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確實沒落了..
十幾年前..天母東西路連貫起來的商圈真是熱鬧非凡..
曾幾何時..台灣第一家 starbucks (麥當勞對面) 已不復存在.
不是很瞭解為何新光三越和 sogo 願意在那裡開分店..
最近剛好周末晚上去天母新光三越晃了一下..
不見人潮洶湧..倒是有幾分不見雜沓的自在.
再加上原來的大葉高島屋..
看來是會有一番百貨業間的苦戰.
天母的問題..最為人垢病的當屬交通..
現在捷運這麼發達..有捷運跟沒捷運可說是天壤之別..
主要的中山北路..又經常塞車..
連帶影響其它區域的居民去逛街購物的意願.
晚上走在天母東西路上..冷清空置的店面..掛著出租招牌..
遙想過去的風華..真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長期來看..我想天母的房價最多是持平..做台北市內一個
鄰山的區域來看..這裡的生活品質依舊是挺不錯的.
至於房價..目前中古屋開價大約就是那個價錢..
好不好談我不曉得..屋齡 5~10 年以上的中古屋..持有的成本相較現在
誇張的開價來看都很低..
屋主願不願意降價取決於對錢是否有急需..
老話一句..自住可以慢慢看慢慢談..至於投資還是免了吧!
但若說老天母的街道式商圈不敵新天母區域的百貨公司也是事實,不過對於這整個區域的居民來說並不影響實際的生活機能,更明確的說是自從多家百貨公司進駐天母(高島屋、誠品商場、新光、SOGO)也可以買到許多精品品牌了。
以整個天母的腹地來說,只是把左手賺的錢從右手賺而已,而非整個區域房價下跌,人口移出,商業活動停滯。
所以硬要說"天母沒落了"是一句很無厘頭的說法,因為天母人在看待天母並非只有老天母(中山北七段、天母東西路)這樣而已。
要論生活機能,天母比我現在住的大直機能還要好,天母是一個你的所有消費幾乎都可以不用進市區跟人家擠的地方,幾乎大部分的大商家分店都看得到蹤跡,而且往往不只一家(天母人消費力高),用外地人的眼光來看會很不習慣老天母蕭瑟的街道,但不代表天母人沒地方消費了,只是消費型態和店家的改變而已。
一個大區域內當然也會有興衰的小區域,用小區域的興衰來看待整個共同生活圈的興衰是一個以管窺天的結果,所以我才說外行的媒體很會喊"天母沒落了"這個口號,因為只是圖個爆點,有新聞罷了。標題聳動,但文不對題。
想要的太多?!其實需要的並不多‧‧‧
小弟17年前北上工作,因緣際會之下在忠誠路附近分租了一間雅房,原因很簡單,人生地不熟,剛好一個同學的哥哥在蘭雅國中任教,租了一層公寓還有一間空房間,就這樣在天母就住了下來,一直到幾年前因為結婚要買房,考量捷運因素,搬離天母選擇明德站附近的公寓。
最近因為家庭成員的變動而有換屋需求,我的需求(5年內大樓、雙套房、雙車位)在天母地區只有豪宅符合,價格當然就連問也不用問了,石牌明德這裡符合條件的很少,價格也只比天母便宜一點而已,也是連問都不用問的。
房子是一定要買的,在01這裡無意間看到了三重重劃區,去看了一下發現離我現住地並不遠,開車10分鐘而已,重劃區的整齊對住慣了老舊公寓的我這種台北俗來說,真是讓我驚豔,而價格也可以接受,而生活機能方面,有一家新的家樂福,跟五華街的沿街店面。
講到五華街,還沒去之前在討論串看到重劃區居民對五華街的描述,到真的去走過一趟五華街之後才發現跟我認知的有很大落差,小小一條不起眼的五華街,整個大天母地區大概只有石牌路的熱鬧程度勉強可以與之相比,沒想到在重劃區居民眼中還OK的五華街商圈竟然幹掉整個大天母地區...
看起來三重重劃區應該不錯,那我到底買了沒?
答案是,還沒,因為那裡"tone 調"不同,讓我猶豫再三,遲遲無法下決定...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到底為什麼我很不想離開天母,並不是一種住習慣的因素而已,我想那是一種life style.
天母地區的生活機能不算熱鬧,但是重點是在於多樣性跟步行可及,想多走幾步就走,不想走就搭幾站公車。
步行可及為何重要,因為步行決定了生活的步調。
多樣性為何這要,因為多樣性決定了life style的不同。
樓上有人說大台北地區哪裡生活機能不好,這我同意,但同時符合這兩樣的,除了天母就是台北東區了,東區的機能絕對是比天母好很多,但是...幾年前曾經去過一次東區SOGO,然後我這輩子就只去那一次了,那種擁擠雜亂的購物環境,去一次就嚇到了。
步行可及並不只是指距離而已,而是指這一整路上你的心情如何,在台北東區、人來人往、摩肩擦踵,走在其中心情也不知不覺的緊繃起來;反之,在走在天母街道,當你迎面而來的是一個牽著狗來散步的人,旁邊走過來的是個推著嬰兒車的媽媽,或是扶老攜幼的一群人,走在其中步調也不知不覺的變慢了,心情也放鬆了。
至於多樣性,就是指吃喝、玩樂。
光算3家百貨公司,吃喝的多樣性就不用講了,其他的單店式的各式各樣的餐飲也都有。
多樣性的餐飲會決定你的life style,會讓你花多一點心思在吃喝上面,而不是吃飽而已。
舉例來說,我媽媽上來台北住,有時我會去買subway,我媽媽一輩子沒吃過這種東西,吃過一次之後覺得也不錯吃,裡面菜又多,很符合養生的精神,後來他就變的喜歡吃。
我兒子的滿月酒是在SOGO對面的溫德(賣德國菜的)辦的,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坐在他戶外長條桌的那種Fu,因為戶外、陽光、長條桌,就很有那種歡樂居家的Fu啦。
玩樂的多樣性,天母最著稱的就是公園綠地了,陽明山就不用講了,其他也散佈著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園綠地。
要不是陽明山就在眼前,小弟不會15年前就開始騎單車上陽明山,因為想不到要騎到哪裡,看到了山,那就騎上去吧。當然其他地方的人也可以來騎陽明山,現在就一拖拉庫人在騎,不過住附近的下山後一下子就到家,跟還要擠在車陣烏煙瘴氣的才能回家是差很多的,一整個騎完的愉快心情都會被破壞掉。
要真正體會天母的life style就要挑平日的白天來,就是這些眾多"英英美代子"的居民撐起天母的消費力(小弟也是其中之一,哈哈)。我上面提到的五華街熱鬧非凡,表示居住人口眾多,但為何開不起一家starbucks呢?很簡單,正是因為缺少這些眾多"英英美代子"的居民,因為年輕的白天都去上班了,家裡剩那些老的小的又不會去喝咖啡。一到假日呢、年輕人又蜂擁而來,擁擠的starbucks就不是starbucks了,自然又有人不來了。一家只能做週末生意的店是開不下去的。
我之前帶我兒子去Gymboree上課,在肯德基樓上,禮拜三11點的,很多"英英美代子"的媽媽帶小孩來上,也很多老外來上,一堂課700,生意好的很。上完課就中午了,大多會吃完飯再回家,旁邊的廣田洋果子、對面的樂雅樂、方家小館跟高島屋都會去,這種平日的中午就可以見識到天母的消費力(中年人、媽媽、小孩、老外)。不是說生意非常很好,而是生意都不錯,又沒有好到你不想進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