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內湖四期重劃區 跟新板特區 哪一邊比較有潛力呢

CA91007 wrote:
突然想到前陣子無聊在...(恕刪)


看到這個標題真是令人感慨. 看到這麼多美美的圖片, 更多回憶上心頭.

前兩年有機會買了內湖四期的預售屋. 每個星期都去工地看看自己心愛的房子到什麼階段了. 所以內湖四期的環境我很熟. 當初會看上內湖四期的房子就是因為那邊實在是太漂亮了. 有國外的fu, 因為是低密度住宅區, 印象沒錯的話, 容積建蔽率是110%, 意思就是100坪的土地, 只能蓋110坪的建地, 所以那邊的房子以別墅居多, 要不就是五六層樓的華廈, 只有在民權東路六段國醫旁邊的馬路上才有大廈. 因為是低密度住宅, 所以即使是在壓馬路也讓人輕鬆. 因為鄰近五指山, 所以空氣也不差. 感覺十分悠閒. 公園綠地超多, 再那邊蹓狗散步是件愉快的事. 不過因為是低密度住宅, 房子少當然人也就不會多. 到了晚上, 比較暗. 要看個人的接受程度.

說到交通, 就是一個方便. 走提頂環東大道, 要信義區10分鐘, 要不經由環東接上二高, 不然走提頂交流道上一高汐止五股高架橋也很方便. 附近有德安百貨, 走外環道就到大直美麗華. 內湖捷運也要通車了, 葫州站10分鐘以內路程. 真要做飛機大陸出差, 松山機場也很近. 唯一不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以及高鐵. 因為離台北車站有點小遠.

因為目前住新版特區旁邊, 所以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那些摩天大廈群. 是"群"喔. 每棟建築都是25層樓以上起跳. 老實說, 一堆大樓緊挨著的感覺不是很好. 至少我覺得壓迫感頗大. 高樓層還好, 要是低樓層的住戶, 搞不好暗無天日. 這絕對不誇張. 因為棟距實在是蠻近的. 當初縣政府為了獎勵建商趕緊開發, 所以給了超高的容積建蔽率, 印象中是 1600%. 沒看錯, 就是建坪可以是地坪的16倍. 無怪乎建商拼命蓋高, 美其名是有view, 但是多賣幾戶才是真. 不過所謂的view, 你只要想到看出去都是新版特區旁邊就社區的老舊房屋, 怎麼想就覺得這個view 蠻不好看的.

不過因為新版就在板橋的精華區, 所以你想的到的東西一應俱全. 人當然也是多多多. 交通很方便, 公車捷運火車高鐵就在附近走路可以到的地方. 要上一高二高有東西向快速道路連接. 現在有遠百, 之後會有大遠百, sogo 以及 購物中心. 往好的地方想, 這些東西都要在3,5年內完成, 因為卡在限期開發的條件上, 所以住這邊絕對不會無聊. 熱鬧可期.

說真的, 哪區比較有增值潛力, 很難斷定, 不過我是覺得內湖四期的"住宅"環境比較好, 學區也比較讚. 真的有錢的話, 買內湖自用絕對是對的選擇. 新板的話, 我覺得真有閒錢想投資或許是個選擇, 但是要趁賣點趕緊出手. 不然這一大堆房子, 真的賣壓應該是蠻重的.
reca001 wrote:
看到這個標題真是令人...(恕刪)

嗯....中肯的發言

內湖的確是自住和學區是強項

從以前內湖大都是純住宅區

是沒有像中山 松山那樣的方便商業機能

不過方便的反面就是複雜 內湖的晚上真的是蠻安靜的

只有幾處開比較晚 有吃的 真的太晚都要進市區了

不過近幾年 大賣場和內科 都有了

方便之餘 也不會影響到住的品質

四期日後要漲多是不太可能 不過保值小漲還不錯

今年六月捷運就要通了 再過幾年民生汐止線就會從四期這邊通過了

以後內湖也是有雙捷運

古有云 千金買屋 萬金難買好鄰阿
要是我,我會買內湖
畢竟門牌就有差了
reca001 wrote:
唯一不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以及高鐵. 因為離台北車站有點小遠. ...(恕刪)


reca001兄是前輩, 請多指教.
你說地很詳盡, 關於高鐵, 我可以補充的是預定2010年高鐵南港站也將通車啟用
如果沒有延後, 一年後搭內湖線到南港就可以銜接高鐵了
至於火車, 目前確實無利多消息.

關於學區, 我可以補充一下
因為有孩子, 當初在買四期房子時的確考慮過這個問題
原本四期有寶湖國中預定地, 目前是樹木銀行
但以少子化現象來看, 國中成立的機率很低了

四期過民權隧道後至康寧街那一區的學區是最好的
小學有明湖, 麗湖可以二擇一, 國中是明湖, 都是明星滿額學校
我住的地方只有小學屬於麗湖, 國中是三民
更靠成功路那一區的, 小學是新湖, 國中也是三民
一個四期重劃區, 學區因地理位置就有幾種不同的差異


我想, 四期的住宅環境是優勢, 但學區相對來說並非優勢
我們的孩子國中已經確定唸私立學校, 周圍的鄰居也這樣居多
提供給對四期購屋有興趣的人
尤其如果很介意學區是否為明星學校的人作為參考

吃草的小羊 wrote:
reca001兄是...(恕刪)


我只知道當初房子對面的麗湖國小剛落成, 是個明星學區, 一些朋友還特地買這附近的房子就是為了這個學區. 至於國高中, 我倒是沒有太多研究. 因為感覺上, 小孩子的學習能力, 其實在國小就奠定基礎了, 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只要不要帶離譜的國高中, 我認為應該是還好. 所以就沒特別著墨在這個地方.

但是總歸一句, 我實在太喜愛內湖四期的環境了, 在同樣價位的情況下, 這裡絕對是居住的第一選擇.
reca001 wrote:
...當初縣政府為了獎勵建商趕緊開發, 所以給了超高的容積建蔽率, 印象中是 1600%....(恕刪)



1. 新板特區的建案中,有給獎勵容積的是1050%,不是1600%,現在普遍還在施工,鷹架拆除後空間感會比較好

2. 新板特區標舉的是"立體城市"的概念,像空中爭取空間,因此將來有複層空中步道、現在也有地下三鐵,但即使如此,也僅是"個案高容積,全區低建蔽",她比大直等重劃區和信義計劃區留了更多的綠地和開放空間廣場,54公頃的全區範圍內,計劃人口不到1萬人

3. 新板特區挑房子要特別注意棟距採光等條件,我相信將來新板成型後,棟距採光好的房子價位會非常有潛力

4. 版上買內湖四期的一堆網友似乎過度美化四期了,因為實際上並沒有那麼漂亮,而內湖四期的調性其實就差不多那樣--典型的台版美式中產白領階級郊區,未來不會有太大變化

5. LA是"平面"發展,曼哈頓是"空中"發展,不能光是據此來比較誰有"潛力",不過如果以"定位"和"重要性"來比較,將來新板特區的潛力當然是高出內湖四期一大截(內湖四期僅僅只有"住"的功能),否則縣府城鄉局也不會在首頁特別做了這樣的動畫:

http://www.planning.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Behonest wrote:
1. 新板特區的建案...(恕刪)


記錯了數據真是不好意思, 不過就算是1050%也是很可怕的數字. 根據我的觀察, 就算拆除鷹架, 壓迫感依舊是差不多的. 看看國家世紀館跟巴黎16區就知道. 新板當初標舉立體城市, 所以建築跟建築物之間有所謂的空中天橋之類的東西連接起來. 在這片計畫區內是有一些綠地開放空間, 問題是對於居住其中的人, 除非他家就在這個綠地空間旁邊, 不然這個壓迫感覺絕對是存在的. 您說的沒錯, 要買新版房子的人, 絕對要注意採光, 有採光才有潛力. 沒有採光, 棟距近, 相信賣相會很差.

至於內湖四期的環境票不漂亮就真的見仁見智了. 漂亮美醜是比較出來的, 不是絕對值. 雖然我目前就住在新板附近, 但是在我感覺, 內湖四期遠比新板漂亮. 有機會到新版建案的高樓層看看, 名義上是有view, 問題是放眼一看, 都是周遭老舊社區頂樓醜陋的加蓋, 這樣的view 我不知道有什麼價值??

內湖四期的調性就是那樣, 而這也是它迷人的地方吧. 未來變化應該不大.

如果以定位和重要性, 新版的炒作題材當然是比較高, 不過就像我之前說的, 內湖四期就是居住環境, 這就是他要強調的地方, 不會有人強調內湖四期的商業潛力吧?
哈哈 竟然有人說:『將來新板特區的潛力當然是高出內湖四期一大截(內湖四期僅僅只有"住"的功能』
這也說的出口?新板環境的壓迫感跟定位的完全錯誤,怎麼看都賽不過內湖,單住宅環境跟辦公區分區,
新板已經大輸了!有錢人當然選內湖。
不太懂為什麼要拿內湖四期和新板特區來比
基本上是兩個完全不同格調的地方

個人對內湖比較熟
所以對內湖四期表示一下個人的看法
基本上內湖四期
喜歡的人很喜歡
不喜歡的人很不喜歡
有極端的差異性
喜歡的部份我想就不用再說明了
不喜歡的部份就在於
那個位置的確有點尷尬
比如要去便利商店買個臨時要用的東西,傳統市場買個菜,生鮮超市買個東西,
嘴饞買個小東西吃,買個500cc的飲料....等等類似這些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這種小事
到底是要
走路呢?(大部份的地方,說真的常常要你這樣走真的不是很方便,天氣不好就更不用說)
騎車呢?
開車呢?
跟一般在台北市傳統的生活方式有些不太一樣
在生活的機動性上是有比較弱一些
就看每個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各位住內湖四期的大大您好, 我想請教各位一個問題. 由於我之前也再那邊看了一陣子的房子, 環境房屋品質以及環境我都算很喜歡,但是看了不久之後發現有個超大的變電所(在部落格)正旁邊. 我在網上也找了很多相關的資訊,大家都不見意住在那附近. 不過剛剛看了各位的發文,在缺點方面好像都沒人真正強調過這個. 不曉得各位針對這個的看法如何?大家都不介意嘛?Thanks!!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