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vwchang wrote:
哈,你高興就好

個...(恕刪)


頭痛耶. 算法是人均GDP,可是產值是產品的價值,價值含很多因素,你偏要講個人能力的產出. 一個石油產國,不用工作,人均GDP就比你高多了. 一個瑞士,靠金融業存錢,靠一些手錶,不用太工作,人均GDP就比你高多了. 那你創造一個人均能力好了. 學會計,不一定懂經濟,不過學過會計的人還會這樣想GDP,真啼笑皆非. 不過學會計與工程的,頭腦都比較硬.

Apple的成功當然不只靠一個人,成功是要有團隊,但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絕對是最大因素,領導人還要會管理人,會用人,而不是一昧抱怨員工,壓榨員工,你以為年輕的員工一畢業就是能力強喔. 沒有郭台銘絕對沒有鴻海,這需要爭喔? 創業,公司成功或失敗,怪自己.

好啦,大家懂的不一樣,你真的不要去聽別人的. 你是個非常優秀的企業主,不是不願給的多,而是台灣人不值得給的多,產力太低,台灣人材大多是混蛋. 恭喜你,上完課,踏入了新的境界.

神遊中的狗兒 wrote:
我只能說不好意思 我就是笨 公司開給我的價錢就是少少的110元
我也嘗試過要和公司談調薪 但公司一句:現在經濟不景氣 就把我打發走了
或許那些話是媒體的哄抬亂說
但....那卻也是我目前的狀況 我不相信他 我要相信誰
另作投資 不好意思 我膽小 如果和當初債卷一樣 我就這輩子買不了房子
年輕人不是每個都愛名牌 愛買 愛ip4
起碼....我買不起 我也想買ip4 平板 電腦 電視 房子..
但不好意思 我只能上班下班 賺錢 倒地(睡覺) 沒有精力做其他事情
或許也有人說 你一定是想買在台北市 但是非也 我也去桃園看房 不過還是漲漲漲
買都買不起...我只想要間...20坪的房子很難嗎?
我只能說...難!很難!



沒想到這棟樓蓋到這麼高了.....
小弟只有幾點提出

1.
如果你個人真的覺得你不只是拿這樣的薪資
就請你勇敢的去和公司談一談
不過,在談之前
請你先想想,你是不是真的有這個能力與實力

簡單一點講,有能力的人公司都會想爭取
作好你自己工作的本份,那只是代表你拿這樣的薪資剛剛好
能夠超過公司對你工作上的期望,那才是你的實力

如果你有以上的條件
請勇敢的去爭取
如果公司像你所敘述那樣的回覆
建議你真的應該換一個工作環境了
在這樣的公司工作,不會有什麼未來可期


2.
個人住在台北市木柵地區已經20年以上
早在20多年前,一坪就從原來不到10萬瞬間衝到20萬左右
那時正值台灣股票衝上萬點之時
後來上萬點之後就大崩盤
木柵的房價也從來沒有再降到20萬以下
雖然曾經在SARS時期有回檔過,不過也都還是在20萬以上

直到現在,個人知道的新建案開價都至少在60萬以上
有些熱鬧地段,也有喊出80萬左右的價格
以上價格雖然都是喊出來的,不過實際成交也有在8折左右的行情

所以,要靠拿薪水慢慢存錢買房子
真的比不上房價攀升的速度
所謂的人兩腳、錢四腳...現實情況就是這樣

從古到今,賺錢最快的方式就是用錢滾錢
只有努力先存下第一桶金
再來存下第二桶金的肯定會比第一桶金快上很多

除了天生命好、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要追上錢的速度,每個人都得要多了解與理財投資的知識與訊息

台灣從來都是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
對面的中國大陸也是一樣
房價與薪資的比率,比起台灣是更恐怖

環境就是如此,從來也只有人去適應環境以求生存
不去調整自己來適應環境,最後....只會被環境淘汰






哈 因為沒有人肯學電影"維多利亞一號"內的情節去買房子

我承認 我是來亂的
我上星期剛刷卡24期免息買台平板電腦.......爽!
別笑死人
一隻IPHONE才兩萬多
這樣就買不起房??

有更多的誘惑吧~~

Lucifer1117 wrote:
沒想到這棟樓蓋到這麼...只有努力先存下第一桶金
再來存下第二桶金的肯定會比第一桶金快上很多

(恕刪)


理論是這樣沒錯....
只是照這模式...
台灣應該幾乎每人都好幾桶金....
但事實不然....
很多人是1.2桶金或好幾桶金....一路滾
滾到破產....滾到跑路去了.......


人生3大悲哀....少年得志....中年失業.....晚年跑路.....
哀哀.....
"現在的年輕人為何存不到錢買房子的真正原因"

因為存到錢的時候都拿去買 勞 了
本公司兩個女生,同樣都是69年次,都一樣從南部上來台北租屋過日子,薪水都在本公司一樣多,直未跟上班時間都一樣,都是從大學畢業後工作,沒有讀研究所。

一個女生從就業後省吃儉用,出門上班就是摩托車,連捷運都不搭,電影一年看兩次,兩年出國玩一次,不僅還完了學貸,也存到了200萬的自備款,今年10月份在景美買了一間800多萬的公寓。

另外一個女生上班之後愛打扮,喜歡買化妝品跟衣服,上班快遲到或是下雨就是搭小黃,一年要出國三、四次,喜歡去東區逛街吃大餐,大學學費是家裡出,現在口袋空空,連存款五萬都不到,卻幻想要買台北市南港區的房子。

年輕人少點消費,手機用最基本的,不用拿著 iphone 到處打卡,別動不動就要吃大餐,兩三年出國一次,省吃儉用一點,30~35歲之間一樣可以買房子。

林口胖胖 wrote:
本公司兩個女生,同樣...一個女生從就業後省吃儉用,出門上班就是摩托車,連捷運都不搭,電影一年看兩次,兩年出國玩一次,不僅還完了學貸,也存到了200萬的自備款,今年10月份在景美買了一間800多萬的公寓。

另外一個女生上班之後愛打扮,喜歡買化妝品跟衣服,上班快遲到或是下雨就是搭小黃,一年要出國三、四次,喜歡去東區逛街吃大餐,大學學費是家裡出,現在口袋空空,連存款五萬都不到,卻幻想要買台北市南港區的房子。

(恕刪)


你跟年輕人講這些沒用啦......
他們會跟你說年輕人就是要快樂
能過上1-20年吃喝玩樂的日子才重要.....
當一輩子屋奴很可憐....

甚至還會跟你說
可能貸款沒繳完就死了....
這樣連玩樂的機會都沒有
更可憐....

這就是年輕人的價值觀啦....懂嗎

我在思考會不會有房子的A女相貌上比較不吃香 所以格外打拼?B女反之~

或者

B女只要攀上 人中之龍 其實就可以比A女翻身好幾倍?

我覺德南人比較辛苦...哈


林口胖胖 wrote:
本公司兩個女生,同樣都是69年次,都一樣從南部上來台北租屋過日子,薪水都在本公司一樣多,直未跟上班時間都一樣,都是從大學畢業後工作,沒有讀研究所。

一個女生從就業後省吃儉用,出門上班就是摩托車,連捷運都不搭,電影一年看兩次,兩年出國玩一次,不僅還完了學貸,也存到了200萬的自備款,今年10月份在景美買了一間800多萬的公寓。

另外一個女生上班之後愛打扮,喜歡買化妝品跟衣服,上班快遲到或是下雨就是搭小黃,一年要出國三、四次,喜歡去東區逛街吃大餐,大學學費是家裡出,現在口袋空空,連存款五萬都不到,卻幻想要買台北市南港區的房子。

年輕人少點消費,手機用最基本的,不用拿著 iphone 到處打卡,別動不動就要吃大餐,兩三年出國一次,省吃儉用一點,30~35歲之間一樣可以買房子。(恕刪)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