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

台北市的高房價是錯的


willk wrote:



理性用數據討論...(恕刪)


你先清楚陳述出"你的"見地吧!
要資料張教授最多
但是他始終不明白他是地政學家,不是經濟學家
而經濟和政治無可脫鉤
你的說法剪貼照抄自一堆美國主流媒體
和一堆象牙塔中的蛋頭學者並無二致
只有站在浪頭上解讀趨勢
才能引領風騷
這是邱永漢說的
他對中國的大幅投資也是等時機成熟
總不會你比他更了解日本沉疴吧
willk wrote:
對美國房市泡沫有興趣...(恕刪)


2003年喊美國房市泡沫的經濟學家大概會被笑得很慘...

當然倍笑的很慘,我朋友2004買的德州奧斯丁的房子到現在還是賺阿.買佈道25萬美金,現在還有30幾萬.所以這要怎麼說呢,千萬不要用一個例子來證明自己的理論.我不知道台灣房事有沒有破末,因為這都有多空的因素在參雜其中.
willk wrote:
理性用數據討論

1.房價所得比
2,租金報酬率
3.房貸餘額佔gdp比
4.新承做房貸利率

你自己想一想..畢竟你投資那麼多..都是憑感覺嗎?

不要跟媒體告訴我..台北不是受薪階級買的/ 台北市是一級國際城市 /大中華經濟區..陸資會來台大炒
台商鮭魚返鄉/ 台北市地少 /房地產最穩當

...這些空泛的廣告台詞..要不要換點新說法來催眠...(恕刪)


willk兄夠了
我相信我們打這麼多應該足以表達我們的想法了
資料也夠深入了
結論就讓看完這一大堆辯論的人自己下吧
辛苦了
willk wrote:
銀座四丁目去過沒? 101旁邊當然跟人家不能比...(恕刪)


哇咧,找個照片就一堆大戰文了,只能新回應一篇來貼了,四丁目沒拍啦,銀座三丁目可以嗎?



willk wrote:
你會不會在自言自語阿

前面寫很多了...只是你不相信罷了

誰喊1990年就有泡沫? 你嗎?
...(恕刪)


張教授說的(節錄):泡沫價格的計算公式,是以當地租金和民眾所得當基準點,反推回去算出當地民眾可負擔的售價,以現在3成8泡沫價格來估算,這間開價1坪80萬的豪宅,至少高估了大約30萬,建議合理價格大約是在50萬。張金鶚:「我們看到台北市在過去,從民國62年到現在,的確出現2次泡沫。」

研究指出類似情形發生在1973年,當時油也漲,房地產因為具有保質效果開始增溫;1987年起飛,1990年高峰期,當時房市泡沫價格高達47%。
-----------------

張教授沒說的是 1990年後幾年現在來看只是小回檔,房價大趨勢是又漲了20年

apple33 wrote:
Reich這三段話基本上就是我要表達的重點了

1.台灣狀況沒有政府跟媒體說的那麼好
2.產業外移大陸後台灣人生活可能不會比現在好過
3.台北市有泡沫

如果1.跟2.為真那3.請你要多小心...

還有我的總結:大陸不是萬靈藥.....(恕刪)


好啊,狀況相同的案例研究,本來就可能導出不同的結論。

我的結論是,台北市沒有泡沫,因為現在台北市高價區本來就不是受薪階級在買的,還有我講的產業情況已經10多年了,但是從1995年到現在,台北市的房地產還是一直漲不是嗎?這樣就根本否認你的理論了。

還有,大陸不是萬靈藥,但是在大陸賺到錢的人,或是相關的人,買起房子來會輕鬆很多。
沒有大陸工廠的廉價人力,台灣RD就算賣10倍的新鮮肝也沒那種薪水啦。
完美女神
myrtle wrote:
只有站在浪頭上解讀趨勢
才能引領風騷
這是邱永漢說的


是的。一個人過去看大趨勢的角度,決定現在的狀態。一個人看目前與未來大趨勢的角度,決定他未來的狀態。

很多人認為中國是未來經濟之星,企圖以各種歷史軌跡研判其未來性。但中國是一個過去歷史中,未曾出現的範例:工業革命之後,第一個實施共產主義的經濟大國(而非只是軍事大國)。

假使長期(我指的長期,是15年以上)持續仔細走訪觀察大陸各地經濟區演進、且長期注意大陸主政者每階段政策動作後面的深意、並思考中國主政者的施政大方向,也許會有利於客觀看待台灣的角色。


文章內容真的不錯~當然~許多大大的意見也很棒
"泡沫化" + "全民買單" = 十足的震撼效果
但是全民現在也正在買單,不是嗎?

買不起房價的民眾,選擇了周邊的低房價區域,但那些區域也悄悄的漲了20%以上~
台北的房價會掉下來?我看!很難!

錯誤的事情不一定就不會發生!只要滿足某些人的利益! 一樣持續發生
對於不認同的人群~最多不去碰!不去理~也就沒有了關係~

但是樓主提到"全民買單"的觀念~我覺得很重要
台灣的房價分配曲線~能夠和台灣人民的資產曲線接近~
那就表示許多人才具有選擇的機會~否則~相當辛苦!

有錢的人到哪裡都能住~不一定會根留台灣~為了讓下一代享受更好的生活
台灣能更好~當然會留下~反之~移民到哪也都不是問題~

不論高房價是否會造成泡沫~那是一個問題~
全民對於買房的能力跟不上房價飆漲的速度~那又是另一個問題~
台灣的生活環境~政府和全體人民的努力都很重要~!!!!!

靜心沉潛~

I Dont Know wrote:
為何要讓房價掉50%? 是儘要滿足目前無殼而又想買台北市的人?還是要懲罰已進場的投資客及房貸族?

要以課稅、徵收及限制轉手次數可能也要考量下列狀況:

在賣方市場時,課稅也有可能加速推升房價,因為賣方一定會考量本身稅負,進而加在買方身上,不過這種作法到是可充實國庫資金,至於徵收,以台灣狀況恐怕到時抗議不完吧。

至於限制房屋買賣次數,先不要說抗議聲浪及妨礙市場自由等問題,有心人士未必要老老實實去做產權登記,到時候一堆應變方式可能就因應而出了吧(e.g.租賃),弄不好又造成社會問題


房價掉50% ? 怎麼可能! 別傻了,台北市的房價只要回檔超過15%,應該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了!


很多人還是搞不懂問題的核心所在,把房價的最高點尚未出現當成泡沫指標!這是完全錯的!


1.央行為何要打擊熱錢 ?這些熱錢進來台灣可以讓台灣重回民國77年那段股+房大波段!為何不要?

2.台北市有多少人貸款買房,可以承受利息調漲3%? 每仟萬貸款多30萬的房貸利息支出?

這篇論述是建立在"事實是台北市房地產就是個泡沫"的前提上,
然後就論述泡沫一定會發生~

兩個感想:
1.前提部分沒講清楚為什麼是各泡沫,只是下一個結論,有點武斷,
前提沒建立起來,接下來的論述都是空的,是浮在半空中的清談~
(這個已經有網友說過了,不再贅言~)

2.版主為了證明"泡沫一定會發生"理論,引用了很多歷史經驗,
但還是沒說明清楚台北市的情形跟這些歷史經驗有何相符,
再者,以版主提到的幾次泡沫,如果除以人類歷史(算兩千年好了)
那是幾百年一次,
就算是版主提到的美國經濟大恐慌,跟日本的大蕭條,相距只有幾十年,
問題是這是兩個不同的地方,有誰可以告訴我同一個地方國家發生兩次泡沫的間格期間是多少?
就算是用1929經濟大恐慌跟2008金融海嘯來算好了,中間間隔80年,
要醞釀八十年的泡沫,還是各泡沫嗎?

你覺得我是要買房子滿足現在當下的需要?
還是為了逃過一個不知何時(幾十年?幾百年?版主也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才會發生的泡沫破裂?
以我而言,我當下有需要就買房子,因為我未來二三十年有住的需求,
我不會為了一個 是不是存在 會不會發生 連何時發生都不確定 的事情 東想西想,
那個太虛幻了, 我不會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建立在這麼不確定的事情上~

打各比方,台灣有沒有地震?有?最近幾年五六級的地震也不是沒發生,
未來有沒有可能發生921那樣大的大地震?有可能,只是不知道何時發生,
但是,難道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每天睡在帳棚裡,只為了未來可能發生地震預作準備?

就算三十年後真的發生了泡沫,證明了版主說的"泡沫一定會發生"是正確的,
我也不會改變我原來的決定,因為起碼35~65歲這段時光已經享受到房子帶給我的好處~


apple33 wrote:
葛林斯潘在2000年...(恕刪)
有人提廣場協議是日本由盛轉衰的關鍵!

時間點上有點點誤差!

應該是日圓急速升值後,日本企業會社突然發現她們對海外來說非常有錢,狂買美國資產入主美國企業!

日本第一的口號不是喊假的!

時至今日號稱衰退停滯1-20年的日本仍然是具有龐大外債債權(包含無償給中國貸款)+龐大外匯存底的國家!

我想講兩件事情

RTC賠付機制,AMC的產生他的背景因素是為何?

這是企業主與金融機構過度且錯誤的投資放貸,導致全民買單的實證!!!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看到這裡很多人把台北市的房價捍衛的太死,我認為應該是沒法溝通,所以我提出一各看法!
給大家參考,就是跳脫台北市的房價看泡沫這件事情的本質!

網路泡沫就是我要談的,在網路泡沫的那各時期,我也不算恭逢與盛但總算是有經歷過!

一家企業可以因為某種遠景VISION,股價炒翻天,當時與某廠商會面我的老闆是對他的老闆這樣說的(我剛好在旁邊)

你個人的股票OP漲了,光昨天多3千多萬你薛海了,當時這家公司只是剛剛在台灣設立的分公司,該台灣總經理才上任不到三各月!光是他的股票選擇權總價就數億元!

這是特例嗎? 完全不是,該公司的美國總公司大老闆成立該公司沒幾年,身價最高時期接近兩百億美元,他來台灣參加會議時還有6-90億美元的身價!

這是由上(大老闆)到下(台灣分區總經理)都薛海的美好歲月!(沒跟到)

大約是一年多過後,一各原來在某網路平台上班的人求職的場合(另外一家本土網路公司)
一各兩年年資,主要經歷在網頁撰寫的工程師,依照他去年的薪水+分紅+股票平均/12之後開的價位
嚇到了我朋友,因為他無法理解是他老闆給他的薪水遠低於市場MRP,還是對方是特例!

很快的他發現,當時一票網路泡沫破滅後出來找工作的工程師都是這種薪資!


問一下,你認為有錢人會想要住每坪開價50萬3X年破舊老公寓?還是你認為公司的中間管理幹部年薪破200萬的可以用一半的薪水扛下每坪開價50萬3X年破舊老公寓!?

  • 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