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板信特區-雙子星

常常到板橋跑案子,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個7、8次,
雖然上下班時間很塞,但車速都還OK,不至於動彈不得,
且塞車很嚴重的路段就那幾個小區域,不會塞很久。

但上華江橋後接環快時就比較糟了,有時會回堵到華江橋上,
最嚴重的是,從環快接市民大道的回堵車流很長,那裡最煩~~~~
這是下班時間出板橋往台北的經驗,上班時間我就不清楚了。

我也有幾個好朋友在板橋作仲介,主要也是新板特區那一帶,
我個人是覺得新板特區還OK,但房價真的炒太高了,
如果是之前那種40~50萬/坪的價錢,那我絕對會選台北市!
LopinKuo wrote:
你說的根本和我回答的不相干,

我從來沒說新板特區是豪宅區, 我只說新板特區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利的交通.

(恕刪)


我指的是你最後說的,你在平時還是搭捷運出門那件事,也就是到頭來,板橋的條件
還是只有捷運高鐵,講白一點,還是那句老話,那指是捷運旁的區塊罷了

事實上若撇開捷運,我一直不認為新板的交通有多便利,離高速公路
也遠,快速道路也容易塞,說真的,拿掉捷運,新板特區也沒幾項好說的,
我認為新板特區會漸漸跟江子翠房價靠攏,甚至還不一定有江子翠近捷運的區塊來的優
北縣其他區塊事實上也不少區塊,交通條件優於新板

另一點是板橋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公司行號甚至企業,絕大部分
板橋人上班得仰靠通勤到台北市甚至北縣其他區塊,這造成了版南線捷運的上下班人潮
跟主要幹道的上下班車潮,我有時候會從老家走華江橋接環快到北市南區上班,
說真的在上下班尖峰時間還是會塞車,

長遠來看,我個人認為新板這塊區域房價有其限制,你要買在新版特區,還不如買在江子翠、新埔旁的
近捷運社區,說穿了,板橋還是得靠捷運來拉台房價,撇開捷運,市政府大樓?萬坪公園?空橋?真的
有差嗎?我個人覺得完全沒差,板橋這區塊的購屋人主力,並不會看這種東西

我覺得房價本身的高低因素,還是得看區塊條件,大台北的典型豪宅區是有幾個特點的
1.綠化程度高
2.安靜,治安好,交通佳(離捷運不遠,但絕對不能近,上高速高路方便,不塞車)
3.周遭無工業區
4.周遭生活機能佳
5.最好有景觀
6.不只是回家倒頭睡的區域

試問新板特區有幾個條件符合?

捫心自問,撇開捷運,新板剩啥
吵上天的豪宅價,我只能說那只是好笑價而已

我建議要進場新板特區的朋友,就用捷運遠近去衡量即可,不要去信啥豪宅價格
尤其智邦喊的60 80 120,聽聽就好
這裡將繼"智邦"後,沉淪為口水戰區阿!
juniejean wrote:
我指的是你最後說的,你在平時還是搭捷運出門那件事,也就是到頭來,板橋的條件
還是只有捷運高鐵,講白一點,還是那句老話,那指是捷運旁的區塊罷了.......
.(恕刪)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所以板橋當地人根本不會去買那邊

趕快跌到一坪20萬吧

哈哈哈
juniejean wrote:

大台北的典型豪宅區是有幾個特點的
1.綠化程度高
2.安靜,治安好,交通佳(離捷運不遠,但絕對不能近,上高速高路方便,不塞車)
3.周遭無工業區
4.周遭生活機能佳
5.最好有景觀
6.不只是回家倒頭睡的區域...(恕刪)



十分同意呀
以觀察台北信義計畫區和大直
就是類似這樣的區塊
豪宅區不需要捷運加持(當然有更好)
信義快就再信義計畫區旁邊
大直上18標很快
兩地都有整齊街道和寧靜巷弄
最重要的是大量真正頂層人仕認可此區
購買且入住
這才是重點呀
有錢人都喜歡跟有錢人住一起
形成一個聚落
資訊多眼光好自然也知道哪裡是真的豪宅區

話說到新板
個人認為以台北縣來看新板各方面條件算是不錯
開車交通雖四通八達但是我個人會走的路常常就是塞
走華江街環快到市民大道到台北東區
走到中和交流道
這兩條是我最不願意走的路
因為完全不塞車這兩條路很快一下就到目的地了
但是我是上班族這兩條很容易塞
不要跟我說晚一點下班避開就可以了之類的話
快速道路的優點就是因為快速所以兩個遠地一下就拉近了
缺點就是一但塞車路途就會覺得超遠時間浪費超多
另外新板綠地少了點(未來有萬坪公園可以補足)
寧靜巷弄少(新大樓幾乎都接靠馬路)
這樣條件偁不上豪宅
不過有到中上檔次的級距
有個在外商銀行工作的同學
年薪2-300W
寧選大安區安和路2-30年舊房
也不願看同價位新板新大樓
考量要件仍是地段
若有能力一定住最好的地段
舊一點沒關係
新板難以吸引長住台北市區的人
但仍可吸引北縣換屋族與有地緣性的中高級主管進駐
一點淺見~~





一個特區起來 (或新開發區) 都要有幾個前提

1. 建商都買在前面 買完後幾年 就 開放開發~~
2. 公共建設 也要下去投資 (包括公園 聯外道路等等)
3. 媒體配合~~
4.名人加持
5. 等印象確定 就等收獲~~


信義計畫區 大直都是如此

就第一項而言 我們都只能佩服建商眼光~~~

就新板特區

現在 1,2,3,都有 第四 還沒有 第五也要慢慢醞釀~~ (不過就第2 每天經過 要上高速公路~~真得很~~塞~~)
個人對豪宅的定義有點疑問
像台北車站新光三越今年又是地王
周圍的房價也是高得離譜
但是周遭綠化程度低且又吵容易塞車也沒有景觀
只有周遭生活機能佳
這種商用豪宅的機能應該跟板橋很類似。

但是各有缺點
板橋綠化少(特區以外周圍亂),學校多,大醫院遠
大直淹水過(河床地旁的房子地質軟),學費太貴,大醫院?
信義有墳墓(附近很多風水不好),學區還好,大醫院有



juniejean wrote:
我覺得房價本身的高低因素,還是得看區塊條件,大台北的典型豪宅區是有幾個特點的
1.綠化程度高
2.安靜,治安好,交通佳(離捷運不遠,但絕對不能近,上高速高路方便,不塞車)
3.周遭無工業區
4.周遭生活機能佳
5.最好有景觀
6.不只是回家倒頭睡的區域


其實新板大致符合其中數項, 但我一直不覺得此區是豪宅, 每坪30萬我就覺得差不多了。
1.綠化程度高 <=縣政大樓, 台鐵, 萬坪公園, 運動場, 所以靠西邊的建案會發現綠意的密度頗高。這些單位不可能砍樹。
2.安靜、治安好、交通佳。 <=這個不符合, 交通要道, 四鐵共構, 不太安靜。治安現在是還不錯。交通, 要上二高, 我都走文化路轉民生路上快速道路接中和交流道時上下班會小塞, 到新竹市區約1小時10分鐘, 到宜蘭市區約1小時20分鐘, 但是到台北市民生東路走文化路上環快, 經市民大道轉建國北路, 約30分鐘(塞車約50分鐘)。
3.周遭無工業區, 最近的工業區往東在中和, 往南在土城, 但要論有污染性質的(空氣或水源), 那都在數十公里以外。基本上之前空氣品質都還不錯。
4.周遭生活機能佳 <=這倒還蠻符合的, 百貨及商圈都是走路10分鐘可以到達。
5.最好有景觀 <=若是靠西邊的建案, 綠意景觀是還蠻不錯的。
6.不只是回家倒頭睡的區域 <=1公里左右有電影院也有二輪影城, 有2個較大型百貨公司及商圈, 能逛的地方不少, 大型運動場有2個

除了2,3不太符合外, 其他都蠻符合的呀!
環境 本身案件條件 都會影響~~

但是新板 個人認為 因為限時開發問題 短期間(這兩年)供給過大

剛好遇到全球經濟萎縮~~

或許 價格不如想像~~

這樣一大塊區域 每戶以30萬計算 都要2000~3000萬(此區除F1幾乎都是60~90P 設計規劃)是否可順利消化
個人認為以特區的房價30~35以上是蠻合理的(三年前巴黎16X一坪約27萬10樓,92坪且一定要含2車位)

特區的都是推大坪數住宅就算降到30,以60坪在加個車位也要2000萬了,所以一般很少會去考慮這種。

而且特區的規劃也有一定的水準,每個月就會多出個什麼建設,路也特別平,從縣政府頂樓往下看就可以發現,道路的規劃還蠻漂亮的。

特區以外18~25左右比較正常,所以應該要擔心新巨蛋蓋好,的大量套房爆出。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