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le1267k wrote:
根本賣不掉啊
賣了半年了還在賣
我在行天宮附近上班
只能說那個地點啊
嘖嘖嘖
只有21戶的建案,竟然在各大平面與電子媒體打廣告,且賣了這麼久還在廣告,可知興富發甲山林一戶約三億元的定價太過一廂情願。
此建案處於每坪150~200萬的區間帶,而此案的地點條件完全沒這區間帶的底蘊。基地面積太小,不滿500坪;前面的松江路並非林蔭大道,無高級路段的氛圍;側臨6米巷,太過狹窄;四周建物的景觀太過平凡;缺乏好學區或景觀宅(如公園或水岸等)的條件。
以這類基地面積、坐落於二等商業地點、但交通條件不錯(公車多,臨捷運)的地段,應該規劃為較小面積的白領宅較合適,畢竟捷運宅並非數億元豪宅的必備條件(大老闆與家人出門有司機接送),但對趕時間上班的白領族就很有吸引力。不過我猜建商想多賺點,所以以這類基地面積不大的條件下硬蓋豪宅,因此只能一層一戶做規劃。
可惜的是,花三億在這種地點買間無好景觀、無人文氣息的豪宅者,應該會選擇買在仁愛敦化信義,而不太有誘因購入此處。
所以,區區21戶的建案,得花這麼長的時間打廣告推銷,對比於仁愛敦化的一些豪宅建案,根本沒打廣告就完銷的現象,可以看出此建案市場定位之尷尬處。
松江路的案子 要賣松仁路的價格
把市場大眾都當作潘仔壓
不過當然 如果潘仔很多的話
顏總就會改口說 連松江路都可以賣那種價格了
就要趕快回來買松仁路了
其實嚴格講起來 這種比價效應的想法 是很沒有邏輯也很危險的
尤其事後如果證明 整個市場價格都被高估的的時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