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0815 wrote:
HTC產品我比較不熟
GIANT萬元以下的車子,生產線全在大陸,許多高階零件也在大陸生產
很多高級車種的零件都在大陸做,台灣組裝,就打個MADE IN TAIWNA
ASUS,ACER更不用說,主機板,筆電全在中國生產
那台灣勞工做什麼???
台灣會做的,東協那些國家也會做,成本更低
真正在台灣生產的產品,在關稅減免後..價格能跟他們競爭嗎
那些大企業為什麼支持?因為他們主要的市場不在台灣啊..
他們只要銷到那個國家的關稅能降低就好了
講到吉利VOLVO,我只想到那個撞車的畫面..
這就是典型不用功去瞭解ECFA或FTA內涵 只聽民進黨片面之詞不思考的人
我們先不講ECFA
台灣想和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簽FTA,如果依照bis0815的邏輯,由於台灣製造成本比較低,所以這些國家應該不會想和台灣簽,可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為何?
兩個國家之間簽FTA,相同產業之間產生競爭,會有利於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但是並會全面性替代,因為高所得國家的人民也會願意使用高品質、有創意的產品,並不是低價就一定全吃,簽FTA是讓國家加速產業升級的一種過程,即使沒有簽FTA,產業升級也是勢在必行,使各種產品更有全世界的競爭力
實際上簽FTA是為了和第三個國家競爭,例如台灣和韓國都可以生產塑膠產品、紡織產品、電子產品,東協國家一樣會想買從台灣和韓國進口的手機、漂亮的服裝、無法生產的原物料等,相對這些國家,如果和韓國簽FTA而台灣沒有,則台灣就面臨和韓國產品在競爭上的不平等地位,這才是國際之間相互簽訂FTA的最主要原因
和大陸簽ECFA只是因為台灣的特殊國際現況,所不得不採行的一種策略,最終目標是要和全世界其它國家簽FTA
如果這樣解釋還聽不懂或是不願意去學習國際經濟的ABC,那就沒辦法了,有些人就是只想待在長不大的那個群體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