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不要做〝剪蛹的人〞 (房價這麼高, 台北市的父母, 到底該不該為孩子買房子呢?)

今天看到的文章 -- "父母越全能 孩子越無能"
跟大家分享

父母越全能 孩子越無能

文/陳煥昭

某一天早上,兒童心智科門診中,一名媽媽帶著她的孩子來看診。我聽到她一邊俐落地用掛在脖子上的手機交代公事,還同時幫女兒脫外套,並從手邊的紙袋拿出早餐給女兒小玲(化名)。穿著國中制服的小玲,嘟嘴地「嗯」一聲,眼睛看向她的早餐,媽媽立即把包裝拆好,把飲料跟早餐分別遞到女兒手中。小玲咬了一口早餐,皺眉把早餐放下,媽媽又邊掛電話、邊把早餐接手過去,安撫著說︰「好,下次我一定買麥當勞早餐。」

我默默地看著這場母女互動,猜測著:「這個國中女生的問題會是什麼?」毫不意外地,這又是一個充滿情緒與行為問題的青少年。

不管生活或唸書都很被動,除了要三催四請叫她起床,一定要親自接送上學,中午還要送便當,父母並且要經常跑學校幫她跟老師,甚至跟同學溝通。但是,小玲依舊在不順心的時候發脾氣,讓父母不但不知所措,還疲於奔命。

小玲的媽媽一邊幫小玲收拾喝不完的早餐飲料,一邊問我:「她什麼時候可以長大一點?」

這是很多家長問我的問題,我的答案也只有一個:「你什麼時候準備讓孩子長大一點?」在兒童心智科門診中,常可以看到這樣無能的孩子,生活功能跟心智年齡都遠低於他們的實際年齡,而他們常有著全能的父母,幫他們做完生活瑣事,甚至幫他們應付成長過程中的挑戰。

這些父母會跟我說,「我不做,怎麼辦?她又不會自己做!」但究竟是孩子不會做、父母才做,或者是父母都做完了、所以孩子不用學著做?

在她們離開診間之前,我告訴小玲的媽媽說:「父母越全能,孩子越無能。」她一邊幫小玲穿外套,一邊若有所思地聽我說話。我知道這個家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父母要學著慢慢放手,小玲要學著慢慢接手青少年應該要做的事情,這些事情急不來,但卻是非做不可。

(作者為台北縣三重市美麗心診所兒童心智科醫師)
品德教育是一回事沒有錯,但幫小孩子鋪硌也很重要吧.

如果我的小孩真的有能力唸書的話,

我得要讓他一定能唸到他能唸到的高度.不會因為經濟因素而中斷發展.

幫他把人生的起跑點往前挪一點.

這不是溺愛吧.這是父母的職責.

同理,幫小孩子買房子,不一定是見剪蛹吧.也會教他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我負責的照顧他,他也要顧好我孫子.
Mondeo TDCI, Canon 350d + Sigma 30 F1.4, FZ6s 2006, Giant Igu
真的是好文章! 完全認同文章裡面所闡述的意義!
但是給小孩的愛,是很難拿捏的。 旁人是無法從表面來判斷家長給的是過還是不及! 因為你沒有參與其中!
沒結婚及沒小孩前, 自己都會說以後不會讓小孩怎樣怎樣,一定會讓他怎樣怎樣,
但是等到小孩漸漸成長的時候,回頭看看之前的"理論"! 想到就好笑!

好比一些自以為是的學者專家一樣,理論跟實務是差很遠的...

共勉之, 不要做剪蛹的人是身為家長的我們, 所應要達成的目標!

antonychou wrote:
孩子,今天你又裝作若...(恕刪)


好文~~

推一下
大叔我愛亂碎碎唸^^ 向前邁進是我遺忘已久的心情!
GIGI0541 wrote:
這篇文章絕對是沒有小...(恕刪)


我也有小孩

我的看法就和你完全不同

小孩是要教給他會自已去努力獲得東西,

而不是把東西直接送到他手中

我由小孩小時後就不斷的告訴他

爸爸買的房子一間也不會給你

你只要超過22歲我就不會再幫你或養你

不忍心看他辛苦其實就是讓他未來更辛苦

要讓他未來不辛苦,就是讓他在小時後先學會辛苦

未來自已才會為了不要辛苦而努力!
GIGI0541 wrote:
這篇文章絕對是沒有小...(恕刪)


好可怕哦!原來世上真的有這種父母
難怪現在社會版裡,出現一堆弒父弒母的新聞
怪獸父母養出野獸小孩,一點也不足為奇了

gimewu wrote:
我是一個孩子的爸..很實用的一篇文章....


感謝分享,祝福你心想事成


me too....thanks...
窮養哲學 蓋茲、巴菲特奉行
2010-07-04
旺報
【本報訊】
 「錢不是最重要的,即便你再有錢也不能因此享受到特殊待遇,」這是美國富二代們接受的「窮養」教育核心。愈來愈多人關注富二代教育問題,不少富二代不願活在父輩光芒之下,而是走出自己的路。

 今年4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史丹福大學演講,對此做了很好的詮釋:「我告訴子女們,他們不會從我這兒得到財富……早在生兒育女前我就信奉『大多數財富都應該回饋社會』……愈早讓子女了解世界的不平等,愈早鼓勵子女到貧窮國家去接觸當地人,對孩子的成長愈有幫助。」

 不少富二代在年少時都要打工或做義工,這種「窮養」教育方式讓他們知道財富積累的不易,明白工作首先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其次才是賺錢。

 「股神」巴菲特長子霍華德現年54歲,沒有子承父業,32歲那年賣了祖父給他的股票,買了一台推土機,現在是伊利諾州的農夫。當年他按市價向父親租用了一家農場,嘗試協助貧農生產更多農作物。過去4年他更遠赴非洲,致力於一場對抗貧窮與饑餓的戰爭。他最雄心勃勃的計畫,是讓非洲農民能夠免費使用抗旱玉米生物科技。

 巴菲特的么子彼特.巴菲特(Peter Buffett)也十分精采。今年51歲的他,28年來曾當過作曲家、製片人、演員、錄音師、獨立唱片公司老闆,還參與製作電視劇、電影。今年5月,彼特接受媒體訪問,談及其父非常反對溺愛孩子,曾說:「銜著銀湯匙出生的人,這把銀湯匙最後可能變成插在背上的『銀匕首』,使孩子深受其害,因為這樣的人容易產生權力感,而少有個人成就。」彼特說,他們小時候和其他孩子一樣,需要打零工掙錢;看電影時,父親也不買爆米花給他們。

GIGI0541 wrote:
這篇文章絕對是沒有小孩的人寫的風涼話

有小孩的人就會知道

小孩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義

是他的安慰 他的力量 是他的希望


是嘛??我有兩個小孩了, 我就很認同這篇文, 但這不代表我不愛我的小孩,

相反的, 就像你說的, 小孩是我的力量跟一切,

可是我的邏輯是, 我希望能讓他有承擔各種壓力的力量, 並且有能力爭取到他應有的一切,

教養小孩, 真的~~~~是門大學問~~


sean1017 wrote:
品德教育是一回事沒有錯,但幫小孩子鋪硌也很重要吧.

如果我的小孩真的有能力唸書的話,

我得要讓他一定能唸到他能唸到的高度.不會因為經濟因素而中斷發展.

幫他把人生的起跑點往前挪一點.

這不是溺愛吧.這是父母的職責.

同理,幫小孩子買房子,不一定是見剪蛹吧.也會教他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我負責的照顧他,他也要顧好我孫子.



個人覺得鋪路跟溺愛是兩碼子是, 但怎麼做一個區分就是門很深的學問

說實在的, 真正工作之後會發現, 在社會中求生的方式除了唸書還有很多方法,

我希望給小孩一個正常快樂的童年, 良善的品格跟積極的處事態度, 其他的,

看他自己吧, 樹根穩了, 大樹就會長的成, 即便他是在艱辛的環境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