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魚斯 wrote:
金融海嘯時,帝寶也跌...(恕刪)
你說的沒錯。
事實就是任何東西的價值,與當下的經濟狀況和需求度有關係,就跟哪天有人發明可以代替黃金在工業上用途的物質,且價格穩定低廉可以合成,使得黃金只剩下飾品用途,黃金的價格自然從高點跌下來,因為需求頓時失去大半,如同發生大地震產生土地液化與海嘯,掃的台北市再也不適合居住一樣,沒有價格不會下跌的東西,一旦炒作失去資金與需求的支撐,很快就會變成可怕的夢魘,美國剛好親身為我們演繹了最佳實例。
MICHAELCUB81 wrote:虎哥是誰,我不認識,也沒讀過他的文章,但近一個月來這論壇看些文章,所以忍不住也發表一些看法,致於虎哥我的印象應該是看多市場的人吧!孔子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要的東西就不要給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要的!一樣的道理,自己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會想要的,這不就是競爭產生的原因嗎?你怎麼想,別人也會怎麼想的。無產的人隨時希望房產下跌,而有產的人則隨時希望房產上漲,這是人性自然道理,無庸置疑的,因此這種拉拒就看誰的力量大,往誰的那一邊傾斜,除非有一股外力(政府力量)介入扭轉,否則是很難改變態勢的,因為人性才是主導力量。除政府介入外,我覺的惟一可改變房價傾向的因素就是利率,只要利率高於3%以上,一切金融相關產品才可能改變發展的情況。一樣的道理,利率3%以上,房價鬆動,借貸成本增加,那無產的人就有能力買房產嗎?有錢人不會去買,沒錢的人就更不用說了;但如果無產者能在這時候與一般人想法不一樣的負擔高利息的借貸成本,反向而為的話,那是需要極大膽識與勇氣的,當然下一個10年就是這種人翻身的時機了。一般人往往容易被眼前的事態所矇敝,隨人云亦云而不自知,所謂從眾心態是也,文化大革命就是有史以來最盲目、最愚蠢、也是破壞力最大的從眾現象,這種事最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跟著群眾瞎起哄,到頭來是一場空。已故投資大師科斯托藍尼說不管做什麼事,尤其重大的決定(戰爭或投資),有四件要素缺一不可:金錢、想法、耐性和運氣;超凡脫俗的人是不會熙熙攘攘,人云亦云的。
這位大哥,看過你的論...(恕刪)
rogerkuo2001.tw wrote:
證據在那?
不要口說無憑!
NYC比台北貴多了
不要隨便看個新聞就在起舞~)
rogerkuo2001.tw wrote:
你就是不知道台北市的地的公告現值才會這麼說
沒有概念的人當然不知台北的地價與房價
不知台北的地價與房價
憑什麼去唱衰?
你到底知不知道???
rogerkuo2001.tw wrote:
民國72年買的透天,當時公告現值土地一坪34萬!
那時上班族一個月薪水才多少
rogerkuo2001.tw wrote:
想請問您
您年收入多少,月存多少
對台北市的房市土地知多少
不然我要教育一個毛頭小子是很煩的事!
vwchang wrote:
因為正在新加坡Ins...(恕刪)
vutuv wrote:
刪這種證據,數據google一下就有了,這樣您都懶得search...
我覺得您可能在某一個專業領域是很擅長,優秀,但從您講房產的種種言論來看,
其實您不擅長講這一方面的事. 薄弱的東西講多了,很輕易就被砲的很慘.
以您的身分地位犯不著如此,您說是嗎?
luka1027 wrote:
非也非也,完全不同意...
員工就算有七成是爛人,還有三成也是人材. 先進國外的人材絕對不一定比國內的人材好到哪裡去,這是看個人,雖然台灣人文素質差,但我絕不認為台灣人能力較差....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