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買3500萬,建議粗抓還是要有500萬的年收入.
但越高價的房子,如果對有繳稅收入的人而言,可能要往下修正一下,例如7000萬房子,會建議年收入就是要高於1000萬至少10-15%,畢竟1000萬年收入繳稅的比例遠高於500萬收入的人,這時候我會建議用年收6倍來買,如果收入不大需要繳稅,那就不用修正.
當然你可以選擇用更高倍數的年收入來負擔更高的房價,前提是你有把握未來的收入會明顯更高,或者你打算用較差的生活品質撐下去. 但天有不測風雲,黑天鵝一來,就看底夠不夠撐過.
買台北市高房價的房子,我個人偏向5倍購買屋主本人個人年收入或以下,不要用家庭年收入,留點buffer,畢竟高收入遇到黑天鵝的變化很大,另外,資產留一些比例在其它地方,建議還是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
TOMMY9999 wrote:
台灣有錢人比您想像的(恕刪)
根據10年前去上課時
任職國稅局的講授人員所提供的未證實資料
台北市一年所得(主被動收入)破億以上的個人約莫2萬
時至今日已經10年了 這個數字應該是只多不少才對
但是買房子不是只看你的主被動收入(單一期間的流量觀念,通常是一年)
還要看你的財富累積情形(單一時點的存量觀念)
但萬一之前完全沒有財富累積 不能提供被動收入的來源
完全只靠薪資的話 除了要先生出 700 的自備款
未來你以後生活的30年中 每個月都還要上繳給銀行 9萬4 的薪資
所以未來30年中 你完全不能有失業的危機與困擾
一般建議房貸每月攤還不要超過3成 但是台北市其實都來到5成左右
也就是說你如果每個月要繳給銀行 9萬4 那麼你的每月平均〝稅後〞月薪約莫要到 18萬8萬到31萬3之間
幾乎就是一個公司中高層主管的薪水區間 那他的年齡應該大概也就是40歲上下了
所以假設如樓主說的要買下 3500 萬的房子 那這樣的薪水級距 加上 700 萬的自備款
萬一薪水都沒有甚麼成長 那剛好工作 30 年之後 就又窮得只剩下房子了
那剛好退休之後又響應政府政策以房養老 之後就又要孑然一身了
哀哀哀 台北人加油 希望大家都不會窮得只剩下房子 以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