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薪水階級上班族購屋將逐漸退出台北市

不想再說 wrote:
另外,我也很想聽聽只有房價被炒高,對GDP有什麼幫助.


房價炒高不見得對 GDP 有幫助,如果交易清淡的話。

如果房價高又交易頻繁,對 GDP 是有幫助的,但對社會中的其他經濟活動就不見得了。

不過這是無法改變的,因為 還是有太多人爭先恐後的想把全身的氣力投入其中。
不想再說 wrote:
我倒很想聽聽,炒股或炒房,而不投資於生產,對台灣有什麼幫助.(恕刪)



>這句話有盲點~話說新加坡跟香港地小人稠的~也不是靠"生產"來維持國民的生活水準o
>有句話是沒錯~只是炒股炒房~對臺灣自然是沒有幫助~不過如果是像"頂新"這類的國際集團~願意在臺灣設總部~對臺灣是有幫助的o(投資臺灣就是為臺灣注入資金的活水~政府總是能抽到稅金~國民就有更多就業機會~只是還會有下一個頂新嗎?或是旺旺嗎?)

>臺灣加油o(臺灣不歡迎炒作)

Mr.不想多說,希望你注意你的wording,留一個乾淨的環境在網路上,不要說髒話。

你問到「投資媒體和房產,對台灣向上提升有何幫助???」我建議你去看一看經濟學的總體經濟篇,就知道"投資"對"GDP"的影響。看不懂的話,再來問我。

還有你要求"show me the evidence"我也建議你多看看報紙增加一點常識。
如果不是想要買,就不會對房價有意見
如果不是想買台北市,就不會嫌台北市房價太貴
這些想買的人,都是支撐房價的力量
如果一個地方乏人問津,沒人討論,房價也不會太高
所以受薪階級在沒有理財或薪水增加狀況下,只好尋求外圍地區,當然同時間也會有人退出台北市,也會有人進駐,不斷的交替,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
GDP = C + I + G + (X - M)
但我覺得重點在購買力,不是 GDP 多少或人均所得之類的整體數字 (這不是個人關心的)

買不買得起北市,說實話不過是物競天擇 !
1. 你或你家努力,整個家庭在的生活品質一直上昇,向 M 型右端前進,你就會有信心買更好的房子
2. 如果,家道中落,甚至掉到第四象限,那當然只要被掃出去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 (1) 的有過度自信而買北市, (2) 可能追求的不一樣,就是要找特定區域
不過我想,北市精華區的房子,不管你現在有沒有,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願望,就算不想,但另一半呢?


台北市政府應該要對大坪數房子課徵奢侈稅,我只看到一棟原來可分切一樓三戶的電梯大廈,賣成一層一戶的豪宅。當然往人口密度還講,原來可容36至40戶的居民,變成只有十戶的有錢人家,人口密度變小,但人口擠到北縣或桃園地區。這些外縣市地區居民來台北定要花更多時間和排放更多碳氣,浪費的時間與能源。而建築用地不斷向外擴展,使得原先良田、樹林或山坡地變成建地,生態環境也受到影響。原本可以在學校擔任教學監導要職的薪水階級家長搬遷離北市,家長會功能與素質下降,前不久光復國小前家長會長舞弊家長會基金應該也是這些因素導致。
a290861 wrote:
>這句話有盲點~話說新加坡跟香港地小人稠的~也不是靠"生產"來維持國民的生活水準o
>有句話是沒錯~只是炒股炒房~對臺灣自然是沒有幫助~不過如果是像"頂新"這類的國際集團~願意在臺灣設總部~對臺灣是有幫助的o(投資臺灣就是為臺灣注入資金的活水~政府總是能抽到稅金~國民就有更多就業機會~只是還會有下一個頂新嗎?或是旺旺嗎?)
>臺灣加油o(臺灣不歡迎炒作)


我發覺你有四個可能,你不是有台獨思想或是文法錯誤就是誇大頂新,還有就是「國際」有新定義。

文法錯誤:『顶新国际集团』是名詞,你閣下錯作形容詞:「像"頂新"這類的國際集團」。
頂新絕大部分的投資都在中國跟台灣。

台獨思想:台灣中國一邊一國,那國際就沒錯。

誇大頂新:替頂新膨風。

「國際」定義:對「國際」一詞有了新的定義。


小三通 wrote:
Mr.不想多說,希望你注意你的wording,留一個乾淨的環境在網路上,不要說髒話。

你問到「投資媒體和房產,對台灣向上提升有何幫助???」我建議你去看一看經濟學的總體經濟篇,就知道"投資"對"GDP"的影響。看不懂的話,再來問我。

還有你要求"show me the evidence"我也建議你多看看報紙增加一點常識。


1.我哪句是髒話?你不會是指bullshit吧.幫幫忙.我幫你翻譯好了,bullshit=胡說八道.
你應該很少接觸英文吧.

2.呵呵~總經.開始丟書包啦~

你刻意簡化,我對你的質疑是
1."投資媒體和房產,對台灣向上提升有何幫助???"
2."只有房價被炒高,對GDP有什麼幫助."
3."炒股或炒房,而不投資於生產,對台灣有什麼幫助"
4.連大陸都要抑制過熱的房價及導引外資/台資用於技術提升或生產,你還要拿這套30年前的論調「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來呼巄台灣????

你卻把它簡化成"投資"對"GDP"的影響.

你真高招.

另外,你應該很少接觸媒體記者吧....
你居然把媒體報導當常識在看.... .難怪道聽塗說,錯誤的常識一堆.
如果國際熱錢來台灣是蓋新的地標或重大建設.
那麼對台灣經濟會有一定幫助,因為蓋一棟台北101就可以創造營造業很大的就業機會.
空地變成商業大樓, 有助於提升台北的投資價值.
國際熱錢能投資未來產業的話更好.那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如果只是國際熱錢把原有的資產買來賣去, 那麼只是加快資產台北泡沫化而已.
(短期一定是一片榮景,但是台灣的體質並沒有改變.)
例如10間菁華區商業高樓, 從每坪100萬換手買賣到每坪300萬.
10間大樓其實還是10間大樓. 真實價值並沒有變.
參與的白老鼠都做了一場好夢. 夢醒以後,
遲早要有最後一隻白老鼠被套牢,只是被套的是本土鼠還是外來鼠的問題.
小弟難得看到有些文章是大家能願意參與討論的
希望大家能理性
不要討論太過政治意向跟漫罵..
因為不想讓好文沈下去

小弟是台北人
現在在上海工作
小時家境不好..
是負債百萬在生活的
對我們來說
在台北買房子就是個夢想

我很認同前面的大大說的
資金固然回流了
投資的標地是什麼
是投資在實體經濟..
還是投在虛的

如果只投股市,房地產...
而不是投在台灣現有的產業
或是下一個明星產業
那這些東西是很虛的
即便造就了GDP增加
並不能實際的讓受薪階級收入增加或是什麼的
這些年台灣在金融風暴前GDP都有2-4%年成長
可是受薪階層的人收入增加了嗎?
除非這些人炒作了.
卻能拿到賺到的錢的百分之几十出來做消費
或是轉投到其它產業上面
如果只是在房地產上繞..
那只是數字漂亮而已

所以問題不能簡化成投資這事
而是資金做了什麼

台北是台灣的經濟指標是無可置疑的
但是它下面支撐的東西很多
重點應該是收入能否支持消費者能去購買
大家如果都賺不到錢
那誰來買
天天都是國際炒家?
那只有虛的跑來跑去
只會讓台灣更貧富不均
變的像香港上海一樣@@

我一直很開心台灣有個東西很好
再怎麼貧富不均
絕對不像香港或中國這樣
不過看情況應該不容易了...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