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夠住三代了啦
現在這時機,很多年輕人自己都養不活了,不用想太多了,70年後早就掛了
先求有再求好
其實沒有這麼複雜,想太多沒有多大意義
重點要看自己的需求在哪裡
1.
要便宜、要全新房子、要成家立業、要台北市、要機能好、要捷運旁、要大公設、要游泳池,買這案子
2.
要便宜、要新房子、不求地段,那就離開台北市,新北市也很多便宜的
3.
要台北市,要土地權、要大公設、不在乎價錢,那就買台北市豪宅,最近可以趕快議價
4.
甚麼都要?不可能,除非你拿錢出來
5.
想太多、抱怨太多、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抱歉,找不到,繼續用"看"的吧,20年後見勝負,財富就是一直這樣重新分配的
另外,先前有提過
年底七合一選舉要到了
最近政府打房動作頻頻(不打房誰投給他?)
而且頻頻拉抬股市(製造小確杏)
但等到選舉後,很多大老、建商就會開始施壓、利益關係又會開始出來,建商、房仲、代銷、投資客、自住客...,有超過300萬的從業人員,影響台灣GDP很大,不可能一直打下去的,後續自然又會開始一波漲勢,每次選舉後都是這樣,大家可以仔細回想看看
還有,選後那天股票開始跌的時候,大家又會開始把資金流向房地產
因為大家會想房地產還是最保值,也會又開始促進房地產價格推升
政府打房已經20年了,以前無殼蝸牛抗議露宿忠孝東路的時候最嚴重,結果那時候是最低點
房地產其實某種程度跟股票有點像
追高殺低的人,一定賺不到錢
懂得危機入世、逆勢操作的人,就可以分配散戶的財富
投資客也許最近有點縮手沒錯
但自住客一定要趕快走出去,勇敢去議價
在大家都在觀望的時候,就是最好的出手時機
等到大家都又開始追價的時候、大陸過來掃貨的時候,就又慢一步了
不一定要買這案子,其他很多也都不錯
建議自住客,這半年一定要快入手,尤其台北市
錢不夠可以從小套房開始,慢慢換大間,很多人都是這樣的
但手裡一定要有"貨",才能大聲
否則十年後又跟一推愛抱怨的人一樣了
(台北市以外建議先別碰了,打房先死的一定是桃園以南,竹北竹南臺中都要小心,因為沒有國際盤支撐,真要脫手一定台北比較快,台北可能變成第二個香港,但其他縣市很難的,有錢人很奇怪還是會想住台北市,一種身分地位象徵,雖然我也很討厭有錢人,但這就是事實,很難改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