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讓我想起了一天到晚,總是會有幾家某某銀行的業務來電,然後說:「有資金的需求或需要借貸的服務嗎?」如果忙碌但心情還不錯,我就會客氣並簡短地回覆說:「目前不需要,謝謝。」但是如果是正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就會直接說:「我的存款不到五位數,名下也沒有任何動產或不動產,也沒有人可以做擔保。這樣借了還要還嗎?不用還的話,我再跟您辦。」幾句簡短的回覆,省下了麻煩又瑣碎的頻頻追問。
Reich wrote:那附近。附帶一提的是,內科南軟還真的養活我家族很多人...我上班地點:內科我老婆上班地點:內科我姊上班地點:內科我姊夫上班地點:內科(不過是在民權東路以南的那面,應該算大內科的範圍)我表弟:南軟還有一個親戚在銀行,但是銀行設點在...內科...(恕刪) 好想買內湖的房子本有機會入手(3年前)內湖文德路210巷的房子10年電階大樓,29坪才賣680萬但老婆不準
s8300198 wrote:前幾天突然有個房仲打...(恕刪) 版大,您太善良了啦,應該要跟房仲先生多玩玩,告知他最近很煩~都不知道要買哪一區的房子,不知道要買100坪以上的房子還是100坪以下的房子呢~
aseenshh wrote:一個月加水 電 瓦斯 第四台 約1.3萬(中正區),繳了7年.用1.5%年金復利去算約 160萬.最後什麼都沒有.....(恕刪) 買和租,這2種選擇一直在拔河;我記得工作開始的前5年,「只能」租屋,因為沒有自備款;5年後,有了自備款,就買屋了。買屋當然很踏實,可是想到20年的房貸,心裏可苦了!當然有能力在10年內付清,可是我不要被房貸降低生活品質。去年,趁高檔時把房子脫手,心情真是他x的輕鬆!沒有地價稅,沒有房屋稅,不用修屋子。。。只要按時繳房租即可!即使中正區大安區,都能住的起,生活品質有保障啊!如果說繳的都給了房東,那是實情,但是,自己的自備款多了很多,拿去投入在養老型股票,生出的股利拿來繳房租,剛好打平,自己並沒有任何損失,反而存錢的速度爆增。那5年擁有房子的時間,每年的房貸利息就要付10萬;現在,每年的房租會超過10萬,可是是用股票的股利在支付。身邊還有多的閒錢繼續生財。。。租房子是多了現金流在身上,買房子是乖乖付錢給銀行強迫儲蓄,兩者的差異,說起來也不大。。就像「房子」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每個人說法不一,只要「房子」能增值,能滿足心理和實際的需要,也值得投入啦!但不合理的房價是絕對不要碰的,讓房仲自己玩死自己吧!
aseenshh wrote:看樓主這樣樂觀,想到...(恕刪) 租房子是感覺付錢給別人 那請問買房子有比較少嗎? 從房地產房東的立場去算算看. 台北市房子出租沒什麼賺頭不信你去買間房子出租看看. 現在大部份都是賠錢100間90間賠剩下10間不想出租房客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