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w9 wrote:
大同區的小學,學校應該不算多
地圖
以民權西路重慶北路口為圓心,畫一個半徑250公尺的圓,可以畫到「五」間國小!!!
這樣還不算太多的話,我不知道怎樣才算太多?
這五間小學至少應該廢掉2~3間,因為每一間招生人數都不足五成。
文林苑案,有人搞私人土地,發現那是苦澀的,社會對立的,現在搞公家土地比較快,你們知道嗎,明倫併校的背後是都更案,營建署列管的第五案,明倫如果撐不住,有多少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學校會被覬覦,市政府,沒人告訴你不能併校,但是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把一個還有374個學生的小學判死刑,就算判死刑,也要有制度,也要有程序正義,拿出你的併校標準來,讓人死得心服口服.
另外每所學校都收不到五成,不知大哥是拿20年前還是10年前做比較的?不過最新的預估資料顯示,今年的新生兒出生率是往年的倍數成長,破了新高,這應該要歸功於台北市努力推行的助您好孕與龍年的加持,所以好的政策才是提高國人生育率的方案,政府提供好的環境,學生人口自然可以回流。
其實 我想說的是,小班小校是先進國家的趨勢,培育優秀的下一代,教育每個小朋友優良的品德教育,多元學習,這些都是需要小時紮根,所以優良的國民小學是很重要的。鄰近於社區,除了有助於社區發展,小朋友上下課能更安全,父母上班也安心!
可是現在教育局卻以少子化進行整併台北市的小學,沒有任何規範與法源,沒有合法的合併流程,沒有專職或專案方式評估,僅以行政命令要求兩校校長進行整合,完全無視學生及家長的權益,學校長年辛苦建立的軟建設,任意的抽調級任老師,補入代課老師,這些種種才是令人覺得憂心!
最後整併完的校地,也無任何規劃,僅已一句文教用地代過!
試想如果教育當局都拿不出完整的法源依據,合併流程,相關配套措施,這樣的合併不是應該讓你我憂心嗎?
市長整併教育資源立意良善
眾多的紛爭難免落人口舌
一件政策的落實倘若能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由衷佩服
本人家族乃四代大龍國小校友,目前大龍校地還有部份土地是徵收本人祖厝而來,就在地化來說,我想應該也沒太多人可以比吧!而把百年大龍校舍幾近滅絕的方式變成現況,不管就馬總統於台北市長任內所提北大同(廟學宮)的共同文化發展,亦或是以校友對學校的情感上,這樣粗糙的都更方式實在令人痛心
另外,"教育資源整合",在明倫國小廢併案來看,它只是個口號,讓大多數不知情的民眾以為一切為教育,但實質上本案就是都更案,此內容由本人實際參與內政部營建署會議時主席即明確指出希望以明倫國小校地為"都更種子地",台北市府更委請學聯公司進行所謂大龍明倫暨都更相關內容進行評估,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到底明倫國小這塊地會被如何使用,政府單位各說各話,沒人敢說出真相,最好這就是plcz大大所說的立意良善啦! 本人沒法如此自我感覺良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