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hwang99 wrote:
一個鄉巴佬那裏出得了世界...(恕刪)
289樓引用284樓趁機羞辱人
315樓還要再罵鄉巴佬
347樓變本加厲還得再罵更難聽才爽
你法律知識有那麼淺嗎?
這構成公然侮辱罪你不懂嗎?
既然你口德這麼差就讓你付出代價吧
我就告你公然侮辱
該3網頁已copy下來
我直接去地檢署告你比較快
kakanctu wrote:
很多人好像很在意空出來的左邊,
事實上若你不趕時間, 左邊空不空又有什麼差別 ?
若你不想卡在後面, 空出來的左邊不是正好提供一個完美的超車道 ?
叫人家趕時間所以走樓梯也頗好笑,
是不是代表 "內側車道為超車道" 的規則也要取消 ?
" 趕時間 ? 走平面道路啊 ! "
另外, 還有人拿手扶梯上跑跳很危險來反駁,
有人說左邊空出來是為了要 "跑跳" 嗎 ?
我就不能好好的 "走" 在左邊 ?
完全是矛盾又不知所云 ...
基本上,這就是一個車道....
趕時間走樓梯好笑在哪?
你真的把電扶梯當道路?
我相信你不會跑,可是很多人會衝~~我就被撞過很多次,尤其那個人身上又拿一堆東西...
其實如果電扶梯的寬度"夠寬",如果中間還能隔出來,那我很同意現行做法~
事實上,目前兩個人並行會"剛剛好",沒有太多空間,要不就是要特意閃一邊~
如果身上有帶一些行李,背包就不太好過~
之前我出國,坐捷運走電扶梯,我行李箱就一定要擺前面,我的前一階梯....可是我旁邊明明有空間阿

像如果有些出入口只有電扶梯,那沒辦法只好讓開~
我記得大部分都有樓梯吧?
依目前淺規則~~我倒常常看到電扶梯左側排一堆等著走電扶梯"趕時間"的人.
旁邊更大的樓梯幾乎完全沒人使用,其實我想這樣趕時間走電扶梯左側的人,真的有比較快嗎??
carloszhang wrote:
這是過時的觀念
日本現在都是宣導
電扶梯勿單邊站立
電扶梯上請勿行走 恕刪)
小弟東京住了12年, 還真沒看聽過或是看過您說的宣導...
(早上常有人拿大聲公在喊請靠左站立,背包往前背)
反而是不靠左擋在右邊,會遇到相當多78的人碎碎念
大阪則剛好相反,不過大阪人倒是比東京人客氣一點點....只有一點點....
至於有人提到讓座的問題
有一說是,怕會引起被你讓座的人覺得自己老到不能站了
或是看不出是胖還是懷孕的人造成誤解
因此乾脆不讓座
另外就是對於推嬰兒車或是抱嬰兒的媽媽,很少遇到被讓座的情形
(特別是要看時段,如果是通勤時段就恐怖)
但是如果把孕婦標示帶在包包或是身上的媽媽,
多半都會有人讓座就是了....
有一說是對於行動不便的人,應該自行避開通勤時段搭車(相當自私的想法就是了...)
日本人很怕迷惑到別人也很怕被人迷惑, 所以很多觀念從這幾點去推敲
大概都可以理解(可以理解不代表贊成...)
結論:
台北市民對於搭捷運有這種習慣,是相當好的一件事情
耗損度增加..那是捷運公司自己要去想辦法解決的事情
至於造成有人受傷...那只能說..
台灣人過度自由的結果,就是什麼事情都可以上線上綱到要國賠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錯....
這才是最恐怖又糟糕的事情
有人提到每個位置都應該是博愛座的觀念(見到行動不便的人就應該主動讓座,不管做哪個位置)
這是非常良好的觀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願與大家共勉之~~~
...............................................
補充:
剛才小弟也特別搜尋了一下JR搭乘手扶梯的宣導
確實有提到避免在手扶梯上移動的內容(2013/7/25開始宣導活動)
然而,相當多評論指出,
這是JR變相在意圖規避責任
(這幾年來日本景氣也不好,日本人也開始動不動就要求誰誰誰出來負責)
文章中並指出,造成手扶梯事故的主因為:注意散漫で事故が約2倍増になっている
也就是注意力散漫不集中,造成自己或是他人的受傷
至於有網友寫道2005年跨年夜頭髮捲入電扶梯造成頭皮掀開受傷的事例,
小弟覺得除了因為是跨年夜人潮眾多,捷運公司在當天安全管理的制度上有瑕疵之外,
(日本根本就是把電車出口封鎖不給你進去了,以控管車站內的公安)
旅客自己沒有留意到自身的安全也應該要負起一部分的責任
總之小弟以為就是因噎廢食....
grand123 wrote:
台北捷運電扶梯靠右站的確是弄巧成拙的方案,一開始當然是想讓給趕時間的旅客.
但重點來了,這是相當危險的行為,
因為趕時間的旅客很容易把站在旁邊的人給勾倒,造成電扶梯是捷運受傷最多的公共器具,
這個問題發生,好像有一度請孫翠鳳宣傳不用靠右,但效果不彰,
所以不靠右才是正確的,如果去問捷運人員,他也會希望趕時間的旅客請走樓梯,
為了安全,真的是不要全部靠右站,如果你是內部人員看過一堆因為這樣受傷的畫面,
就會知道為什麼,只能說血肉噴發。
恕刪)
小弟以為,受傷的旅客應該要自己負責任
在手扶梯上行進的同時,當然更應該要隨時注意周圍的異物
以免造成自己,甚至是別人受傷
不然高速公路內側也不用訂為超車道了
因為超車容易發生擦撞或是追撞的事故
所以趕時間的駕駛,請走平面道路...........(呵呵)
因噎廢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chiyenms wrote:
關於手扶梯的單邊站立問題
1) 會造成單邊磨損是沒錯, 不過這個問題相對之下算小 (以載運人次與其便利性來說)
2) 這文化也不是只有台灣有, 所知至少日本很早就出現. 不過站左站右視地區不同
3) 對運量的問題, 老實說 瓶頸 不在這邊.
就算變成兩邊都站滿人, 看起來運量提高.
但這時候, 運進去的人數捷運車廂也沒能力疏散掉, 到最後也是擠在月台上.
或是從月台出來的人, 塞不滿電扶梯兩邊都站人的數字 (以兩個班次之間計)
以人多的站捷運電扶梯速度每分鐘約 39 公尺.
每踏板深度 40cm, 兩部電扶梯計算 (多個出入口)
每分鐘最大可運送 195~390 人
(39m/每分鐘 x 2.0~2.5 踏板/每m x 2 人/每踏板 x 2 台)
單邊站人將近每分鐘 156~195 人; 雙邊站人將近每分鐘 312~390 人
捷運的尖峰發車時間約 3 分鐘一班, 這 3 分鐘內,
單邊站人兩個班次之間可運將近 468 ~ 585 人;
雙邊站人兩個班次間可運將近 936 ~ 1170 人
基本上超出捷運一條線會在該站上/下車的人數
(線路多的站或是重點進出站, 其出口數和電扶梯數目也會增加)
* 另外除用電扶梯進出的人數外, 還要再加上走樓梯進出的人數. 有些站要調整轉乘人數.
i.e: 用這方法來提高電扶梯運量, 只是造成人提前擠到月台上等捷運
最後回堵到電扶梯處, 電扶梯運進來的人被在月台上的等待隊伍擋住無法順利移動散開
就算是只有單邊站人, 這個在一些站內已經有時會發生 (例如忠孝復興的板南線平台)
雙邊站人只是更多人往下擠, 改變乘客的等待隊列的位置.
以結論來說:
捷運站遇到尖峰人潮時, 就算提前下去站到月台上, 也是要等 2~3 班後才能擠進車廂
這個狀況應該在很多站內都有. 亦即: 瓶頸不是在電扶梯的運量上.
--
另外就是最基本的成形原因, 趕時間的人總是有.
兩邊都塞滿人站在那邊時, 一定會有影響.
而且這個規定本來就不是強制, 視當時狀況可自行調整
如果當時人比較少, 你也可以站在另一邊.
只要後面有人趕時間追上來時 不要站在原地不動擋住後面過來的人就好
旁邊有空位時站過去, 或是沒空位時跟著一起往前移動 (不要站在原地擋住)
都是可以的. 只要不是擋在那邊讓後面趕路的人過不去就好
(要站那邊就要有覺悟, 後面有人趕時間過來時, 就要一起配合往前趕時間就行)
和博愛座你本來就可以坐, 但看到應優先乘坐的對象來, 你就該讓出來的意思一樣
博愛座也一直都沒禁止非優先乘坐對象乘坐.
只是看到有人需要的狀況時應馬上讓出來而已
這邊是看各自的良心與公民的教育與公益習慣的
我不知道為啥捷運的運量瓶頸突然被你定調成手扶梯造成的,根本沒有人這樣說,只有人說這樣手扶梯的運量會減少,而這個減少影響最明顯的應該是還沒尖峰或是準備脫離尖峰的時段,人夠多,但會走手扶梯的人卻又不夠多。
回到尖峰時間,手扶梯數量是否足夠運送,還是可以探討的。
台北捷運高運量車廂,一節可以載 368 人,一車次六節車廂,最高可載 1800-2000 人,雙向三分鐘一班,也就是三分鐘內最高可以有兩班車到達,最高每班有 2000 人下車,2000 人上車,這還沒計算不同樓層有其他路線也可能是這種等級運量。
如果你的手扶梯人次運送計算正確,那麼幾個轉運大站如台北火車站、忠孝復興站,以現在的手扶梯數量絕對不夠應付,其實這個狀況在上班日時去轉運大站看就知道,人潮全部擠在等手扶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