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研究過了我敲掉的牆 是溼式工法的牆 裡面有輕鋼架用在分戶牆 確實隔音很差在敲之前 我也是每個敲 感覺很薄如果你的床頭 是與其他戶的床頭 相對襯 是聽得到隔壁在講話我把牆換紅磚後 就沒這困擾也許大大 沒跟其他戶對到 所以感覺隔音還不錯pohsuan wrote:我住的新大樓的室內隔...(恕刪)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我去研究過了我敲掉的...(恕刪) 蒸蒸小朋友,您真的對隔音牆很有興趣研究勒 那我也吧~下面是我用手機測試的分貝數,我在客廳打開電視,把電視聲音開大,分貝數介於68~78db之間,進到房間關上木門以後降為42分貝,大約減少26~36分貝。一般講話大約在60分貝上下,因此房間的分貝數應該介於2x~3x分貝左右,基本上人耳已經聽不太到了。雖然這不是嚴謹的測試,還要加上房間木門的隔音較差與空隙變數,但從實際生活空間來測試也說明(不偷工減料)的濕式灌漿工法是ok的!
apple_0505 wrote:想請問各為大大大家會喜歡住在樓下直接就有捷運的地方還是離捷運走路3-5分鐘路程的地方咧?...(恕刪) 3、5分鐘較優 正捷運宅每日在不經意中共振 台灣無良建商多 常久震動難保不影響結構
Guannipi4 wrote:3、5分鐘較優 正捷...(恕刪) 正好相反,捷運局是地主,也是“國家級的代銷”(捷運標售),對於建商的要求更多,如果哪天地震垮了你想捷運局會沒責任嗎? 嗜血的媒體立委會放過捷運局嗎?住戶搞不好還可以申請國賠勒捷運聯開案是塊大餅,為了爭取以後的案源,建商也不會拿品質來砸自己的招牌!
這樣說吧,我每天從東門捷運站的3號出入口進出,如果因為捷運行駛的關係造成東門站3號出入口的共構宅 - 京華苑垮了,那大概101也差不多....其實所謂的共構宅在建築主體上並非有實際的關係,拿信義線延線為例,京華苑在後端巷內有捷運局的冷卻系統,而犧牲半個店面區而為捷運出入口,僅此而已,勤美璞真也只是在旁邊搞個外觀相近的出入口,我就不信101大樓在建構之初已經把捷運出入口考慮進去,所以捷運運行和建築物本體的影響實在太太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