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nland wrote:
上次看某台新聞分析文湖線時,才知道原來小市民知道的事情少之又少。
印象中有講到:
1. 一開始為何決定採用馬特拉。
2. 要怎麼從內湖線系統來救木柵線系統。
(馬特拉系統後面會遇到沒有耗材可以更換的窘境)
3. 內湖線最後拍板定案的過程。
其實, 真正的事實並不是現在才呈現, 各位可以去查查舊的新聞, 內湖線的由來, 和用內湖線來救木柵線, 還有內湖居民想要重軌捷運, 甚至改線路等等, 已經吵過 N 年, 最無力的是捷運局, 到頭來, 還不是都用之前規劃得路線和機電規格施工, 想想損失的是誰呢 ? 是全台北市民承擔呀, 現在終於通車了, 有搭車的人一定發現搭車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相關平面道路的車稍微不塞車了, 當然機電系統抓不到車子, 電源系統不穩, 這些都是技術上的問題, 也是一定要解決的, 市議會和市民也一起來督促, 用健康的心態看這個世界, 世界都是在進步中的, 同樣地台灣也一定會勇敢的向前走的
ps: 當初有人說要拆掉木柵線云云, 因為發生過爆胎等等意外, 現在呢 ? 當初也有人質疑淡水線票價太貴, 運量少, 現在呢 ?
我想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吧, 事實以後大家每個人都會看的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