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裡蠻多人在討論的~
從南部上來的暴發戶~
個性很愛找便宜貨~
便宜的店面~
便宜的大樓~
便宜的公寓~
常被仲介牽著走~
要買便宜的店面~結果買到一樓只有10多坪~地下室50幾坪~2F40幾坪的怪店面~
地段還很差~沒吃到市~
結果賣了快2年至今還在ing~想要賠錢賣還沒有人談~
買了大樓~結果愛挑工業住宅~沒有地點概念~也是卡2年~只是覺得便宜好殺價~
挑工業住宅其實也沒有錯~錯在本身愛殺價~買到又覺得太貴~結果還買到面生命紀念館的物件
買了公寓~聽仲介亂蓋~結果買到海砂屋~別說賣了~租了2年在賣也賣不掉~
而且買的坪價已經可以買到社區大樓了~
想要買法拍屋~結果發現拍的都比市價高~
到最後~奢侈稅一打~回完年他就回南部去了~
物件就交給北部的親戚處理~
在台北很多人不怕花錢~
寧可多花一點~也不要怨20年~
反正錢不值錢這是必然的結果~每個國家都在量化寬鬆~
奢侈稅一打~打掉很多傻傻投資客~
職業的投資客反而說~
台北市現在一堆便宜貨~不想投資新北市~
奢侈稅?影響有限
啥時會下跌?
當美國停止QE下去~
停止打 show me the money
就會開始下跌~
這是投資客說的
大概意思就是說,好房子是不用管現在的時空背景
看似沒錯~
不過,好房子一般都是比周遭價格還要好一點
也就是說,現在價格在高檔(一般的房子)~那好房子是不是算是在高檔中的高檔呢~
參考參考~

最後的結論都是,覺得條件OK就快衝,雖沒有像版大一樣隨時準備20萬現金,五分鐘決定,
但也真的很快成交。
但問題也來了,當時認為條件OK,過了一陣子都覺得不OK了,又萌生換屋念頭(可能是他們比較倒楣吧)。
問題有:頂樓太熱(本以為可靠防熱工法解決,後來也不太行、因有社區建築法規的問題,靠冷氣度日又要花很多錢)、鄰居問題(鄰居百百種...)、鄰近有小吃店(易有小動物)、學校附近(廣播鐘聲很吵)等等。
你說他們沒做功課嗎?也不是,很多真相是住進去之後才會發現。
這就是自住客的無奈,不是說換屋就能換屋,所以才會小心翼翼的選、思來想去的挑。
投資客隨便就能下手、隨便就能脫手,當然仲介愛死他們了,而且每買賣一次,房價就高一些。
唉,個人是討厭投資客的,投資客你要砲我就砲吧。
確實台北市有很多爛物件,所以才會讓自住客看過一輪後,急於下手,
並不是說這樣就一定搶到好的,只是從一堆爛蘋果中,搶到一顆沒那麼爛的。
但在台北市工作,若買台北縣的房子,房價、屋況是OK了,但通勤的時間又長了,
真的很難抉擇。
所以我還在租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