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公寓與透天還能因為容積率有都更價值.......那大樓呢?

還是沒幾個人了解,
以現今法規去看以前那些超蓋的老公寓,
容積率都用的差不多了(有獎勵一樣啦),
因為一堆土地級數太差,
容積率真的很可憐,
都更我看怎麼肅求1坪換1坪,
最好還不太需要切地給建商,
這什麼詭嘛

免費得到新房子+車位,
自己又付出了什麼,
請他們自己說來聽聽吧,
學歷很高怎麼還是連算都不會算,奇怪了喔
老舊房都超蓋的居多
若沒放寬容積率
將來要再度改建的機會太低了

土地市用分區跟容積率是N年前訂的東西了
政府在這方面完全跟不上現實社會的發展

借個版面想請問一下,
為什麼同一條大路,有的能蓋十幾層大樓,
但有的只是五層樓公寓,
這兩種建築只在隔壁,且都是20年前左右蓋的。
都是住三,佔地也沒有差很多,
為什麼大樓蓋得起來呢?

ilikegoodgod wrote:
借個版面想請問一下,...(恕刪)


可能有容積移轉或是什麼獎勵容積!

ilikegoodgod wrote:
借個版面想請問一下,
為什麼同一條大路,有的能蓋十幾層大樓,
但有的只是五層樓公寓,
這兩種建築只在隔壁,且都是20年前左右蓋的。
都是住三,佔地也沒有差很多,
為什麼大樓蓋得起來呢?

請問是那裡呢?
20年前也就是1992年,
當時基本上已經沒什麼人在蓋公寓了....



如果是30年以上屋齡的無電梯老公寓vs電梯大樓,
很可能是因為地主建商沒錢蓋大樓,
當年有電梯的房子比較難賣,
一來要付管理費電梯費,以當時平均薪資3000元的時代來說負擔很大,
二來當時台北人還蠻在乎土地持份的,跟現在的中南部人一樣,透天優先,持份越大越好。
所以說有電梯的房子,雖然新成屋成本貴但是買氣很差,
中古價反而不如四樓五樓公寓。
lulalla wrote:
請問是那裡呢?20年...(恕刪)

仔細想想,那房子好像是三十幾年的,不是二十幾年。
臨的大路是北市的,三十公尺寬。
再仔細查一下,是住三之一,難怪能蓋超過十層樓的高樓。
周圍全部都是五層樓公寓,可能三十年前大樓比較不被喜愛吧。
但是大樓幾乎把地基全部幹滿了,當時應該沒有嚴謹的建蔽率法規。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