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在天母 是有頂加的老舊4樓公寓 坪數大約35坪 使用大約42坪左右 目前父母親住那兒(現在是對岸天母輪流住) 因為是老舊公寓 沒有電梯 所以上了年紀的人很不方便 但環境真的是一流 自己住三芝 大約花700萬 買了一間透天 地坪125 建坪80 有花園 有視聽室 過的舒服 空氣好 又安靜 人是在台北上班 早上比較早出門 沒有塞車問題 而且早到辦公室反而思緒更清晰 很快的可以把今日工作完成3/1 回家前 可以和老婆大人約會看是要先回家還是去大葉高島屋逛一下 順便吃個飯 回到家 上個網 看看電影 沒事就休息了 這是我目前的生活 我是用時間換取空間 及生活品質 非常棒 請網友參考所以我贊成版主的想法
買房子自己能負擔的起, 及讓自己爽最重要有人會覺得地段勝於一切, 也有人會覺得生活環境比較重要, 在這裡辯論說誰是對的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更妄想透過如此討論可以左右房價那更是癡人說夢滷肉飯跟魚翅我都很喜歡吃, 但就看我能負擔的起什麼, 如果都行, 那就各來一碗吧. 但千萬不要希望用滷肉飯的價格買到魚翅, 那頂多只能買到魚翅羹罷了 (更糟的是買到魚刺羹)
ejan1969 wrote:location好壞...(恕刪) 基本邏輯是對的,但在執行上有可能變成錯的,保值不等於"無限制的追價好地段",能不能保值要看你的成本,不是買了好地段就不會跌,超漲必修正,再好的地段追了過高的價格一樣要賠!我認為保值的計算是"週遭預售屋平均開價*0.8/2=保值價格,超過的部份就是風險,例如大安區某地段預售屋平均開價120萬那買中古屋的保值價是120*0.8/2=48萬,提供給大家參考!
小弟現在住基隆, 每天從基隆長庚到台北長庚附近上班, 上下班時間大概各需要 40分鐘到1小時, 但是每天早上7點就必須把小孩子從溫暖的被窩中挖起來送去保母家, 更不論我必須在6:30左右起床準備, 這樣我到公司的時間大約是 8:20左右. 晚上大約6:30~7:00左右下班, 回到家的時間大約會落在7:30~8:00之間, 我相信這已經是非常標準生活了, 問題是接到小孩, 到他上床睡覺大約只有短短的2個小時. 先不要說我自己, 就我老婆而言, 她一直覺得很不能接受現在小弟幸運的擠進森林公園右邊那一塊, 明年1月交屋, 預計明年中搬進去住, 雖然室內空間只有25P左右, 但從家裡走路到捷運站再到公司, 大約需花20分鐘, 相對的, 早上我們可以睡到將近8:00, 晚上大約7點多就可以到家了, 我老婆更早, 5:30下班, 大概不到6點就可以接小孩回家. 幼稚園, 國小, 國中都在附近, 學區還算不錯, 天氣好的時候晚上全家大小可以在森林公園散步, 我打算住到小孩國中畢業, 對於這樣的生活, 說真的, 我願意多花3倍的錢投資.
Nick5857 wrote:小弟現在住基隆, 每...(恕刪)....現在小弟幸運的擠進森林公園右邊那一塊 由基隆換進台北市大安區,光這幾個字應該就令很多人羨慕!恭喜恭喜了PS: 這種住的近的爽度我知道,我以前在內科上班,父母那時也買內湖,離上班地點騎車5分鐘,早上可以睡到上班快遲到前15分鐘,下班時間一到就等於到家了。
買屋有自住跟投資兩種目的,要自住地段當然不是唯一考量,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組成份子不同,需求各有不同,所以當然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過要投資的話,地段就會是最重要的因素了,因為地段好代表多數人所認同的,既然是投資自然是為了要賣出,買多數人喜歡的以後才能賣的好價錢。一般家庭組成有單身、無小孩夫妻、有學齡前小孩、有學齡小孩、有父母或其它等等,排列組合非常多樣,所以當然沒有一個地段可以適合所有的人,每個人要買房子除了考量自身財務之外,也要考量未來5年10年家庭份子的可能改變,不過大部分人最後取捨的關鍵多半是"錢"的問題,所以才會有換屋的舉動,隨著家庭成員的變化而改變房屋型態或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