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為什麼政府不大量興建國宅呢?


sunrising wrote:
配合都市更新興建以後, 不要賣
只租給需求的民眾, 沒有期限的租約,
這樣房子的所有權就在政府手上
如果民眾有錢了就自己買房子搬出去
也不會有炒作的問題


在英國或許可行
在台灣...
很多人租到之後
就會再轉租出去...
然後有二房東 三房東.....
不要小看台灣人啊
會這麼賺錢不是沒原因的

Tony1253 wrote:

我家就在青年公園對...(恕刪)


你是住在哪一面阿?

上禮拜晚上出去買宵夜,看到警察銬走兩個年輕人,旁邊還好幾個在那邊看,不知你知不知道是啥麼事情?

還有現在晚上去南機場買東西,會看到有遊民就睡在人行道,這就算了......你覺得他會在哪裡大小便呢?沒錯就是在人行道上......我在人行道上看到有人在大號........以後踩到大便先別罵SHIT,因為搞不好不是狗拉的,是人製造出來的.......

另外前陣子去買早餐,看到某個年輕人戴著安全帽滿腿是血,一跛一跛跑著追一個老人,原來....因為這邊老人很多,早上青年公園周圍都是老人,老人過馬路你也知道,都當作沒紅綠燈,一個十字路口四邊都在走人,一堆闖紅燈的老人在十字路口爆走,那個年輕人騎車過去,為了閃一個老人摔車,老人見狀就先拔腿就跑,但因為真的年紀太大,跑得實在太慢,還是被受傷的年輕人逮到了......

一堆鳥事....寫信詢問的大大們,我回信都說一言難盡,現在隨便寫兩條給你們參考.....
英國的出租國宅政策,也不知道有沒有效..
但是這一波英國房價還是漲了一倍..
比台灣都漲的高,現在面臨泡沫的危機..
sunrising wrote:
配合都市更新興建以後, 不要賣
只租給需求的民眾, 沒有期限的租約,
這樣房子的所有權就在政府手上
如果民眾有錢了就自己買房子搬出去
也不會有炒作的問題

會有這樣的想法是我曾經有看過英國的報導,
英國政府也是蓋品質很好的國宅
只租不賣, 經過了百年
房子品質仍然很好, 導致住戶都還是不想搬出去........

台灣可以學一下

對於中低收入戶,甚至可以考慮減免租金


不是要吐你槽,這個方案一看就很不務實~~~

1.只租給需求的民眾, 沒有期限的租約:什麼叫有需求?如果一戶人家住進去,永遠賴著不搬家,永遠都說他們有需求,那其他人的權益怎麼辦?

2.中低收入戶免租金,這個只會讓社區的品質變得很差,當房租便宜甚至不要錢,你想會進駐進去的都會是些什麼人?房子品質再好都沒用,這些人會有公德心?會愛惜房子?我是不太相信啦,你相信嗎?

每次看到很多人說台北市房子多貴多貴,什麼幾十年不吃不喝都買不起這類的話,就覺得很好笑。

古今中外大都市的房價都不會便宜,都不是給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買的,台灣不是特例,這個定律也不可能會改變。
唐朝時就已經有『長安居,大不易』的說法了,一千多年後的台北有可能改變這項事實嗎?
seatree wrote:
最近幾年不是很流行 BOT?要在最在最短的時間內抑制房價,乾脆就下狠招...(恕刪)


大哥,如果建商與廠商沒有利潤,誰要跟你玩 BOT....
興建了一堆國宅,然後用便宜的租金租出去,那建商要何時才能回收他們投入的成本??

除非你移民到北韓,不然房價炒作的狀況,是全世界大都市都避免不了的問題!
CA91007 wrote:
你是住在哪一面阿?上...(恕刪)

三號門那一面

這裡有趣的事不少唷
例如公園裡網球練習場常常會有一個男人
穿著火辣小短褲 顏色時而深紅 時而豹紋
上半身沒衣服 收音機開得大大聲 然後扭腰擺臀...

青年公園裡也有遊民
好幾次我從青年公園停車場走樓梯上來的時候
突然瞄到一個人 我就被嚇到...
雖然他們也只是窩在那邊睡覺
但還是會怕怕的

不過
這種事情聽再多 對房價也沒用
我家樓上去年底一間破破爛爛的14坪五樓公寓 沒電梯 屋齡32
真的很破爛 很久沒住人 進去都霉味
結果360萬賣掉了 屋主又花了60萬裝潢
就是這樣...

剛我姐在msn上跟我說 樓下又開打了

苦行僧001號 wrote:


不是要吐你槽,這...(恕刪)


這只是一個提議, 實行面上因為英國是福利住宅政策, 我看到了個人覺得不錯

也許有人賴著不搬家......事實上據報導英國福利住宅的住戶搬遷率很低
也就是大家都住的很滿意不想搬走.......

而且現在金融風暴以後, 私有住宅的房價大跌, 很多人住不起房子
紛紛要排隊住政府的福利國宅, 估計至少要等2-4年

但是假設英國連福利住宅都沒有............你去睡路邊吧........

我還是覺得這是可行的方式, 細節部份可以再進一步研究
與其大量興建國宅,
不如以政策改變大家一窩蜂投資房地產想買空賣空的情況,

課徵非自用住宅稅率、不動產交易所得依據實際交易價格徵稅
提高非自用住宅貸款利率、降低非自用住宅貸款成數

這樣就可以逼出一大堆投資客的房子在市場上流通囉
供給大量增加,價格自然就降了

要用政策將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改變
甚至持有土地越多,讓其持有成本遞增
這樣投資大眾的資金才不會一直往房地產市場丟

將資金導向其他產業,也才能促進其他產業升級
這想法不可行
依照台灣人的習慣
大家拼死也要多買幾間
出租 或是賣掉(反正國宅的價錢比市價低)
至於三十年的房貸,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美國,因為大家房子買來都是自己住,不是要用來出租或是準備要賣
如果你打算自己住,貸款二三十年並不是很大很大的壓力吧
這種作法像是西歐先進社會主義國家法蘭西在都市邊陲蓋的社會住宅
照顧窮人和失業者,某些符合條件的人是不用付租金的
裡面有許多非法移民入住,公寓外觀看起來就很雜亂
一般人是不會想靠近這種建物,被偷被搶好像是活該你自找的一樣
我們準備開始邁向社會主義國家了嗎?
許多人都強調出生率太低,將來空屋一大堆,等投機客遭受斷頭懲罰之後
房價便宜到不行再來撿幾間透天厝當車庫都爽,這樣懲惡揚善的戲碼不是很好嗎?
離開台北市一看,那麼多的新大樓入住率都不高,房子供過於求啦
政府這時候如果大量興建國宅很浪費公帑耶
台北市綠地太少了,國有地釋出應該以美化市容的公園綠地為優先
新住宅應該往郊區開發吧,這樣對大家都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