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寓大概都是20年以上的老社區20年前4、50歲的購屋主力居民,現在大概都70歲以上了。如果三代同堂,祖父母輩應該都是80歲以上的老人。不用多,兩層樓就好,對一個老人來說,光是下樓散步然後回家,都是一項沈重的挑戰。我認為未來無電梯公寓會跌更多。
icewalker wrote:這些都被建商賺走了....(恕刪) 你這是被媒體誤導你說的是 跟 建商合作談的時候也都很清楚現在建商 地段不好 基地不大 還懶得跟你談咧-------------------------真的有疑慮 請同棟樓的所有鄰居 找建築師來弄就好就完全沒有你說的疑慮鄰居自己原班人馬 分所有的建築物但營造費用 也是大家出沒說一定要找建商~
我台北市人從出生到現在 沒住過有樓梯的房子.....不是一樓 就是電梯大樓==========================================電梯大樓 沒有樓梯嗎?? 樓主你家的大樓是把樓梯拆了嗎...還是你對這塊不懂~~看到黑影就亂開槍...
hca17 wrote:最後,台北市的舊電梯公寓,挑高都超矮,不如老公寓住起來很壓抑,要不然舊電梯公寓的漲幅會更大 這種主要是在容積管制之前蓋的舊電梯大樓。因為以前沒有容積率,只有限高,所以說大馬路邊臨路第一排的土地,限高假設是45公尺,一層樓3公尺的話只能蓋15樓,一層樓2.5米就能蓋18樓了,所以說以前常常故意把樓高蓋低一點,而且頂樓常常搭電梯到不了,限高問題沒辦法做屋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