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us200115 wrote:
如果蓋個台北市幾千戶,甚至幾萬戶有人買,為什麼不蓋給他們買???
我政府也賺到錢, 同時創造了就業機會, 也增加了民間投資, 一舉三得,
為什麼不做???? 不懂耶.
我想問題就在你說的『他們』是誰?
如果政府真的很有爛敢跟眾議員眾立委作對,把台北市的精華地區拿來蓋便宜的房子
結果也不是近貧階級的眾無殼蝸牛買到
反而都是家有千萬財產的第二代台北市民買到
像我們這種近貧階級的,頂多就是撿他們脫手剩下的這些老大樓老公寓而已
買房子不比買車子,尤其台北市的房子都是供不應求
假設一間1000萬全新35坪的房子,跟一間700萬30年一樣大小的舊大樓
近貧階級的你會買哪一個?
要是我,我還是會買700萬的.....錢不好賺....
問題就在這
要是有大量的新房子推出來的同時,一定會有很多人想換屋
同時就會有大量的中古屋釋出
財力不如人家的我們,儘管拼一點還是買得起1000萬的新成屋
但是同時要是有便宜很多的中古屋可以選擇,我們結果還是會選擇便宜的中古屋
20年後這批新成屋至少會漲到1500萬,恢復到跟周邊差不多的行情
而我們這些近貧階級買到的30年老屋,頂多漲到800萬....
那政府虧大錢蓋了便宜的房子,結果爽到誰?
對了,我想到台北市中心其實也是有個精華地段,10年內蓋好的房子,只要20-30萬/坪
就在林森北路沿線一大堆,蓋得也很漂亮,但是都沒人要買......
為什麼?大家心理都有數.....
我當初買房子只要看到林森北路,南京東路一段,民生東路一段,民權東路一段......
這些門牌的,管他多便宜就當做沒看到
我相信跟我一樣的人絕對不是少數,不然那邊的房子也不會那麼便宜
piccololin wrote:
其實我之前舉的例子不...(恕刪)
不過,我想講的是
台北市出得起錢的人家真的很多,區區幾千戶國宅真的滿足不了這些人
真的蓋了一些便宜的房子出來賣,真的很難造福到真的需要的人,都是會被一些台北市的當地人買走
國宅只限當地人買,台北市的國宅,其他縣市的人不能買~我四年前住大直的時候問的規定~
國宅本來用意就是照顧當地居民~他沒事給妳外縣市的人買幹嘛~
他還希望你往外搬,減輕當地的住房壓力呢~
在台北市,基本房價會高就是因為僧多粥少,不是亂訂價,這跟台北縣的情況完全不同
不要講南港內湖那些偏遠的地方
這就是重點,就是因為僧多粥少才要多弄一點粥 (國宅) 好舒緩這麼多人搶的壓力,再加上國宅普遍來說水準就是一般,所以一樣的價位,他的水準會稍低一點點,如果妳有去看過大直那邊的國宅就知道了,不是差,但是跟其他的豪宅比起來就是水準低一些,
說真的,我不是要刻意攻擊您,但是妳不覺得,妳的出發點有些負面媽,因為房價會被吵高,或是被有心人士利用,所以不要建~
希望你能用一些正確的數據來教育我們~
我覺得方向應該是,要建,但是要如何防止被有心人士刻意吵高房價,而造成真正想要照顧的目標人群能夠確實的照顧到~
以你的出發點,全世界都真的不用發展了~因為每個開發案,都會有弊端的可能~
老話一句!以台灣的未來為出發點,為台灣出點腦出點力~!!
台灣會更好的!
消極負面的想法只會讓台灣停滯而已
piccololin wrote:
我想問題就在你說的『...(恕刪)
有點不懂耶, 蓋國宅賣你一坪20萬, 一戶30坪, 這樣賣, 你覺得你還是寧願住
中古房子喔???還是你以為,政府蓋的國宅,會跟建商蓋的一樣, 一坪賣50萬, 一戶
60坪起跳??? 你能不能告訴大家一下, 你覺得政府若大量蓋國宅,會是幾坪一戶,
一坪幾萬?
而現在, 你還在考慮20年後這些房子會回到周邊的價格? 台北市的房價下不來,在於
供不應求. 你蓋到讓他供需平衡, 還會漲喔? 並且, 就算20年由1000萬漲到1500萬,
也是合理的呀, 一般的定存, 都可以很輕易達到20年50%獲利(2%的利息就可以達到),
這樣也不給人家賺,會不會太小心眼啦???並且,你擔心700萬的中古屋以後漲不多,那麼
你不擔心現在那些"台北人第二代"買的高價房子,以後漲更多???不懂您的邏輯在哪裡耶...
現在, 是在考慮不景氣時期的非常措施, 政府不施點小惠, 怎有辦法帶動投資??就像
現在推4000~5000億的擴大公共建設, 不就擺明是"無法回收"的建設??與其花錢
在賠本生意, 並且不確定成果的公共建設, 為什麼不做成本較低(最多就是差到地價,
問題是,現在國有地拍賣也不斷流標, 賣給建商跟自己蓋, 恐怕後者還比較划算), 並且
確定可以創造就業的公共工程??? 老實說, 全台灣北部年度推案也不過數千億, 要是
拿5000億來蓋, 一戶賣600萬, 則相當於8.3萬戶的釋出量, 足以維持現有所有營建體系
不裁員,甚至還得增加員工, 既賺錢, 又創造就業, 為什麼不做???
老實講, 這種政策對公民,對政府,對國家經濟, 都是有利的. 唯一倒楣的是建商. 因為
他無法再賺取暴利. 但反正他們也說前幾年賺飽了, 可以度過這波不景氣,那麼,就請
他們這幾年受點委屈, 就少賺點吧.
marcus200115 wrote:
有點不懂耶, 蓋國宅賣你一坪20萬, 一戶30坪, 這樣賣, 你覺得你還是寧願住
中古房子喔???還是你以為,政府蓋的國宅,會跟建商蓋的一樣, 一坪賣50萬, 一戶
60坪起跳??? 你能不能告訴大家一下, 你覺得政府若大量蓋國宅,會是幾坪一戶,
一坪幾萬?
...(恕刪)
我認為依照現在台北市民的付款能力,能夠推出最合理的便宜住宅
大概是40萬/坪,實坪大概25-30坪
再低下去只會違背市場機制圖利某些人而已
這種物件這幾年來不是沒有,只是很少
你一定不知道多快就被搶光了,從預售屋推出到銷售中心撤掉大概才半年
我當初就是不了解行情,傻傻的跟著出7-8折價,結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後笑我笨
如果你還天真的認為有辦法在台北市蓋20萬/坪的那你繼續去等吧,跟我以前一樣當笨蛋.....
為什麼我說大家最後還是買中古屋
因為大部分的非台北市人都還是買不起1000-1200萬的房子
我問你,要是你會多花4-500萬去買一間新成屋?還是先住自己能夠輕鬆負擔的中古屋?
我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好,有時候講一講自己也覺得邏輯怪怪的,不過我要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你講的東西是台北縣適用,不是台北市
我也很討厭白目的建商
明明這區域頂多只有30萬/坪的行情
你偏偏要把這附近唯一一塊空地蓋70萬/坪的豪宅
上次我們這棟樓開住戶大會,大家都在罵那個建商
為什麼罵,講真的還不是因為大家都想買,大家都想換屋住新房子,但是都嫌貴.....

台北市出得起價錢的人多到超乎你的想像
但是地是少的可憐,不像台北縣可以讓建商這樣隨便蓋
台北市的房子要蓋到供需平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哪來的地啊?
就算蓋在靠近南港內湖附近那些屬於偏僻的區域,會有誰去買?
大家在肖想的不就是台北市區裡面的,但是沒有地哪來的幾萬戶國宅?
問題就在這啊....

piccololin wrote:
我認為依照現在台北市...(恕刪)
台北市有地呀, 怎麼沒有. 最近還是一直在流標中呀. 最近還要標售的隨便列兩筆:
"大安區潮州街5號的商業區土地, 面積近500坪,。台北市中山區興安街和合江街
近的「中興停車場」,750坪的住宅用地。" 怎麼沒有地??還多得是咧.
建物的建築成本, 老實講,抓10萬1坪,建出來就是銅牆鐵壁了(現在
除了那些開價上百萬1坪的, 其他的建築材料成本大概都不到10萬1坪), 主要貴
就在地價. 所以說, 為什麼只有政府能蓋這種房子, 因為政府可以忽略
地價, 而能把國宅價格壓到20萬以下, 甚至15萬以下. 而圖利, 我不懂耶,
如果不買的人,就說政府圖利那些買的人,老實講, 政府有哪些政策不是"圖利"?
賣國有地不是在圖利建商???我現在根本不買股票,那麼政府護盤當然是圖利
(還圖利到自己虧損咧).那些蚊子館沒人用,不是圖利? 那些偏遠地區路只有幾
戶人在走,不是圖利?我不換車,退貨物稅不是圖利???政府本來就是在圖利人民,
但圖利幾個人叫圖利, 圖利一堆人叫良政,不能因為你"沒受益"就不做,那根本
也不要有政府,放給大家自生自滅就好,不是嗎??
然後呢,你也知道房價是建商在炒作,你就寧願建商炒,讓大家去買貴的房子,讓建商賺,
也不願大家一起買到便宜的房子, 政府也賺. 感覺上有點那種反正我不買了,所以希望
其他人也買不起....
唉...人的心....
kog0824 wrote:
重點是台北市能提供蓋...(恕刪)
台北市沒有地???奇怪了, 10月還在賣,並且脫標率只有一半. 12月還要賣.建商幾年前就在說
台北沒有地, 我咧每年台北市還是幾千坪幾千坪在賣, 害我以為台北市府有在填河
造陸咧. 根本就是鬼扯!!! 建商為了拱高它的房價, 反正就說台北市沒地,來製造恐慌與搶購.
而政府是從中獲利的一環,所以也悶不吭聲, 哪是沒有地呀!!!
而說照顧中產階級, 您是認為,政府什麼都不做,就是照顧中產階級嗎???而老實說,
光要大量建國宅的消息一放出去, 房價馬上跌一半,到時候可能連找地都不用,直接
用政府主辦舊市區都計(因為房價便宜了, 就有許多人願意直接徵收/分配,來更新房屋).
以前是因政府哀沒錢,所以沒做, 現在政府既然打算大規模進行公共建設,有錢了,正好
來做這個.而一般中產階級不也可以拿到便宜的房子而受惠?? 建商倒了? 正好, 政府
用6~7折自銀行體系購入, 賣給等不及國宅建成的人. 吸收建商的存地, 繼續大量建哪.
建到整個舊市區更新完成, 建到台北市供需平衡為止.
而想買的人,就給你買呀, 也只有政府,有能力把那些想撈一票的人餵到撐死. 政府當組頭
的賭局, 想來撈一票的, 只能說, 你錢太多啦.
marcus200115 wrote:
台北市有地呀, 怎麼...(恕刪)
地少不是建商講的,是我們自己長期住在台北市看到的
台北市的 住宅/空地 比例,在地人都知道有多擠
三五年前的確到處都可以看到空地,問題是現在這些空地都已經被蓋了豪宅,現在幾乎都沒了
中正紀念堂附近那個潮洲街附近我不熟不評論
興安街和合江街那邊都是老社區了,那邊住滿了密密麻麻的舊房子
區區750坪的地你覺得可以蓋幾戶?給多少人住?
那邊有多少老公寓老大樓的住戶等著換屋?
如果今天是7500坪,那我就覺得你的理論有可能實現,非常值得期待
但是講真的750坪的住宅用地,了不起蓋三棟15層樓高的大樓,三棟共14層住家也不過200多戶
算300戶好了,但是附近方圓一公里內可能有幾千戶的老居民捧著現金等著換屋......
這樣的情形要稀釋北市的房價真的很難
『圖利』的關鍵是受惠人的多寡,如果今天只有造福幾百戶,剩下附近的2-3千戶都沒照顧到
這樣兩三千戶的抱怨聲音一定大於大這幾百戶的
但是如果今天真的有地可以造福2000戶以上的近貧階級,那就不會有人講話了
問題是你要讓2000戶的人居住,需要多大的空地啊?
至少一萬坪跑不掉.....那....把巨蛋拆了還比較快...

我不是故意要唱多台北的房價
我只是為了要中和一下版上不斷放空的氣氛
一堆人不斷的在這邊放空,結果實際上台北市一堆人捧著大筆現金等著搶便宜的房子
受害的都是一些想上來做功課了解行情的新手
明明遇到不錯的房子,結果因為資訊錯誤白白把房子讓給人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