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65426 wrote:一是釘子戶二是習慣EX...(恕刪) 歷史告訴我們,大多數釘子戶都不是經濟上有問題,而是想要多撈點罷了。住不起新大樓?那就去住社會宅,或是換面積小點的還可以折現,免得地震來得時候整棟倒塌,所有鄰居陪你一起死!
橄欖綠 wrote:台北市民需要社會宅嗎?如果都更能夠遂行,人口居住密度可以提升,居住問題自然就解決了,為何捨近求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台北市民不需要~不過後面有一狗票的台灣人都想當台北市民。他們很需要。 因為他們期望便宜(你要說公義我也沒意見)假設都更遂行順利~釋出的房子肯定是貴貴貴,台北市土地取得不易,好不容易談成一塊地,蓋國宅絕對不符合建商成本效益,當然是要蓋豪宅,先不論是真豪宅還是假豪宅。
對於住過透天跟大樓的人來說,除非腦袋壞掉才要用透天去跟建商都更變大樓,光是地持分變少不說,現在新大樓的公設比動不動都是35%以上,再來分不分的到原本該有的一樓店面也是問題,接下來大樓都得繳管理費一坪80元以上(在台北市這還算便宜的),有個40坪(實際使用約30坪)一個月就要繳$3200,<-這個錢拿來繳水電瓦斯第四台網路費都還有剩。管理費真的會繳到手軟,車位管理費又另外算一般都$500,還有自己的房子施工還要知會管委會繳保證金,管委會買東西修東西都比一般貴,還要繳公共電費,光想到這些誰想要都更變大樓呀!自己房子裡面裝潢的漂亮穩固點比較實際。接下來說個去年發生的真實案例,某地區跟A建商談好都更,所以就把老房子拆了,之後A建商跑路了,換B建商來接手說之前A建商給的條件太好要重新談,我之後想想這可能是住戶被設計了,這些住戶我想應該都欲哭無淚,房子都已經被拆了該怎麼辦。
d1994830715 K大 wrote:都更?根本沒什麼人會...(恕刪) 我們這建商是說現在坪數換新房室內坪數等於原本40坪換新房6X坪,真的很好但還是有人不同意因為隔壁公寓整棟都做違建,原本2X違建到3X坪老違建檢舉了又不會拆,真的超無解
84865426 wrote:一是釘子戶二是習慣E...(恕刪) 講的很好,這些都是問題,當然也還有很多問題與阻力 但,政府的存在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把公共的利益極大化 社會住宅也不能偏廢,要讓都更的住戶有選擇性,要換房子或換錢或換到其他的都更區域或社會住宅或國宅 換成新住宅,很多家庭可能不想繳或繳不起管理費,所以這要給住戶選擇性,同時這樣也能解決都市的交通與停車位的問題,希望現在這種資訊進步的時代,政府能更有魄力與能力解決都市的各種建設的安全與規劃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選擇這位市長的期望! 不過現在新大樓的問題真的蠻嚴重 就像樓上說的,40坪變60坪,管理費大增,還有現在新大樓的公共電費更是嚇屬輪
台北市超過30年的房子真的很多之前一堆道路用地讓建商用一坪一萬來跟市民增收換容積率之前我們家就有建商跟我們買,然後說什麼先簽約過戶,然後過一年再給錢有這種事?土地給你過戶去了,還要等一年才給錢?台北市政府沒有來主導都市更新,讓一堆建商來騙老百姓,哎都市更新這件事,只要讓百姓覺得划算,每個人都嘛願意換誰要住30年以上的老房子啊?
橄欖綠 wrote:歷史告訴我們,大多...(恕刪) 我沒有把釘子戶局限於經濟困難的層面舉凡 精神病 貪婪 歷史遺跡 等問題都是釘子戶再補一下就是建物的容積問題說不定你換得來的新房子會比你原本住的房子還要小還有你文的提去住社會住宅????????一是條件有符合嗎?二是抽的中籤嗎? 如果抽中就是祖上有積德了重點建商的那張支票是開多久才能兌現支票金額開多少?可以在台北市買到房子嗎 也是重點所以說都更也一種另類的驅趕平民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