷下來,8000塊起跳!

不買車,搭車也行,運氣好你家在南崁車站附近,公司在台北停靠附近,不然兩邊都要多10-30來分鐘以上交通,還要額外的交通費用!班次固定當然你要算時間配合車班,上高速公路的公車不能站人,沒搭上這班下班繼續排,加上原本的40分鐘通勤,1.5小時算是很快的!!!運氣衰點,加班晚點,班次更少,9點下班11點多到家也是常見!!

要人住在偏遠地方,就是搞好交通基礎建設教育資源,解決邊遠地區的困境!

而不是蓋了便宜的國宅,撈各版面拍拍屁股然後謝謝指教!!!
s46511 wrote:
買房子對年輕人來說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20年前如此、現在如此、20年後也肯定是如此
沒什麼好痛苦的...(恕刪)


20年前如此?

1986年專科畢業第一個工作台北縣工程師月薪15000,半年後已經調到23000外配一台車開。

這還是公司裡的低薪階層,操作員兩班制(每天12小時)就領三萬多了!

1988年買師大路土地40坪使用約90坪透天厝約500萬元。

原本和親友合資買,他們嫌買貴了,後來再獨自買下另外一半。

現在如此?


但是我們那時候真的很省,根本很少外食或旅遊,

有錢就是趕緊還借款。

WonderDragon wrote:
20年前如此?

1986年專科畢業第一個工作台北縣工程師月薪15000,半年後已經調到23000外配一台車開。

1988年買師大路土地40坪使用約90坪透天厝約500萬元。

現在如此?


但是我們那時候真的很省,根本很少外食或旅遊,

有錢就是趕緊還借款。


A.1988年是22年前歐!多了兩年!!!
版上有些人可能會跟你計較這兩年的差距

B.月薪兩萬多,當年你500萬房價貸款400萬,當年應該差不多8-10%年利率吧! 光是利息一年就要3-40萬!!
很辛苦歐!!


C.大大你賺翻了!!

特偵組 wrote:
A.1988年是22年前歐!多了兩年!!!
版上有些人可能會跟你計較這兩年的差距


那我也沒辦法說什麼了!

特偵組 wrote:
B.月薪兩萬多,當年你500萬房價貸款400萬,當年應該差不多8-10%年利率吧! 光是利息一年就要3-40萬!!
很辛苦歐!!


那年代一般人500萬房子要跟銀行貸款400萬是不可能的,

才只肯貸款約一百多萬而已,其他都是父母親友的借款,利息都是約定利息小於6%,

以前文章有提過,我隔間套房出租,每月平均也有5~6萬收入,

師大那很容易出租,大約五、六年就還清了。

特偵組 wrote:
C.大大你賺翻了!!


所以說我也是既得利益者,好年冬好時代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體驗過!

不過現在年輕人太會花錢,我到現在去便利商店只有繳費和買報紙而已,

也很少很少很少買CD,DVD,看電影,聽演唱會等,除非免費的否則不去。
Reich wrote:
可否請問一下,200...(恕刪)


具體數字我沒有查, 但是澳洲是亞洲第一個調升利率的國家, 所以經濟復甦的力道可想而知

就薪水部分, 我以前的同事沒有人領的比以前少
時代不一樣了!

20 年前還不是同樣被長輩唸說好會花錢!

只是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一各薪水3萬多的年輕人,這兩年加薪基本上跟沒加一樣!

要他們去買房扛現在天價的房屋,真的很難!!

這不是一各年輕人的問題!而是普遍性多數年輕人的困難,我指的是台北市這部份!!

老公寓開4-50萬一坪,就算是月薪1-20萬的經理級,都要掂掂自己斤兩,住的遠些搬到台北縣,情況是好一點!

新屋開4-50萬,公寓還算整齊,地段不太濫的大概也要2x萬!!

如果年輕人能感受到每年調薪幅度還不錯,或許願意敖各幾年,但現在別說年輕人調薪多少,有些還因為22K政策,起薪往下降的!

這種越來越糟的就業環境,買房子?
版上確實很多人很瘋狂會去計較那些數字
但我不是
我要強調的是
買房子對年輕人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然每個年代的物價、利率不會一樣
20年前的500萬跟現在應該差很多吧
20年前我買肉粽一顆7塊
現在一顆多少錢?

每個人的薪資或對房子的看法也都不一樣
但不管怎樣,年輕人的薪水就是那麼有限
不管是20年前還是現在
房子再便宜也都要幾百萬
年輕人本來就不容易有幾百萬
存個3~5年就想買房子本來就是很吃力
以前房子再便宜
也要有自備款吧
那怕只要100萬自備款也是要存很久
我們鄉下
現在房子只要300~400萬
但是年輕人很多人有100~150萬的自備款嗎?
現在如此
20年前應該也是一樣

我沒有經歷過您20年前那個年代
因為我現在也只有30出頭而已
現在也是很辛苦的在付著每個月的貸款
但是我知道
20幾年前我們在自己家田裡面蓋了透天厝
到現在我媽還是很驕傲
他說因為他理財有方
所以我爸才能在他40歲擁有自己的房子
所以買擁有房子在我的觀念裡本來就不容易
我只想知道...
寬限期 再延長一倍 & 貸款成數再增加 一成.
房價會不會再漲..
投資客會不會玩更大...

那如果 各減半呢?房價支撐依舊強勁??
歡迎留言批評指教..Http://Go2.tw/Fred
特偵組 wrote:
如果年輕人能感受到每年調薪幅度還不錯,或許願意敖各幾年,但現在別說年輕人調薪多少,有些還因為22K政策,起薪往下降的!(恕刪)

真的很慘
第一階段起薪還有22k以上
第二階段起薪只有17~18k左右
只為了讓失業率變低
(不過不能說這個不好啦...只不過更應該做的是實質的提升吧...而不是遮掩失業率...)

啊...不小心把話題扯遠了...
拉回來~

s46511 wrote:
版上確實很多人很瘋狂會去計較那些數字
但我不是
我要強調的是
買房子對年輕人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然每個年代的物價、利率不會一樣
20年前的500萬跟現在應該差很多吧
20年前我買肉粽一顆7塊
現在一顆多少錢?

每個人的薪資或對房子的看法也都不一樣
但不管怎樣,年輕人的薪水就是那麼有限
不管是20年前還是現在
房子再便宜也都要幾百萬
年輕人本來就不容易有幾百萬
存個3~5年就想買房子本來就是很吃力
以前房子再便宜
也要有自備款吧
那怕只要100萬自備款也是要存很久
我們鄉下
現在房子只要300~400萬
但是年輕人很多人有100~150萬的自備款嗎?
現在如此
20年前應該也是一樣

我沒有經歷過您20年前那個年代
因為我現在也只有30出頭而已
現在也是很辛苦的在付著每個月的貸款
但是我知道
20幾年前我們在自己家田裡面蓋了透天厝
到現在我媽還是很驕傲
他說因為他理財有方
所以我爸才能在他40歲擁有自己的房子
所以買擁有房子在我的觀念裡本來就不容易



對於那些不是年輕的人,買房子對他們來說輕鬆?

年輕人的薪水有限,請問中年人呢?

一各年薪破200萬的中年人,買一坪40萬的30年公寓,輕鬆嗎?

你們鄉下還要300-400萬? 光台南市區還算熱鬧的地段,4-50坪的10年華廈300萬就能找到!!

這些地方的年輕人會哇哇亂叫嗎?

還是大家認為台北市基本上排除年輕人進駐,用世代剝削的方式,阻斷年輕人的希望?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