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建商開的都更條件

ckkc wrote:
1. 住三 225% , 住戶/建商 65/35 分
2. 都更獎勵約28%, 住戶/建商 60/40 分
3. 增設車位獎勵約15% 住戶/建商 30/70 分


其實我覺得看起來不錯了.
只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打錯,基本容積與都更獎勵容積不太可能都是地主站大多數比例
一般來說幾乎都是剛好顛倒,應該是"都更獎勵約28%, 住戶/建商 40/60 分"才對吧
獎勵的部分本來就是建商佔的比例會比較高

停車位的部分,他只說獎勵坪車位,那法定停車位勒?
可以請建商把目前規劃出的停車位(法定與獎停)共規劃多少個車位
假設規劃 200個(法定與獎停),37分,地主140 建商60,
那140個車位地主間再依每個人的土地持份去分該有的停車位

人不是我殺的呀 wrote:


其實我覺得看起來...(恕刪)

謝謝大大的建議.
我會跟建商問清楚車位的劃分方式.
我剛剛又確認了一次, 我沒有打錯.
那是建商給的資料裡面寫的.


ckkc wrote:
我剛剛又確認了一次, 我沒有打錯.
那是建商給的資料裡面寫的.

如果是這樣,那更好不是嗎?只是跟一般所看到的不太一樣就是了

但也要多了解整個建案的內容,免得給你們A少給你們B
ckkc wrote:
這是建商的算法.
1. 住三 225% , 住戶/建商 65/35 分
2. 都更獎勵約28%, 住戶/建商 60/40 分
3. 增設車位獎勵約15% 住戶/建商 30/70 分


最近沒上站 ^_^

理論上台北市好的地段
因為利潤夠高
可能住戶可以拿到7成 建商拿三成
以住三的地來算 比較難掌握未來的利潤
所以六成多一些
感覺還ok

至於能不能轉換成住三之二
可以上網查詳細的都市變更條例
不是建坪大就可以變更
要完工後的主建物
對日後的都市景觀和安全等等有無影響

所以建地若是在大馬路旁
即使蓋高一些也比較不會有壓迫感
住戶出入也不會擁擠
就可能可以變更

以你們500坪來講
可以採取內縮的方式將部分路面加寬
再犧牲一些公設單位
可能就可以變更成功從225%->400%
本來蓋8F變成14F

其實樓主不用太緊張
1. 先考慮建商給你的坪數是否合乎您日後住家的使用,還有建商打算蓋成怎樣,怎樣規劃整體住宅的生活
品質。不要只確認坪數夠大就覺得划算了。到時候住起來不舒服會很麻煩。
2. 配合1.的答案,就建商給予的試算表評估是否合理 (如果目前看來是ok的話 就當成ok)
3. 直接詢問是否有打算申請更多獎勵,如果沒有這個打算,就附加條款,不得擅自變更地目來增加都市變更獎勵。如果建商有猶豫,就可能是有此打算。看她們是要多拿出一些,還是就用住三蓋。

以上一些想法
希望有幫助
有資訊錯誤的地方 也歡迎指正一下~
對不起, 借個版面

有建商對於民生東路敦化北路口的老公寓(36年)有都更興趣嘛? 基地面積400坪+, 商三特的地, 臨民生東路, 民生介壽學區

有興趣的請pm我

ggtest wrote:


最近沒上站 ^_...(恕刪)

謝謝大大的回覆.
真的被你說中了.
建商確實計畫退縮六米, 蓋十四樓.
原來建商是打這個算盤, 所以真的是想改為住三之二.
如果以住三225% 而言, 建商確實算大方. 可是如果是以住三之二400% 算的話,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樣算下來, 天差地遠.
請問都更的獎勵又可以往400% 上面加嗎?


太感謝大大了.


ckkc wrote:
退縮六米


退縮六米都已經是一條巷道的寬度
您可能要仔細看一下整個建案的規劃了

感覺政府是再說,把地捐出來,我讓你蓋高一點.

人不是我殺的呀 wrote:


退縮六米都已經是...(恕刪)

我也是很好奇, 建商到底是怎麼算的.
住三的地他可以蓋出十四樓出來.
ckkc wrote:
我也是很好奇, 建商...(恕刪)

有很多名目呀~例如容積轉移
所以要搞懂他的蓋14樓容積是怎樣算來的
印象中,人行道退縮獎勵容積增加3%
ckkc wrote:
請問都更的獎勵又可以往400% 上面加嗎?


台灣的法律就是這樣囉~
訂了ABC三條規定
一定會留了一個D是例外狀況
不受ABC的限制
然後知道的人都是follow D規定

住三要變成商三前一頁有網友有貼過
建地需要605坪以上 (2000平方公尺)
你們只有500坪可能最多到400%吧~
但是不確定有沒有其它『例外條例』 :P

樓主退縮六米就可以改成住三之二的話
表示目前的路寬約十米
改成住三之二的話是400%
改成商三的話就是560%

還有建商的聲譽好不好
監工的機制....
最好推派代表或聯合住戶請建築師可以到工地監工
總之問清楚就好~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