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捷運 - 文湖線


linenland wrote:
上次看某台新聞分析文湖線時,才知道原來小市民知道的事情少之又少。

印象中有講到:
1. 一開始為何決定採用馬特拉。
2. 要怎麼從內湖線系統來救木柵線系統。
(馬特拉系統後面會遇到沒有耗材可以更換的窘境)
3. 內湖線最後拍板定案的過程。


其實, 真正的事實並不是現在才呈現, 各位可以去查查舊的新聞, 內湖線的由來, 和用內湖線來救木柵線, 還有內湖居民想要重軌捷運, 甚至改線路等等, 已經吵過 N 年, 最無力的是捷運局, 到頭來, 還不是都用之前規劃得路線和機電規格施工, 想想損失的是誰呢 ? 是全台北市民承擔呀, 現在終於通車了, 有搭車的人一定發現搭車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相關平面道路的車稍微不塞車了, 當然機電系統抓不到車子, 電源系統不穩, 這些都是技術上的問題, 也是一定要解決的, 市議會和市民也一起來督促, 用健康的心態看這個世界, 世界都是在進步中的, 同樣地台灣也一定會勇敢的向前走的

ps: 當初有人說要拆掉木柵線云云, 因為發生過爆胎等等意外, 現在呢 ? 當初也有人質疑淡水線票價太貴, 運量少, 現在呢 ?

我想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吧, 事實以後大家每個人都會看的清清楚楚
BB大真的很專業...看起來一堆事故的文湖線都不是人謀不贓,要廣大市民習慣有問題的捷運~

1.今年四月以來,因系統出問題的報修單(工單)已達六千一百八十一張,平均每天出現事故的頻率竟高達三十次!!
2.出現因為列車備用零件不足,只好拆解新車零件來修復損壞列車,導致兩車都不能用的離奇現象。
3.文湖線通車四個多月以來,停駛四十分鐘以上有六次,延誤五分鐘以上有四十次,延誤事故有一百零八次
4.文湖線一共發生四次列車擠軌事故,造成列車損壞

市政府都承認有問題準備向廠商要求賠償:
市府仍在蒐集相關資料,以後會向龐巴迪要求賠償故障、中斷營運的損失。郝龍斌也說,北捷文湖線仍在保固期之內,保固是廠商的責任,必須負責。


BB大要我們用健康的心態來看待這些問題,也就是說請大家都閉嘴,市政府會把一切問題都搞定!! 等到貓纜恢復營運,文湖線應該也該沒BUG了吧?

BB大說我們一般老百姓不專業,不懂的事情別亂罵!! 問題事關生命安全,我講個不專業的話來督促政府可以嗎?

我不專業的廢話太多,等等BB大又要罵人了......我先閃!!
親愛的老闆, 你可以污辱我踐踏我... 但是一定要給我錢...
sheieway wrote:
內湖那兩間大學學生方...(恕刪)


內湖有2所大學
德明科大離西湖站蠻近的
不然副站名也不會叫西湖(德明科大)

至於國防醫學院就離捷運站有點距離......
我住內湖,我每天都要坐文湖線
他不穩是沒錯,但對我而言,他帶給我的便利更多

我不知道他們背後有什麼因素
但我覺的有人在把他給做好就好!

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天天都看到一堆人坐這條線
如果今天有人問
"把這條線拿掉好不好"
我相信說不好的一定比說好的人多!

外地人沒有坐的說他爛
我覺的無妨
我自已是很方便就是了!
最好一直這樣
我才有12元的車票可以坐!
士可辱不可殺 wrote:
BB大真的很專業...看起來一堆事故的文湖線都不是人謀不贓,要廣大市民習慣有問題的捷運~


你是說有人謀不贓, 那請你說出來嗎 ? 大家都在等著看嘛 搞不好壹週刊每天都在這裡找題材, 你也可幫幫忙呀

你搞過工程維修嗎 ? 有任何交通工具不需要 maintain 嗎 ? 告訴你吧, 其他捷運線每天都有維修單, 而且還不少, 有換零件的, 有要調整機械的, 換各種油品和如煞車耗材的, 太多了, 那你說呢 ?
維護機器運作正常, 本來程序上就要上維修單, 這在北捷, 高捷, 高鐵, 台鐵都一樣, 內湖線剛開始運作, 機械本來就有磨合期, 有開新汽車和騎新車都知道, 甚至前面 5000 公里以內都要進場好幾次調整, 進場保固連換個機油濾網都會有維修單, 那你說呢 ? 這些新車都不正常 ? 再告訴你吧, 以後北捷, 高捷, 台中捷運新的線路都會這樣.

內湖線剛開始營運, 系統都是新的, 問題比較多, 倉儲也剛剛開始, 備件本來就有可能不足, 在北投機場維修有時候也會直接拆解有用的給其他車輛用, 備件不足就是要花錢把他備足, 這有什麼問題 ?

市府蒐集相關資料,向龐巴迪要求做好, 本來就是市政府的權力, 難不成要求你嗎 ?
內湖線剛開始有問題是不爭的事實, 市政府當然要把一切問題都搞定, 負起一切責任, 難不成要求在野黨或是你嗎 ?

我當然要用健康的心態來看待這些問題, 我每天搭乘, 上下班有都準時, 我也不用擔心遲到, 我當然開開心心的,
搭乘的人也越來越多, 內湖塞車情況改善了, 這樣情況你瞭解了嗎 ?

當然有一定有些人看到內湖線越來越好, 心裡感覺一定很不舒服, 這些人巴不得內湖線垮掉, 這些人是哪些人, 各位可以觀察看看.

至於要不要亂罵, 要不要講不專業的話, 這是你的 style, 你要獻醜, 那請繼續囉, 沒辦法, 台灣是自由的社會
B.B.club wrote:
你是說有人謀不贓,...(恕刪)

B大,不用跟那些什麼都不懂的人計較啦,他們只會用政治的有色眼光看所有事情,講到專業屁都放不出一個,哈哈。

文湖線我也是有家人天天搭,都覺得還蠻不錯的,連我自己這以前一定騎車的,現在到東區都有點懶得騎,搭捷運是真的還蠻舒服的又方便。還有對房價的支撐力道不錯,我只能說還好我是已經買在文湖線旁邊的那一個(文德站步行5分鐘到)。

不過我有一點也覺得奇怪,文湖線大家都說擠幹嘛不掛六列車廂來營運呢(目前是兩對四列,我看規格跟月台設計都知道可以到三對六列)?還請B大如果了解的話開釋一下。
完美女神

Reich wrote:
不過我有一點也覺得奇怪,文湖線大家都說擠幹嘛不掛六列車廂來營運呢(目前是兩對四列,我看規格跟月台設計都知道可以到三對六列)?還請B大如果了解的話開釋一下。


終於碰到問到細節的網友, 你是內行人, 就在這邊說出來也無妨, 本來捷運就有打算三對六列, 這樣運量可以多 1/2, 可是現在大家都想先把新系統 run 到比較成熟再說吧, 反正保守可能會好一些吧, 至於三對六列...........
唉..........他們壓力都很大, 我一堆朋友在裡面都不敢打包票說什麼時候會實施, 大家可以耐心等等看吧.

或許等運量再大些, 市議會有壓力給市府, 或許可以提早見到, 這樣回答了你的問題嗎 ?
只是比較可惜的是,北捷好歹也歷經了一、二十年,但是到底學到了多少?

我覺得感慨的是,機電系統這一塊為何台灣都無法做起來?永遠都是國外技術在把持?

都已經搞了一二十年,但就是永遠都要看別人的臉色!

政府都不敢跨出由國人自行製造的勇氣,唉~~~
B.B.club wrote:
所以這就是有你想不到...(恕刪)


這種論述比嘴砲好多了,為什麼在一般文宣上看不到呢,台北市政府是不是太低估市民的智慧了?

lchhank wrote:
只是比較可惜的是,北捷好歹也歷經了一、二十年,但是到底學到了多少?
我覺得感慨的是,機電系統這一塊為何台灣都無法做起來?永遠都是國外技術在把持?
都已經搞了一二十年,但就是永遠都要看別人的臉色!
政府都不敢跨出由國人自行製造的勇氣,唉~~~


你真正說到很多人的心痛了, 捷運的鐵道技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為何到現在沒有個類似台積電這樣的計畫去培養公司和技術人員呢 ? 說得難聽點, 南韓的鐵道技術都比我們好 ! 甚至可以出口 !

只是現在的時空背景容許這樣的政策嗎 ? 這樣的公司可能要先賠錢10幾年才有賺頭, 我們的民意有這樣的遠見可以答應嗎 ? 你看看國光的自主生產的疫苗都被人罵成這樣了, 假如內湖線的例子是由本地公司包辦所有軌道, 訊號系統, 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早就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搞垮公司, 在現在台灣, 想要作長期政策扶持某公司或是某新興產業, 想都別想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