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朋友~台北不是讓你白手起家的天堂,壓榨的是後面想上來求生存的(北部房產倒退不可免,台灣這十年人均GDP成長掉了一萬美金以上)


seini wrote:
2011-04-20 16:37 by seini
看不懂樓主要表達什麼,不用事事都跟國外比,台灣有很多地方是外國人稱羨的.....

我們公司外國人來,搭台北捷運之後感動到流眼淚,現在我搭捷運都覺得很驕傲,尤其在忠孝復興站那長長的手扶梯更容易看出來




不太了解耶 為什麼在忠孝復興站那長長的手扶梯更容易看出來? 長長的手扶梯令外國人感動?

但說真的 台灣的捷運相較於許多國家的地鐵 是真的很乾淨

台北捷運和高雄捷運都很美很乾淨 雖說高捷是賠錢啦
狗子2008 wrote:
台北最大的問題
有個松山機場
航高限制住台北的發展

跟機場關係不大,
機場管制區限高90公尺,
起碼夠蓋25樓了,
但是住三225%的容積率能蓋25樓嗎?
更不用說民生社區特定區住宅只有200%。

台北市房屋不高,主因是容積率,
如果容積率夠高,
比如說民權以南林森北路兩側的商業區,
有松山機場限高,
還不是每一棟都蓋到15~20樓。

susanhlee wrote:
台北捷運和高雄捷運都很美很乾淨 雖說高捷是賠錢啦

高雄捷運其實表現不錯了,
不算利息與折舊的話,
一年賠那個8億還好,不算太賠錢。
lulalla wrote:
跟機場關係不大,機場...(恕刪)

限高90M是前幾年才修改的,之前是60M
這使得過去市民大道以北大部份都是1X層的大樓,而高樓都集中於南區
所以松山機場絕對是限制北市高樓發展的重大原因
即使到現在還是影響重大,這從蓬勃發展的南港經貿園區也遭限高就可以看出

teabox wrote:
開車路上,看到南部高雄的85大樓~曾經的台灣第一高樓,心中對於台灣現在的經濟處境有無限感慨,移民始終是最後一條退路。

說台灣最有國際城市發展潛力的是高雄也不意外,也唯有在高雄才讓台灣的水泥鐵皮屋文化裡,讓人看到一絲國際大都會港埠大城的格局。這也是為何痞子英雄要來高雄取景,因為台北不管角度如何調,就是拍不出來。

20多年前高雄起飛帶領台灣經濟邁向國際,許多人後來投資加碼死在沙灘上,有人至今還在對岸。是像現在常說的怪大環境?還是不敢說的政策錯誤或棄守?台灣走不出的困境,GDP也已停滯有失落的十年。

早期高雄的出口加工,現在台灣的電子代工,其實換湯不換藥。

高雄有曾經是台灣第一高50樓的長谷世貿及後來取代的東帝士85大樓,台北曾經只是個追隨者,台灣前十高樓裡幾乎都是高雄天下。

小時候在台北生活時,曾經童言問父母,"我們"台北是首都,為何高雄的大樓會比我們高!為何爸爸你說高雄有台灣第一家百貨不是台北! 爸爸我們為何要離開高雄?

綜合以上,是台灣自己限制住了自己的發展,選擇放棄高雄也放棄了自己海洋立國的競爭力。

出國留學有一段時間,發覺台北甚麼都有,很方便,但就是醜了點,就是少了一種國際都會應有的感覺氛圍~

隨著對岸許多城市的崛起,更不用說去看別人許多的東岸大城,上海及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所帶進國際經貿城市的元素,澳洲雪梨及歐美許多的港岸大城,再看看台北盆地。

首都概念原來還停留在台灣,也活在自己的童言裡。

曾經在我眼裡,我也認為台灣只有台北,台北甚麼都有都好,其實嚴格來說,我是沒有說服別人的立場,先說服的原來是自己。

情感上,我至今仍愛台北,也愛台灣家鄉,只是除了愛台北,希望台灣找出另一些出路來吧~

因為我不要我的下一代繼續問我同樣的問題。

最後,政府在北部談要打房的愚民政策,不會有成效的~..(恕刪)


Stormjam wrote:
限高90M是前幾年才修改的,之前是60M
這使得過去市民大道以北大部份都是1X層的大樓,而高樓都集中於南區
所以松山機場絕對是限制北市高樓發展的重大原因
即使到現在還是影響重大,這從蓬勃發展的南港經貿園區也遭限高就可以看出

60公尺也一樣用不完,
容積率才225%,要怎麼蓋到18~20樓?

航高真正影響比較大的是內湖區地方法院一帶、
與大同區北半部大龍峒一帶,
差不多在正航道下方,
不是松山機場一般管制區,
而是航道下方管制區,
限高比其他地方還要矮。

松山機場航高限制圖
這邊有圖,把60m改成90m就是現在的限高。

南港經貿園區離跑道直線距離約3公里,
換言之以1:40來算,可以蓋75公尺高了,
根本就沒有容積率用不完的狀況。
事實上就已經有大樓蓋60多公尺了。
回想寫這篇文章的起源開始,簡單只是看到有網友提及南部高雄85大樓,寫出心中的感概,也對台灣的感慨,不是用台北來看台灣,當然也不是用高雄來看台灣。

高雄跟台灣的連結也許在"轉型"會有較多的交集,許多人談高雄談南部想到的就只有轉型,其實真正先需要轉型的是台灣本身自己,"台灣電子代工"科技產業的學產噱頭。只是感嘆我們國家的主事者守在台北,用台北看台灣各地看世界,卻沒看到台灣自己需要的轉型,讓這十年台灣的競爭力不斷的流失,卻只能怪大環境。

簡單說,小小台灣每個地方或城市的競爭力流失,就是代表台灣競爭力的流失。台灣問題而有台北現象或只能退守台北的發展,當然是非常嚴重的發展問題

想用短短的一篇開版文章,道盡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這三十幾年的看法實屬不易,也必須留下討論的空間。

會想用自己一段小時候對自己父親的童言發問作標題,重點當然不是在比誰的樓高,也不是去考究父親的回答是否正確,這些不是文章裡的重點。

我相信或有網友可以清楚看出小弟文章裡所要表達的各種意涵,只是不習慣小弟個人的開放式文章觀點,很想要進一步理解或希望小弟再繼續的延伸解釋文章裡的許多的"真正含意"

老實說,如果這不是一篇放在這裡的討論,我的文章已經寫完,許多的題目本身不會有"標準答案"或"清楚答案",如果再扯遠一些,我們的從小教育很怕去面對去習慣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

再回頭來檢視個人的部分,往往會有自己所擁有或看到的都是最好的,自己所待的台北是台灣最好的,學校也是最好的,自己當然也是較優秀的~

這沒有什麼對錯觀念,是學習自我摸索的過程,人也都有好勝及比較心,也會有心裡的疑問,就如同上面小時候的發言。

台灣有一個很根本的問題,我們從上到下都有很強烈的所謂"首都"發展情節,當自己有疑問時會想拿許多跟我們有類似發展的國家去合理化它,卻看不到別人一直努力處理的部分,看到日本東京,韓國首爾,但忘了別人的其他城市也有很好的發展,如日本南部的關西京阪神,韓國釜山,大邱。

更不用說談對岸及許多的歐美國家,別人早已沒有所謂"首都發展"的概念,隨便舉個例美東紐約,美西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對岸上海,深圳,澳洲雪梨,墨爾本,這些地區的發展都不是首都,北美東西岸,日本關東關西各大城間,房價也不是台灣南北的5~10倍差距。

這裡談到台灣南北地域發展及房價差距,不只是因為這裡是居家版,而是台灣前面幾十年就有台北高雄兩個直轄市,分別位在台灣南北,為何會有一個直轄市的人民一直往另一個直轄市移動需離鄉背井的問題?如同我的父親,這些的問題絕對不是只有大環境或怪個別城市轉型的問題,是台灣自己不願面對問題。

現在的政府談打房,問題根本在於供需,因為年輕人大家還是必須往北部擠往台北擠,這些沒有經濟基礎被迫去台北打拼的年輕人甚至中青,當然買不起房子。

再多的國宅也解決不了台北買房問題,解決了眼前,幾年後只要供需問題不變,這些當初的國宅後面上去的年輕人還是買不起,當然更談不上公理正義,只看到目前的年輕人需求,五年或甚至每一兩年再吵一次?

一個沒有公理正義的社會,城市,壓榨的是後面想上來求生存的,即使這些人以後甚至下一代也會有台灣只有台北是最好的觀念(包含以前的自己),也不是只用同情的觀點去看他們,即使他們自願也樂意追逐這樣的環境與生活。

文後,所謂的"首都"不等於"首善之都",當台灣只能固守台北的發展而沒有國家未來發展計畫的時候,GDP所得繼續的停滯,移民是最後另一個選項,誰都不知道台灣的未來。所以我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台北留下房產繼續收租即可,打不打房也無關了,但我選擇面對回到自己長輩的家鄉高雄來服務。

文章最後,雖說政府打房效果有限,但北部台北市二三線及新北市,桃園,房價會持續的下跌,甚至崩盤已不可避免,這部分有機會可以再討論,大家請小心。
感慨每個都人都有!

但用高雄大樓來比,不倫不類!

老實說,起這個頭是討戰討砲文!

個人三十幾年經驗又如何?01上多的是比你年長的人!

有什麼好賣弄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teabox wrote:
回想寫這篇文章的起源...(恕刪)


對啦
不要砲樓主啦
我來幫一下:
我希望「台灣島」成為世界首都
才三萬六的面積
我常去高雄,一個半小時就到
這實在是一個mega city的適當規模啊~
分「高雄市」「台北市」實在是意義不大
又不是看「人妻」,「開放式結局」有何不可?
這就是台灣...大家看到的
城市醜,文化水平低落...大家都學理工,那也是沒辦法的,強求也要時間去慢慢改變..
大家都在講轉型..政府,民代,企業,小老百姓...可能賣菜玩股票的也懂一些,
我想未來一定會變..不是人變就是天變,不用擔心不會變啦


台灣第一棟20樓的大樓台北希爾頓大飯店1972年..
台灣第一棟超過100米的第一高大樓是台電大樓1985年..
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1932年,博愛路與衡陽路口..


又回了落落長的文,
卻是整篇看不到邏輯。

舉了一堆外國的例子,
卻不知道美國與澳洲為什麼首都不在最大都市,
怎麼不舉英國法國、或是規模跟台灣比較類似的荷蘭比利時呢?

仇北文總是這樣,
拿不出什麼實質的數據,
舉例往往都亂舉一通,
最後再加一句我要回XX故鄉,
台北人不公不義什麼的。

最好笑的是,
這篇文章竟然是發在台北版而非高雄版,
不管高雄興盛還是沒落,
都不應該在台北版討論吧!
開板者擺明就是想戰台北才會貼在這。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