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1223 wrote:市場可能稍微修正一下...(恕刪) 就是這樣才有趣啊房市修正的時候 不是大安 信義區的 都要看著辦所以大安不修正 沒差啦買大安信義豪宅的人 是沒在怕的 管它修正勒問題是 其他的呢 嘿嘿
imroamdog wrote:可以想想以往房地產下...(恕刪) 為什麼大家都說房地產下跌就一定代表經濟不好...房地產讓大眾負擔的起, 其餘多的錢就會自然流入市場,不論股市,匯市,各行各業都因流資受惠, 這樣代表經濟不好嗎?不要再用房地產下跌=經濟不好的論點了...房地產上漲畢竟受惠的只是少數人罷了...
chou1223 wrote:市場可能稍微修正一下...而真正下跌時你又敢買嗎?你怎知道你買了不會繼續跌?(恕刪) +1房價跌, 你敢買嗎?這才是重點....... 就跟股票一樣, 呵呵~~~p.s 政府高官每個土地房屋資產雄厚, 誰會讓房市降溫到讓自己受傷, 醒醒吧~~~
看了這篇,想分享這一年的感想~~答案已經出現在標題,台灣跟美國不一樣,台灣人多半保有現金的人真的不少,更不說這年頭主力是推銷6X年次的購屋群,多半這群人的父母都是早期苦過來的實在人,勤儉當然現金也不少,望子成家協助之下,哪怕稍有跌價,跟你保證,當你預期跌價10%要進場買的時候,早有一大群人在5%進場,好物件被挑走先,你能不慌??更壤人傷心的,想要購買精華區或者近捷運站的人,土地少,新建案更少,物以稀為貴,房子不是大家買不起阿,是沒很多選擇!!想到四年前腳踏車開始盛行的時候,一台一萬多的腳踏車被人笑攀仔,四年後你去看看路上,十幾萬的腳踏車人家看了或許只是覺得,~~還 好 吧~~!!這就是我要說的,別低估別人,也別自以為是高薪者!!以下是我的結論:1.想要自住,別想"貴"的問題,想的應該是,<我能否負擔!!>。2.想要投資,除了設定投資報酬率之外,一定要很認真的去參與市場行情,每星期都去看,每天花一小時上網了解行情都可以!!實際參與幾次後,自然你會清楚知道怎麼下手、是否合於自己、行情不偏離太多.....<PS:太多人傳好現金了!!真的>
板橋一介小仲介 wrote:ECFA對房價的影響...(恕刪) 或許ecfa本身對臺灣房價的影響並非來自ecfa本身協議內容,但是兩岸的交流日益緊密與直接所帶來的影響尚難評估,如是否開放中國在台工作者置產或者投資移民等....這些都得看ecfa的成效...
1+1=3 wrote:你在台北有兩棟樓不能住,租金又賠錢有啥好爽的?香港至少出入方便吧..但說真的...如果...在有錢一些....我真的願在香港..再買屋....因為.......香港比...台灣進步太多太多了....................(恕刪) 可以解釋一下香港比台灣進步的地方嗎?說日本比台灣進步我想沒人反對...說香港...是教育水準還是方便性,還是人民的素養呢?我倒覺得香港服務業的服務品質差台灣一大截..平常的餐飲小吃店的衛生水準也比台灣差...(筷子是有沒有洗阿)
chinyihli wrote:可以解釋一下香港比台...(恕刪) 大大不能同意你更多了........1.香港去過一次,打死真的不會想再去...我真的懷疑他們鄙視不會說"傲"語的人。2.筷子都沒洗啦,因為要你自己洗。我還想問,洗筷子熱茶乾不乾淨阿??3.地小人稠到爆炸.......鳥籠!4.哪裡進步啦??請告訴我??還是他們用WINDOWS 7 我們台灣用 DOS ??5.買東西都是一臉"要不要誰便你",介紹推薦...........算了吧!!懶的跟你說??
1+1=3 wrote:但說真的...如果...在有錢一些....我真的願在香港..再買屋....因為.......香港比...台灣進步太多太多了................. 請問: 香港比...台灣進步太多太多了, 太多是多在哪?我完全沒這感覺! 可以列舉一下讓大家了解嗎? (好大的問號!)不要只是在那邊說進步太多太多! 這樣會讓人覺得只是靠一張嘴在鬼扯!
yrchen168 wrote:請問: 香港比......(恕刪) 小弟去過一次,列舉香港進步之處1. 機場就差很多2. 人行道暢通,走起來安全3. 路上沒有狗屎4. 早在台灣沒有悠遊卡,人家已經在用八達通。5. 政府清廉不過香港人太多,總體生活品質不見得勝過台灣就是了,這麼說好了,用我們的政府去管理香港,香港應該不會比現在好。
Robert1012 wrote:+1房價跌, 你敢買...(恕刪) +12008年近半世紀來最大的金融風暴大台北一級地區,新大樓,跌最多有20%的成交價(離開價).請問樓主,那時候你敢買嗎?如果,今年下半年出現跌個50%,賭你不敢買.原因只有一個:當房地產出現重跌約50%一定是大環境很不好.你我的工作都不保了還有心情買房子.?這種文章是標準的月經文.人云亦云的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