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諸位口中的有錢人, 手上現金的比例佔資產並不高, 一方面投資於生產事業的需求高, 一來他們可以用來投資的工具相對多, 債券是個選擇, 但很少會透過基金去投資, 很多都直接購買國債跟公司債, 以降低持有成本, 另外還有hedge fund或是private equity多種投資工具謀取特定目的的投資報酬..產生的現金讓他們手上不需要維持過高的現金比例既然這是房市版, 談談看是否有統計過, 有錢人的固定資產佔所有資產的比例? 個人粗淺的猜測至少有三成以上..
greatsteve1201 wrote:F大,你也常來宜蘭,應該知道一千在宜蘭,現在也買不到什麼像樣的房子了。...(恕刪) G大,坦白說,先前常去宜蘭只是去旅遊的,對於房市部份並不熟悉還真的是蠻感到驚訝,現在在宜蘭,若要一間一般中等的透天,花上一千萬竟然還不太足夠。
旋風 wrote:真的有錢人會花五千萬買這種坪數不到五十的標準公寓??買了也不是用來住人的真的會住的大概就是那種身上有個幾千萬的中產階級圖個上班機能方便台北市是炒過頭了!!連這種二流都稱不上的坪數也拿來大炒特炒真是瘋了...(恕刪) 這就是吊詭之處,如果真的小百姓買不起,有錢人看不上那這建案是要賣給誰? 投資客? 至於您所提到的中產階級若是有個幾千萬的身家,應該也不至於把身家的八、九成都拿來買間實坪三十多坪的房子吧~
5963 wrote:5000萬在這個區域應該很難稱為豪宅,只是貴一點的房子...(恕刪) 如果您所提到的這區域,範圍大到包含了信義計畫區內的所謂 "豪宅區",那當然,此建案只能稱的上是貴一點的房子,但如果單純以此建案的週邊區堿來看,那這個建案的開價122萬/坪,已經是頂天了!!
FREE BIKER 67 wrote:這就是吊詭之處,如果...(恕刪) 這並不吊詭社會上充斥各種各樣的人物手頭上有個一千萬現金其餘貸款買下來圖方便的人也不少裡面還夾雜著複雜的心思那就是投資的目的現在炒房幾乎已是全民運動買房不單是住的功能當中卻夾雜著複雜的投資目的從紅單的盛行就知道一個建案,5到9成幾乎都是投資心態在買的也許會住,也許不住但眼看別人靠轉房賺大錢一些還算不上有錢人的中產階級豈不眼紅??君不見每回股市房市大洩,總有一票幾千萬資產的小富婆吵著要政府負責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