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g-life wrote:我朋友住內湖去年遇到建商開土地持份一坪換8坪 聽起來不錯,不過這一定是含公設。反正住宅容積計算,不外乎容積率、容積轉移、建蔽率及前道路寬度及奬勵。建設最愛玩的一種遊戲就是朝三暮四。
mot126 wrote:我們是4層的老公寓,所以有4/1的土地所有權,室內坪數只有15坪,對方只有講到可室內坪數1坪換一坪 有這種4層樓老公寓室內只有15坪 ??? 2房 ?現在房子有多少坪對對建商來說一點價值也沒有持有多少土地才是最關鍵的因為這決定建商可以蓋出多少樓地板面積同時也決定獎勵容積的基本分母~去了解一下土地使用分區以及建商之後預計申請的獎勵容積才會知道自己分回的合不合理~
mot126 wrote:最近有公司來談都更合...(恕刪) 一切看土地先去看你家房屋所有權狀中土地持分比例,換算出實際持分土地坪數建物本身權狀坪數只在租屋補助金這方面才有用再去查土地分區,看看你們土地是住一~四還是商一~四對照土地分區即可知道1坪土地能蓋多少容積(建坪)公式如下持有土地坪數X容積率X都更獎勵值X銷坪係數(約1.6左右)=可蓋建坪數跟建商合建若採6:4分配的話,可蓋建坪數X0.6=你可分配的坪數再扣掉35~40%公設=室內實際坪數建商跟你說室內1:1換回的話,除了唬爛之外,下面幾種情況是有機會達成的1.舊建物本身就沒將可蓋容積蓋滿(要去查原始竣工圖)2.有防災or海砂這類額外獎勵容積3.地處精華區,周遭平均房價都在120萬/坪以上目前想到的是這幾種遇到畫大餅的建商要小心有些只是整合公司,畫大餅誘導住戶簽約插旗,可能整案打包賣給其他建設公司或是等其他真的想蓋房的建設公司來跟他買斷合約不論是那一種,接手的建設公司不太可能接受誇大的分配條件結果就是住戶無視現實只看到大餅,整合受阻,案子延蕩數至數十年建議先查查來談的建商本身資質,是否有完工交屋的實例,及財力否則都更之路只會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