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能在雙北買好一些的房子的卻是很大一部分都是有家裡幫忙。
但畢竟這些畢竟是少數,我是覺得撐得起一時而已。
以目前的狀況,政府感覺是站在中立偏多一點,畢竟財政需要稅收。否則要是學大陸那樣打房,限制貸款跟購買資格,房價早崩了。
不過即便政府在中間偏多或是中立,長久的話我是不看好台灣房地產。 房地產要健康的成長有很多因素如人口增長及整體經濟發展。這些目前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情況。
一些投資客的朋友都早已出場轉戰其他標的物了。 沒有投資客的房市,不太可能造成新的向上波段。 所以未來只有持平或是下跌。
現在的低成交量也表示房價已達到自住客可承受的上限了。 這波進場的人感覺部份是遇到識時務肯讓利的賣家,或是家財萬貫,買房像買車子一樣的及一些沈不住氣沒作足功課的。 我想房仲、建商自己應該也知道這波結束後,下波看不到。
陸陸續續一直還是會接到一年前開始去看過的房子打來的電話。 當初開價硬繃繃,可總有餘屋沒賣掉。
看了一年多下來,我發現真的不用急,越看總能看到更滿意的物件,唯一的共同點是價格總是讓人不滿意。 畢竟一年多前我會出6x萬,現在我只會出4x萬了。
我沒有急著購買的壓力,那天遇到更滿意的物件而賣方又肯讓到我覺得合理的價格,那就成交。
假如過幾年仍然買不到,那我再回頭去買之前也不遲。到時錢也存的更多了,還可以少貸些錢。
以過去一年多的看房過程跟這期間買了房子的朋友的經驗總結,實價登入不用太認真,上面的價格並不能反映出實際狀況。 箇中緣由就不多說了,懶得做功課的可以去問問這段時間有買房子的好朋友看看。
看到喜歡的二手屋確實會過了這村,沒了這店的可能。但除非你很有錢,喜歡就買沒有負擔,不然持續看下去總是會有其他喜歡的物件的。而且我發現過去的這段時間以來,二手物件放出來的也越來越多。 丟出來賣的速度比被買走的速度快多了。
新建案的話更不用急,一堆已建好的房子跟一堆預售屋在市場,後面還有一堆還沒開賣的。我一年前看過的新建案,不論是預售還是已蓋好的都還有餘屋可買。還不時會發現已交屋又被丟到二手市場的物件。
我個人心得就是,真的不要急著買房,現在是買者最大!
當然誰要去當羊被宰也無所謂,這只是我個人見解。
還有就是仲介的術語聽聽就好,這年頭資訊發達,好壞很快就被報出來了
看中屋子的情況下也要去了解一下當初屋主買多少,我個人認為不是不讓屋主賺,
其實屋主當初買多少近十年友交易的要找一定找的到,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找有些可能第一手
但是也要看是甚麼情況,畢竟屋齡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你要我出1000萬買一個30年後變成70年老房? 到時候還有誰敢接手?
其實絕大多數現在的二手屋主賣絕對都還是有賺,只是賺多賺少而已。
除非是那種已經轉3至4手甚至轉給親賣親友那種友情價
但邊緣人就是沒有辦法找到那種友情價
總而言之,至於買氣浮現? 我只能說都大多還在觀望而已。
留個資料,有新物件提供一下,價格在談。
去看看今年幾個月的中古屋/大樓實價登陸成交量就可以發現買氣根本沒回溫。
因為大家都知道還會跌,那只是那些靠房產致富的人舔傷口用的,
當然他們也可以說不缺這錢,話都人講的,難道犯人在還沒有證據之前會說他有罪?
還是老樣子,30年的老公寓/大樓,
你要賣1000萬以上的,你可以慢慢等待宰羔羊上鉤。
目前個人看中或看到的,查實價其實屋主大概都仲介的寫至少是當初購屋價格的兩倍
至少我在看的區域是這樣。 假設1000萬,通常當出屋主大概買500萬左右
10個有7都這樣,其實有些屋主是想換屋,賣掉原本的去買新屋。
你是在幫別人換新屋,賠本還倒貼房子給他
當然屋主賣想賺或不想虧(拿各種理由例如裝潢等),
房仲也要抽,所以往上調是正常的,這就看你想不想要
基本上跟屋主已他當初價格買的,普遍都不匯賣你的,畢竟人就是貪心
就算是我當初買500萬我也不會500萬賣,除非急需錢
想買到好價位,真的急不得,版上還有那些就當作是房仲消息。
這年頭還願意大筆錢在房地產的,我只能說真英雄,台灣靠你們了。
以上是個人建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