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台北捷運各站進出人次統計-update 201010月份資料

shunglee wrote:
不要忘了這只是有設戶籍的人口
設戶籍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就是你家在台北要有房子,光是這點,就去掉多少人了
除非房東願意拿權狀給你設戶籍,...(恕刪)


...
我知道很多台北熱門學區
平均一戶約3-4 個戶籍
另外 也有那種戶籍設籍台北
可是人在新竹 桃園 甚至於台中工作的

不過 以這樣的數據能說台灣有一千萬人在台北都會區工作也真的是很大膽的推論....
以一千萬人 現在只有130 萬人次的進出
等於6.5% 的人搭車 會不會太少了...
台北都會區能容納一千萬人嗎? 呵呵 這真的是好問題

這樣來看好了
台北火車站每天有27 萬人次
如果是要從130 萬增加到320 萬
那台北火車站算兩倍的人次數不過分吧...
可是 您能想像台北火車站捷運站上下班時間有兩倍的人數嗎?

依照經濟學上面的邊際效用遞減率
捷運站能夠增加50% 的人數乘車已經是不可思議
(看看內湖線吧...Orz)
dgame wrote:
...如果是要從130 萬增加到320 萬
那台北火車站算兩倍的人次數不過分吧......(恕刪)


到了捷運第三期,可以明顯看出台北車站不再是唯一轉運大站,中山、中正紀念堂、古亭、忠孝新生...許多站都是轉運大站,再加上環狀線再次分流,大家跟本不用像現在一樣擠在台北車站換車

另外我去過巴黎、倫敦除了搭過幾次TAXI外,幾乎都是搭Metro,巴黎的Metro+RAR快鐵,已經佔總運量63%囉
維基百科
民權西路站是標準的(承德路和民權西路旁有很多公車站)公車捷運大型轉運站, 只要去看過一次就知道為何那麼多人, 運量多不多不是在電腦桌前用想像的就可推出來, 捷運公司網站的這些統計資料老早都有,各站排名變化並不大.

另外台北都會區約 600萬人口, 佔台灣的1/4人口, 而且台北都會區服務業, 金融業比例非常高, 外縣市跨區上班比例更高遠比其他地區高, 像是新的線路如新莊線, 蘆洲都經過沒有捷運得地區, 只算現有的線路願量當然增加有限, 而且線路往外縣市增加後, 會吸引更多非台北縣市乘客搭乘, 而且現在捷運路線越拉越遠, 可能要包含北台灣的交通為遠景, 捷運公司網站的統計資料顯示自營運開始沒有運量是往下掉的, 請走出去看看各捷運站的實際營運狀況和出入人數, 多看看真正的統計資料, 不要想當然爾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推理, 得出和現實相反的結果, 貽笑大方, 另外各交通單位和學術相關單位早就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資料, 只要有心這些都可以找到想要的資料.
這資料的出處是哪裡呢?
去捷運局只找到總運量
沒有找到各站分別的
有人知道嗎?
dgame wrote:
...我知道很多台北...(恕刪)

我意思是在台北都會區生活的,就是指住在台北都會區的人口
講白一點,就是指大部份時間,是在台北縣市基隆"睡覺"的人口
不是指工作人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在工作,用工作算總人口不準

所以這一千萬這還不包括住桃園新竹宜蘭每天往台北通車工作的人口
如果加上這個,那保證是破千萬...

台北市熱門學區寄3.4個戶籍,幾乎都是住台北縣的人去設的,當然也算台北都會區的人口
所以台北縣真正擁有自己房子的比例和人數遠比台北市高
在台北縣真正"買房定居"的人也遠比台北市多...

在外縣市桃園新竹工作可是每天住在台北的人,那當然也算是住在台北都會區的人口
民權西路那些公車是轉運到什麼地方為大宗?
它為什麼會是轉運大站?
那些轉運的車我想很多要經過台北橋的吧
新莊蘆洲線一通,我想那些過台北橋轉運到民權西路站的公車大概都要打包了

我想要說的是真的進出民權西路站的人數會減少
在地下轉乘的並沒算在內
重點在於,樓主的統計數據,是真的有"進去或出來"該站"票卡閘門"的人數
因為轉乘的人數沒有實際的進出站紀錄可以統計
如蘆洲線通車後,民權西路站變成雙線交會
那含地下轉乘的當然會增加,問題是統計數字是不含轉乘的
雖然他變成了雙線捷運站,我想還是抵不過三重蘆洲新莊人的流失

因為三重蘆洲人要搭就不用進出民權西路站,只會在它的地下轉乘而己
除非未來民權西路站發展成像忠孝復興站附近的商圈和辦公室
不過我想短時間內不可能發生的

我想,明年蘆洲線通車一段時間後,不用等新莊線和機場線通車
民權西路站進出站人數會增加還是減少,還會不會在前十大
其實這道理和現在的圓山站一樣...
內湖還沒通車前我想圓山應該也是個大站吧

不過通車後我覺得感覺好像少了快一半的人了
shunglee wrote: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公車...(恕刪)

很多人把捷運MRT 當作解決城市交通的萬靈丹
可是 不管什麼建設都是tradeoff
當一般市民要求家附近一定要有捷運站
可是 卻只能滿足幾百人每天的運量
是否是一種國家資源的浪費?

別把"虧損"當作大眾運輸系統的原罪
那些都是不當規劃下的產物
就算是要拿人民的錢去補貼
也應該能夠達到用"縣市預算"就能夠損益平衡
不然 等於是拿其他國民的稅金去補貼
或者是拿子孫的錢來使用

況且 在台灣的情形更是"險峻"
政客為了選票
建商為了利益
甚至於官商勾結都一再發生
以前的垃圾掩埋場 或者是焚化爐 甚至於一些蚊子設施
就一開始來說都是良善建築
可是 最後的結果都是錯誤規劃
滿足了少數人的利益
卻嚴重損及國家利益....
最後調查卻是弊端橫生....

台灣還能有幾個虧損嚴重的公共建設?
別忘了那平均86 萬的國家債務
圓山站在內湖線通車之後大約少了10%的人 沒有到一半啦XD
http://lookers3c.blogspot.com/ 找電腦菜單? http://pttpcshopping.blogspot.com/
dgame wrote:
很多人把捷運MRT 當作解決城市交通的萬靈丹 ...(恕刪)


隨著石油天然存量越來越少,未來大眾運輸絕對越來越重要,所占比重也越來越高,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捷運當然是最佳選擇

等到汽油一公升70元的時候,大家還開車嗎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