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幹嘛急著買鳥籠

很簡單的邏輯,那你怎麼不去屏東住?


cm4430 wrote:
台北人是習慣自虐還是怎樣真是令人難以理解。

cm4430 wrote:
花400萬買中信金跟玉山金


中信金還OK
玉山配息不是才一點,,其他是配股

第一或合庫或兆豐捏

cm4430 wrote:
剛剛看到一個廣告:7.1年電梯大樓,35.5坪,2房一廳,扣掉公設後不知有沒有25坪。在南港經貿二路。開價2980萬。
我是不清楚台北人的收入大概是多少,也不太了解台北人對於房子的定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小的房子竟然開價近三千萬?
同樣條件坪數在屏東400萬有找。在高雄左營880就買得到,在南港竟然要2980萬?
小不拉嘰的2房一廳是要給誰住?台北人是習慣自虐還是怎樣真是令人難以理解。


現在這類房子新北市的重劃區也是一堆~
小兩房就是只能住一對夫妻,養一隻寵物
萬一要生小孩就 GG 了~

厲害的是,看起來每個建案都一推出就賣光光
都是預售屋喔~

很難理解這些人在想什麼?
cm4430 wrote:
我是住在屏東,但每...(恕刪)


噗噗 鄉下就是鄉下 你還真的以為都市人就不會你這招

我家就是靠房地產賺錢的 撈一次你被動收入不知道要跳十年吧

你不知道工作只是副業嗎 可以當老師當志業了
被動收入不會比你低 沒什麼好講的

我家就一間3000萬附近 還當真大家都蠢 只有你會被動收入?

我公司一堆年收120~150萬 收租金也是一年50萬起跳的滿街都是
前輩年收200萬+ 租金年收80萬的也一堆
股票我都不想說了 那個沒問

(早些年新竹300萬附近買一間三房 出租都能有14000附近 一年賣股票就能買一間房的滿街都是)


你可能是屏東少數有錢的 但我們這是平均大家都能有錢 不一樣 (夫妻都台GG年收4~500萬 也是有喔)
國稅局就已經跟你公告 假不了的

如果可以大家也希望拿新竹薪水 一樣多的福利跟休假 回台中住爽爽 誰要在新竹工作

跟你講常見的 你來講特例 剛剛重我家離開的朋友 年收都超過200 也只是領薪水的 代表這不是很少見的現象
最近買房大約也是2000萬

在新竹買房的同事還沒看過低於1400萬的

這叫做新竹日常生活
一般上班族 大部分3-5萬而已

除非有本事當老闆
cm4430 wrote:
房價是屏東的7倍,..台北人的收入有比南部高出那麼多倍嗎?(恕刪)
01的網友年收入都是億來億去的,3000萬跟3000元意思是一樣的,一年買個2~3棟房沒什麼吧。

enzo69356 wrote:
中信金還OK
玉山配息不是才一點,,其他是配股...(恕刪)


中信金前年有配股,去年只配現金,所以總金額縮水。反倒是玉山金,去年配股加現金的總值比中信還要高,而股價走勢也沒輸中信,兩家都一直維持在大概一元的距離。兩家去年前三季獲利就比前年一整年獲利還高,可見去年獲利豐厚。這如果不是反應在股價就是反應在配股配息,逢低可以買進。
kaworu.liu wrote:
噗噗 鄉下就是鄉下...(恕刪)


不用噗,你以為只有你家有房地產。我繼承祖產快三十年了,房地產的走勢我會不知道?建商仲介怎麼操作搞不好我比你還了解。想唬誰呢?去騙騙那些吃人頭路的也許可行,但不要來唬我。

如果你講的是常態,那一堆勞工上街不就全是假的,低薪也是假的,過勞也是假的,那些勞團的訴求通通是騙人的。以上條件通通成立才有可能變成你說的常態。
不是只有你身邊友人年薪破兩百、三百?我身邊友人億來億去的也不在少數。新聞不是有報導,九成富人集中在北部,那起碼還有一成富人是在中南部。看你講的好像只有你家有錢一樣。我的土地都還沒賣光你也好意思說你家撈一次我要賺十年。搞不好我賣一塊土地你家得撈十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用去比這個。坦白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很知足。

地主提供土地
建商提供技術
投資客買空賣空

十年前地主賣地沒賺多少,建商也只抓15-20%利潤,後來發現仲介、投資客什麼都沒做轉個手竟然賺的比上述兩者還多,導致建商直接把利潤拉高,結果投資客沒得賺只好拉更高,泡沫就是這麼來的。你還沒出社會時我就在和這些仲介建商接觸,房價合不合理就把土地成本跟建造成本抓出來就知道被灌水有多嚴重。

我們南部這邊的房仲結合北部的資金,現在除了仲介買賣房子之外還提供"房子買斷服務“,我們這邊的房仲自己就是投資客。

南部買房是”買土地加屋殼”,北部買房是買土地“送”破爛屋殼。會增值的永遠就只有土地,屋殼是負資產,屋殼會損壞要維修還會折舊,只有土地不會折舊。
北部用天價買一塊連葬身之地都嫌小的共同持份土地加上破爛屋殼然後說:我們北部的房子就是值這個價。錯了,其實你們房子不值那個價,三十年後那個屋殼的評定現值會因為折舊而被歸零。就算沒歸零那個殘值你看了也想笑。想知道房子評定現值多少的可以去市公所或區公所查。有價也是土地有價不是屋殼有價。

土地值多少屋殼值多少都有價可詢,南港這個個案被灌了多少水進去要精算也不是不能精算。我有一塊地賣了8千多萬,建商蓋了16間電梯別墅,土地成本約500萬,建造成本約550萬,結果他直接開價1700萬,成交1550萬。中北部更狠,相同等級的房子沒開個3000-4000他不賣。建造成本有差那麼多嗎?沒有?土地有漲那麼高嗎?也還好。那中間這些高達30-50%的價差難道沒有被檢討的空間?

會覺得南港這個鳥籠賣2980萬很合理的大概就只有買空賣空的投資客。投資客根本就不需要去思考房子真正的價值,反正買了再加價賣就好,太容易了。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
cm4430 wrote:
剩下的2380萬拿去定存,或是再投資。但不管做什麼運用結果都不會比花2980萬去買鳥籠來得差。在南港想住鳥籠不必花那麼高的代價,也不要騙我不曉得台北市的狀況。



剛看這就

房價2980萬通常會是現金買??

我光股息也破百(還不包含房租收入),但在台北還有更多的機會..

我想我還算有點資格來聊聊這話題,我以前在屏東市、屏東縣陸陸續續住過5-6年,而現在剛好就住在南港經貿二路...,嗯,以我親身體驗,我只能說南北真的有差距,屏東市跟台北市可能差更多,先不要講工作機會跟其他資源取得,光水、環境跟空污就受不了,以前還曾夢想老了到鄉下住,後來發現鄉下地方全無章法,甚至汙染更嚴重,現在也不敢亂想了,要住也只剩東部可選。至於以近3千萬買個樓主所謂的"鳥籠"值不值得?這個見仁見智,不是大就是好,有錢人有有錢人的打算,真的不需樓主來操心,因為賺賠都與您無關,不是嗎?要不,真的要管這麼多,樓主要不要問問認識的女孩,問她嫁去南港好,還是嫁去屏東好?瘦死的駱駝都比馬大,不是嗎?還有,或許祖上有德得以繼承龐大祖產,不過,那點被動收入實在不好拿來說嘴,這邊能人異士不少,我都選擇當觀眾就好。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