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nsh wrote:不能適應民主資本主義 這話只說了一半吧!台灣哪們子的民主資本主義。有哪個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不收資本利得稅的。我親戚在美國德州租房子,買房子大概2-30萬美金就有了,他家裡大概可以全額不貸款買兩間給他吧,但是他寧可租屋也不敢買,因為2-30萬美金的房子一年房屋稅加維護費用(水、電、草皮維護之類的)大概就要1.5-2萬美金。換算起來我台北市接近30年的老華夏,去年底入手價格也大概30多萬美金吧!一年土地稅加房屋稅大概100美金吧。台灣有點資產的人真是太好過了。
kevin_kai wrote:月入八萬買不起房子?看是要買什麼房子,這種薪資,買台北縣的精華區,甚至台北市較便宜的區域(大同,萬華),綽綽有餘了吧.......................其實這篇文章的作者,根本不是買不起房子, 是買不起大安,中正,中山,信義區的房子硬要買再台北市的第一區域, 那當然買不起 +1大安、中正、中山、信義區、月入十八萬甚至八十萬的人多的是,作者硬要跟這些人擠,擠不進去還想叫人幫忙.....我身邊的鄰居很多月入都只有五六萬,買在三重這,住的也很開心啊。開車上班還不是半小時就到了。(騎車25分鐘)
瀟湘夜雨^^ wrote:可能公教人員自認為是...(恕刪) 還教公民的哩基本的價值判斷好像還不是很成熟現在學校都是大孩子在教小孩子,老人家則拿十八趴炒房那位老師的文章老實說第一句話就讓人想要打槍了一個人的心態和立論,第一句話就看出來了唉
那個自由電子報的作者可能不知到月薪8萬在台北市排名是怎樣?其實是很後面的建意那位作者到士林夜市(或其他知名夜市)隨便找個三個攤位每個攤位站個一個小時仔細數有多少客人再用自己的常識大約算算攤子的人力成本 食材成本 水電成本......就會知道自己的8萬元和擺攤子的收入差多少了
我想重點應該是1. 房屋施工品質低落, C/P值超低2. 生活環境 也沒有比較好到哪裡. 狗大便/環境髒亂/噪音但房價確要跟國際一級大城市比.這些都是短期無法改善的, 若是自住, 真的"皓呆" 才會有人買我覺得還是要回歸到建築用料及品質. 以及必須公開交易資訊.房子是一個商品, 不是賣的人用喊的就好. 炒作永遠要承擔風險.政府放任無作為 最後傷的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