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士林區和內湖區那一區比較有增值潛力??

美麗華本來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去的地方,難不成它歸中山區,內湖人就不能去?

爭論這有啥意義?吃不吃豆腐跟本版討論主題何干?

我只是要表達住在西湖站附近的人可以享受美麗華商圈的便利罷了

您不需要大做文章


North608 wrote:
同意生活圈不受人為地...(恕刪)
喔~~還蠻像鬼屋的~~

真有fu~~~

bcn2718 wrote:
老實說,我現在分不清楚誰比較貴了
不過前陣子有去參觀陽明山一千多坪別墅
在養蚊子
游泳池標準25米
單獨一間游泳池
光那個水電費就不是一般人能負擔的
ps.我是偷溜進去,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撤除照片
bcn2718 wrote:
內湖豪宅也是億啊,接近美麗華那邊更貴
我沒概念了...
出門散步去.(恕刪)


但 陽明山 交通不便 又朝濕 又沒機能的山區...
內湖是市區
陽明山的條件 長久以來都維持破億是很神奇的事情

市區破億就還算正常

永康街鹹酥雞攤 一坪1600萬
真酷

rogerkuo2001.tw wrote:
陽明山的別墅去過幾次
一次是N年前,前前工作的集團老董(營業額百億)叫去聊天,給"新鮮人"打氣
一次去仰德大道旁的豪宅烤肉
十幾年前的小開好友的相親團拉我去開眼界的...
女方清一色國外唸書長大
有錢人找老婆可是有專業媒婆在牽線的
不是有錢人,就是政治人物,國營企業總字輩的子女在聯誼

像我這種窮酸人那種媒婆才懶的理(我爺爺過世遺產稅還不倒兩千萬)
所以托小開的福去見世面~(恕刪)



哈哈
真的是
你那次去的有錢人,是偏向正統世家型的,
那種我參與過 我也很不習慣,大概我是痞子吧XD
還有一種是狂人型的商人住陽明山,那種就比較順

我大概去過6-7個陽明山別墅屋主
商人 藝人 外商阿多仔 創業家
藝術家 運動用品代理商

陽明山的,每戶都千奇百怪...
有的光是車道 就要開1分鐘近去...
有的像日本廟..
有的包浩斯風格
有的很童話..
有的是搞羅馬柱 巴洛克

不過真正居住在那邊的屋主(非度假用)
都是很有個性的人。個性很鮮明強烈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bcn2718 wrote:
還有組頭...(恕刪)


哈哈組頭沒錯 這我聽過
不過我沒機會認識~~

-----------

1600萬/P 我今天有算過耶
他總價2700萬

假設 平均一天300人 人均消費120
一年營業額就1300萬 淨利50%
5年就賺回來了

現在住宅 的水位跟租金 要60年
其實我覺得沒有很貴
---------------------

你這麼多店面 很爽了啦 知足才會快樂
賺錢的事情慢慢來~~
有時候財富這種事情很講緣分~~
而且你又守的住 OK的~~
看到這裡我都暈了、
恕沒那麼多富豪朋友的我提個疑問…
所以士林的「增值潛力」是靠陽明山嗎?
若不是、那大家比較這些是在幹嘛?
缺口真 wrote:
看到這裡我都暈了、恕...(恕刪)


富豪也會死 也會生病
就算有一天你也成為富豪
照樣要死、要生病。不會因為你存款破3億
就不會牙痛到打滾....
得肝癌照樣要拉黑便 肚子超大,裡面每天都要從肚子抽出水來
皮膚超黃 不時要吐血,腹壓大的時候 血會噴上天花板...


不,前面 威斯記酒瓶先生就說了
士林增值性 不會像內湖來的高

但會聊到陽明山是在說明他的獨特性
就算沒增值性,沒機能,沒交通
照樣貴森森,這根大家說的勝利方程式 完全不同。
只是在聊這種有趣的特性而已~~

大家深信的名言川普說 :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看來並不是絕對

就像
台灣有很多排隊的店家
位置奇爛無比 偏遠到爆炸
-------------------

在這裡來離題談個有趣的店家
他在興安街 跟 合江街交叉口
三元六虱目魚粥

當餐廳大談 效率管理、服務、清潔、美好的用餐體驗時
那間完全沒做到...
超爛的建築物、超骯髒的地板、只有三個大桌子
那三張桌子 還搖晃的很嚴重,還拿東西墊...破爛到誇張

但.....生 意 好 到 爆 炸!!!
翻桌率比鼎泰豐還快
鼎泰豐大概25分鐘翻桌一次,那家破店大概15-20分鐘吧
顧客甚麼類型都有,上班族 司機 工人 居民 老人

反而更多餐廳追求勝利方程式,裝潢弄的很棒 租下超棒的地點
但頂讓/倒閉依然持續發生、每天發生,
勝利不會因為去追求人們口中的 勝利方程式而誕生。

就像可口可樂 當初根本就是要做感冒藥水
就像威爾剛 當初根本就是要做 心臟平滑肌鬆弛
但結果 ...根本就跟他們追求的不同
千億美元等級的產品就誕生了

紅不紅似乎不是你去追求 location 或是大家談的勝利方程式而產生
有點命運論、但這常常是令人百思不解的真實存在

madscrew wrote:
但 陽明山 交通不便 又朝濕 又沒機能的山區...(恕刪)


會講生活機能的人
就不是毫宅的那層人

有在外國住過買過房子的人
就會知道外國住商分離
只有在台灣講生活機能

外國房子有view的貴
所以山上比山下的房子貴
陽明山用外國人的角度來看
很正確

毫宅講機能???
講隱密還有話說~

只要講生活機能
那就是以台灣人的角度看的
陽明山的主人可不是只有待過台灣
講生活機能的只能賣給算普通有錢的人

天母自古也就貴
也不是靠炒地皮硬發起來

當然有人說內湖如何好
我是不介意
但說內湖要與士林天母陽明山比
想提升自己把這些地方抹黑
那就不智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