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市府,告訴我,你沒要開發關渡平原

點進去看了,裡面有一段是關於開發快速道路一事,正反兩派的意見僵持不下的紀錄。

淡水地區因為觀光的開發,所以居民與遊客的車流量較大,所以會出現需要第二條道路的聲音,
我之前也有看過這條道路的開發規劃,
不過看起來,問題比較大的是出在關渡接淡水那個點附近,
因為地形上那邊是個瓶頸。

但是我比較好奇的是,關於二重疏洪道能容納的量。
二重疏洪道是用來防洪的,
當大漢溪、新店溪水量過大,淡水河無法負擔的時候,
就會讓河水流進二重疏洪道,
雖然到了關渡還是會交會,
但是疏洪道本身還是可以容納大量的河水,
是不是可因此避免關渡平原淹大水的情形??

這可能就需要防洪專家來解答了。
奇怪..
淡水的問題就直接在原處做高架就好啦
尹先生的預鑄工法就可以減短工期...

紅樹林那棟大樓蓋得多快..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CTfrank wrote:
奇怪..
淡水的問題就直接在原處做高架就好啦...(恕刪)


不要再高架了....

景觀巨獸,台北已經夠多了,

也快要跑到台北縣了(64快速道路和環狀線共構)..

麻煩讓原本還算可以的淡水沿岸留點美感吧.
不想再說 wrote:
不要再高架了.......(恕刪)


如果可以兼具美感、便利與觀光是最好啦~~~

觀音山、陽明山、淡水河的景色雖然還不錯,但是光靠它們,還達不到吸引觀光的程度。

法國船遊塞納河、雪梨灣乘船看歌劇院跟大橋、溫哥華乘渡輪到維多利亞,
或是埃及尼羅河郵輪,甚至東京 阝禺 田川遊河,
世界知名觀光景點,都懂得利用天然水系創造觀光收入,
淡水河目前僅能靠裝滿霓虹燈光的卡拉OK船撐場,
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景色來吸引觀光客。

塞納河畔有美麗的聖母院、各式建築、有高聳的巴黎鐵塔地標,
雪梨灣有美麗的歌劇院、雪梨大橋,以及美麗的市景。
我覺得景觀巨獸不見得是壞事,
當然前提是要長的漂亮、要與景色相輔相成。


從關渡到淡水的高架道路,依照台灣經驗,恐將不堪入目,
一堆醜醜的水泥橋柱插在地上,上面一堆車輛呼嘯而過,
自然會遭受到民眾的反對。
如果政府能以觀光角度出發,規劃出不一樣的美麗景觀大道,
例如像澳門西灣大橋式的雙層景觀協張橋,
不僅可解決交通問題,也可以創造河畔觀光效益,
雖然成本會提高,但是至少不會反過來成為破壞景觀的兇手。

同樣的,關渡平原若要開發,
也希望不要尋其他新開發地模式,任由建商隨意興建,破壞整體容貌,
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CTfrank wrote:
奇怪..
淡水的問題就直接在原處做高架就好啦
尹先生的預鑄工法就可以減短工期...
紅樹林那棟大樓蓋得多快.....(恕刪)

尹先生的預鑄工法強項在於多個樓板面同時施工.
高架橋沒有這個問題,應該是不一樣的預鑄工法

珠海準備在河岸邊的小島上蓋680米的高樓.
關渡/社子島也未嘗不可吧:
http://architect.tw/bbs/thread-23986-1-1.html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jjhuang.tw wrote:
尹先生的預鑄工法強項...(恕刪)


我覺得,如果能先蓋出一個像圖片上方那個黑黑細細的東西,就可以開心的偷笑了。


那是澳門的旅遊塔,一樓及地下室的部份是購物區,
經過高速電梯抵達高層觀景區,
除了有餐廳,也有可以走在塔外或是攀爬塔頂的挑戰項目。
算是澳門的地標之一。

目前台灣只有北投焚化爐的煙囪.....
羊羽翔 wrote:
那是澳門的旅遊塔,一樓及地下室的部份是購物區,
經過高速電梯抵達高層觀景區,
除了有餐廳,也有可以走在塔外或是攀爬塔頂的挑戰項目。
算是澳門的地標之一。


澳門旅遊塔上面的餐廳是360度旋轉的 上面用餐可以看到珠江三角的美麗河海景 很不錯

觀景樓的地板也是透明的 站在上面往下看 心臟要夠力點

社子島感覺無法蓋超高建築吧 地基土壤怕太鬆軟...
jjhuang.tw wrote:
珠海準備在河岸邊的小島上蓋680米的高樓.
關渡/社子島也未嘗不可吧...(恕刪)


唉~印證了以前聽過的一句話.

越是在地震帶上的國家,越喜歡蓋高樓.

人無遠憂,必有近慮.
要在一攤爛泥上
蓋一棟600米以上的建築物
對於現在的工程技術
只要基地夠大根本就沒有困難
就算是位於地震帶的台灣
只是這樣要和國際的水準相比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因為淡水河並不乾淨
在一團黑水溝上面的住家(污水的排放也是問題)
能夠多吸引富裕人士進駐~~??
除非淡水河能夠乾淨

倒是可以提供另外一種方式
將往社子島的陸上最窄的區域延平路7段
將他打通讓基隆河水直接會流至淡水河
北邊的舊河道就變成了新的土地
社子島也不在是一個孤立的小島了
其實我覺得打通河道這個選項也不錯,
不過改變自然地貌,尤其是水文的部份,
如果沒有做好事前足夠的評估,不知道會不會帶來比較麻煩的後果。

我記得我大學時,教授跟我們說了一句話:
「跟河水爭地,一定會被河水反撲。」
也許精密的計算可以解決這個可能,但是還是要小心為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