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士林區和內湖區那一區比較有增值潛力??

我覺得內湖漲過頭囉

從20幾到60-70
堪稱北市漲價幅度最大的地方吧

未來真的還有增值空間嗎?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內湖只是建商推案多,炒作多,當房價漲過頭已不具增值潛力,內湖要追上士林恐怕很難
Fa168 wrote:
內湖只是建商推案多,...(恕刪)


士林是一個好地方

天母是一個好地方

但內湖也是一個好地方

士林有陽明山

內湖有雙湖

不論在那一個國家

湖區的周圍永遠都是豪宅區

再加上內湖有內科的十一萬人口加持

以及眾多的重畫區

完整的新街闊

這就是內湖為何會漲的原因

淡水推案多不多,多的很,但狂漲了嗎??

不要以為現在花很多錢來買內湖的人都是笨蛋..............

他一定有讓他們出錢的理由的。








ufolcy wrote:
那裡雖名義上是中山區,但一樣是內湖的腹地,對住在附近的內湖人來說一樣是利多,根本沒差,所以西湖站附近的房價一直有撐就是這原因,直接把美麗華商圈變成自家商圈了,當然包括那附近的大賣場

同意生活圈不受人為地理疆界之限制, 經常看到類似的比較都只侷限在行政區內的設施, 實在也是狹隘而見樹不見林的比較法; 但不論生活圈如何密切, 大直不屬於內湖行政區畢竟是一個事實, 我當初的留言應該也只是要澄清這個積非成是的觀念而已

本來時間已久, 我也不想回了, 不過你的留言又引發了我回覆的念頭, 依我對腹地一詞的認知, "大直是內湖的腹地"這句話實在是豆腐吃得很大, 不然我把你話中的地名改一改, 看看是否會覺得有點奇怪:

那裡雖名義上是士林區(或台北市),但一樣是北投(或三重)的腹地,對住在附近的北投(或三重)人來說一樣是利多,根本沒差,所以石牌(或三重)站附近的房價一直有撐就是這原因,直接把天母(或台北車站)商圈變成自家商圈了,當然包括那附近的大賣場
stephen02 wrote:
士林是一個好地方天母...(恕刪)


豪宅與內科的11萬人
關係不一定大
真正的豪宅
不是那一級的人在買的

陽明山自古就威
不用人為炒就一直很貴

這個版的主題是增值潛力
老實說不是士林
因陽明山自古就貴翻了
不像內湖是從不值錢的地硬炒起來

陽明山不是看增值
自古就不是
而是保值與身份的像徵~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rogerkuo2001.tw wrote:
陽明山自古就威
不用人為炒就一直很貴

這個版的主題是增值潛力
老實說不是士林
因陽明山自古就貴翻了
不像內湖是從不值錢的地硬炒起來

陽明山不是看增值
自古就不是
而是保值與身份的像徵~(恕刪)



你也太內行了吧
標準巷子內的
陽明山別墅
沒機能 沒夜市 沒捷運 交通爛
照樣個個破億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madscrew wrote:
你也太內行了吧標準巷...(恕刪)


陽明山的別墅去過幾次
一次是N年前,前前工作的集團老董(營業額百億)叫去聊天,給"新鮮人"打氣
一次去仰德大道旁的豪宅烤肉
十幾年前的小開好友的相親團拉我去開眼界的...
女方清一色國外唸書長大
有錢人找老婆可是有專業媒婆在牽線的
不是有錢人,就是政治人物,國營企業總字輩的子女在聯誼

像我這種窮酸人那種媒婆才懶的理(我爺爺過世遺產稅還不倒兩千萬)
所以托小開的福去見世面~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madscrew wrote:
陽明山別墅
沒機能 沒夜市 沒捷運 交通爛..(恕刪)


有錢人來說

沒夜市 -> 安靜

沒捷運 -> 沒關係,車庫中的雙b可開

交通爛 -> 自已是老板,不急去上班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