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ame wrote:
...我知道很多台北...(恕刪)
至於台北火車站的部分,請注意樓主的數據是"進出站"的人數
不是"轉乘"的人數.. 進出站和轉乘是兩碼子事,不要搞混了
等台北三期之後的路網都建罝起來,到時雙線十字交會站會有"n個"
和現在嚴格說起來真正的雙線十字交會轉乘站只有台北車站和忠孝復興2個比起來多太多了,
即便到時每日平均進出站人次增加到達360萬,
我覺的到時雖然台北車站多了一條機場線,
卻少了新店線的的情況,台北車站轉乘人數會不會再增加還是個未知數
在我的看法..不但不會增加,而且很有可能減少
因為太多轉乘人口被其它站給分掉了,不用非得去台北車站轉乘不可了
至於台北車站捷運站實際的進出站人數(如上表的27萬多人)
是和捷運站外在的環境和設施是否吸引人進出站比較有關係
和是否雙線捷運交會其實關係反而是比較間接的..
我覺的未來台北車站捷運站實際的進出站人數,關鍵在機場捷運的設計
有聽說機場捷運和台北捷運是互不連通的,要出站之後再進站買票..
如果是設計這樣,那自然會大大增加台北車站的進出站人數,鐵定會爆增不用懷疑
如果萬一是設計連通不用出站,不用重新買票,那台北車站進出站人數就不會爆增
因為人幾乎都轉乘掉了
不過由於京站交九的開幕和未來的雙子星大樓落成
我覺的進出站人數還是會增加,只是不能用"爆增"來形容了
01 台北車站 270,613 (藍/紅線交會,估藍3:2紅)
02 西 門 104,419
03 忠孝復興 96,000 (藍/棕線交會,估藍4:1棕)
04 市政府 88,871
05 新 埔 68,645
06 忠孝敦化 63,323
07 劍 潭 62,387
08 淡 水 61,677
09 中 山 58,484
10 民權西路 53,839
11 公 館 52,581
12 古 亭 50,581
13 頂 溪 48,387
14 石 牌 45,451
15 府 中 44,871
16 板 橋 43,323
17 士 林 42,548
18 龍山寺 41,806
19 台大醫院 41,032
20 中正紀念堂40,194
21 雙 連 39,903
22 圓 山 39,581
23 昆 陽 38,065
24 江子翠 37,871
25 忠孝新生 37,129
用色彩來進一步分析進出量在前面1/3(80站中的前25站)的捷運站,有一個更進一步的輪廓出來:
a.藍/紅兩線幾乎包辦了全部最熱門的捷運站,代表這兩條軸線有著最多的經濟商務活動,尤其是幾乎和臺鐵/高鐵重疊的藍線(如果加計那更可觀)堪稱是精華帶中的黃金軸線,而綠/橘/棕線相形下其商務經濟活動量少了很多。
b.台北車站遙遙領先的進出運輸量,除了證明其交通樞鈕的地位極為穩固外,也代表其一定程度的商務經濟能量,"市中心已經移到市府信義區那邊"的說法恐怕無法在數據上說服,更何況台北車站和西門這兩個最大站中間還有個代表政治中樞的"博愛特區"。
B.B.club wrote:
a.藍/紅兩線幾乎包辦了全部最熱門的捷運站,代表這兩條軸線有著最多的經濟商務活動,尤其是幾乎和臺鐵/高鐵重疊的藍線(如果加計那更可觀)堪稱是精華帶中的黃金軸線,而綠/橘/棕線相形下其商務經濟活動量少了很多。
...(恕刪)
同意這樣的觀點
不過也表示後期興建的效應慢慢遞減下來
如果可能的話 應該去計算大台北地區到底需求人口 跟產生的經濟效應
不然 不管是台北市 台北縣 基隆縣
都是負債的城市(如果把統籌分配款項給先扣除)
這種交通系統要是一旦估計錯誤
就是幾百億的損失/per year
(高鐵 高捷 前車之鑑不遠阿)
這樣表示
台北的人 要去花 花蓮 台東 台南.... 所有國民的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