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考慮換房,台北巿民生社區算是蛋黃區嗎? 大家對於民生社區的印象如何?

房子要賣才有價格,不賣就是遮風避雨的窩,
我也在西湖捷運附近買新大樓,走到捷運幾分鐘,但真的會去坐沒幾次,開車進市區又容易堵車,只好把大樓出租。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人喜歡安靜,有人喜歡熱鬧,只要住的舒適就好!

a0300080 wrote:
都是花1億元才住進去的
整個社區不可能有700萬水準的人


天母一莊

不要說一莊
光山下天母北社區或一樓都是有錢人在住的,一堆老闆級的

二代或三代,天天開跑車怠速拉轉開閥門
吵爆了

還有二代一樣開跑車開閥門吵吵吵得去接送小孩去公立國中...




sister1658 wrote:
...(恕刪)


153間有11間掛著賣
這就表示,住戶自己都想換屋搬走,但這個開價太高了,不符合現實
除非你是買他的地,還可能有這個價值,但是這社區又不可能都更

一億多可以在蛋黃買到全新的建案,人家也覺得你住豪宅,這個金額室內坪數也夠用了
幹嘛來買30年的舊社區?連KTV健身房游泳池這些豪宅公設都沒有
謝謝大家的建議,民生社區確實很優質,在台北巿沒有—個地方像這裏的氛圍,這篇是之前大家討論的文章: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4&t=4887070&p=2
hahaha9999 wrote:
153間有11間掛著...(恕刪)

591點進去看只有兩間在賣

台北市市中心的透天別墅

和年輕人喜歡的集中式住宅

兩者是完全不同世代的產品
sister1658 wrote:
其實只有兩間在賣 ...(恕刪)



真的只有兩間在賣、這種價格如果有11間在賣、那民生間社區就不是蛋黃了
a0300080 wrote:
是啊,今天有1億的人
的確會為了環境跑去跟700萬買的人住在一起...(恕刪)


完完全全同意.

買房最基本的需求是從下面這幾點,隨著口袋深度逐漸要求的:
1.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好.
2.空間足夠.
3.小環境優美,街道整齊.
4.鄰居的素質,財力等級.

我是台北人,小時候看民生社區,從單純的軍公教人員開始的北松山區開始發展.那時的南松山區就是信義區.
同學住那邊,30多年前由於沒有太多的商業活動,所以住宅單純而幽靜.
當然對於住和平東路的我來說,那邊真的比較遠.
後來逐漸發,但還是保有一定程度的小環境優美的優勢,再加上台北市區重心東移,
相較於原本西南區為市中心,相對偏遠的北松山,
逐漸變成接近市中心.
能鬧中取靜,當然大家喜歡.
上述1~3條件都能滿足.

但真的花到一定程度的金額,就未必選此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大樓太少.
對於財力到一定程度的人來說,要的就是上述第4.點了.
若是一棟出現在此區的全新大樓,單價及總價必定相當可觀,
住在裡面的人自然也有一定財力等級.不過就這一棟.

若是25~30年前蓋的舊房子,原住戶取得成本只有千萬上下,即使當年他們也算有錢人.
現在花七八千萬去買來住,就會考慮到這事情.
畢竟這些原住戶要他們現在拿這筆錢出來買自己的房子,絕大部份也是買不起.(台北市民也不止這區如此吧).

前面提到的象山,也就是信義計劃區,大直這些地方.
房子相對較新,尤其東大直有的社區整區幾乎都在10年內.
就算當年原住戶不是用天價買的,但一戶10年前三千萬是差不多的.
整棟如此,整個社區如此,不管用單棟來,整個社區街廓來比,這兩區的等級都是另一個層次的.
所以所謂豪宅區,就是一整區很多棟在一起都是這個等級.這是群聚效應.
這兩區的街廓連一般人都不太走進來,會被各棟樓下的警衛盯得很不自在.

因此除非在民生社區的新大樓,大家等級相當.
否則花5~6倍的錢去買舊大樓,就如我朋友一般,搬進去鄰居議論紛紛,
居然有阿婆當面問:聽說你當初花xx萬買的,是真的嗎?


謝謝各位朋友的建議,考量學區,環境,居民素質,
我已經買在民生社區,新中街附近。

雖然房子舊了奌,但如大家所述,千金買房,萬金買鄰(環境)。
這篇文章,寫到我心坎裏:

民生社區,方圓2公里內, 處處是林蔭道.
公認是全台灣都會區,巷弄公園最多的地區(共25座,居民8萬,民生社區總面積2.98平方公里),平均300公尺左右就有一座公園,
我最喜歡秋天或冬天在附近散步,巷弄間安靜異常,蟲鳴鳥叫,伴隨著風吹樹葉聲,心情就會peace 下來,
走累了,隨處找一座公園,坐下來休息.欣賞公園裡的花草樹木,有時候會看到松鼠探頭探腦,我通常會拿麵包餵食牠們.
我跟太太說:搭公車,只要18分鐘車程的101大樓及信義區新光三越,就像充滿活力、熱力四射的搖滾樂,
相較起來, 民生社區,就猶如細膩而婉約內斂的古典樂。

在街上漫步,偶爾會遇到迎面而來,說著日語的日本人,推著娃娃車,朝著 "九州鬆餅" 或 咖啡店走去,或是爸媽帶著小朋友在公園嬉戲. 巷弄間很安靜,嘻笑聲伴隨鳥叫聲及風吹樹葉的聲音,很難想像,從靜謐巷弄到民生東路上,走路只要三分鐘,就有20多條線的公車,到哪裡都可以.。
這裡的居民普遍反對捷運,除了因為公車四通八達外,就是居民擔心破壞環境.這應該是全台灣唯一不想蓋捷運的地方吧!
我就是反對者之一.

民生社區,尤其是富錦三號公園,一直是偶像劇拍攝地點,尤其最近幾年來接連開了一些文青的咖啡店或特色小店,雖然增添了些趣味性, 但是我卻不喜歡這樣的商業氣息.因為人潮會驚嚇到穿梭在樹林間的松鼠或是樹上築巢的鳳頭蒼鷹,
太太常常說:我看是吵到你吧!

現在許多新重劃區,雖然符合現代都市計畫更新的法規(建蔽率/容積率),可惜的是整體規劃都差不多,除了建物較新之外,似乎沒有什麼特色.,有時候想想,這就是台灣人一窩蜂的特性,就像陸客觀光一樣,只做陸客生意,後果...

地區要有地方的獨特性,特色,氛圍,我覺得民生社區就有她特殊的氛圍--->悠閒,慢活.人文在地的溫度.
另外,台灣各地不乏綠樹點綴,但是最重要的是,街道樹木種植的間距,數量,樹木形狀,必須融合當地建築景觀之中,
即使種植花草,其顏色也應該特別講究,簡單說,就是配色要高尚,不要突兀,不要出現違和感.
所謂融合感.相當重要.否則就像許多重劃區,只有支架外在,缺乏精神與溫度.這也就是為什麼華盛頓/京都櫻花盛開時,
那種風吹樹葉,櫻花紛飛,充滿極致浪漫美麗的景象.絕對不是只有 "數大便是美" 的概念而已!
如果台灣要發展觀光業,應該先從地方做起來,尤其是心態,me too 的心態必需去除.

EyeTaipei wrote:
天母與民生社區是否相似度近?
房價?


同類型爛房子,民生吊打天母

數量有差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