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大可山石,才讓我們發現奇岩之美。
有別於內湖五期、新莊副都心、五股洲子洋,奇岩重劃區係屬小而美;
做了快一年的功課,由於建案量與總戶數並不多,所以還算容易掌握。
印象最深刻的是:
遠雄山綺,很有熱忱,自始至今都有保持聯繫,希望這不是因為缺業績的緣故;
國美大奇,接待中心很簡樸,一點都像蓋豪宅的建商,希望這省下來的管銷費用,可實際回饋在屋主身上;
大可山石,不論接待中心或廣告文宣都很用心,也常舉辦活動集客,而造價費用更是驚人(奇岩之冠),這可反應在其建物的宏偉與氣派、以及使用的清水模工法與制震系統(這幾點很吸引我們,當然還有中高樓層的視野與室內泳池),或許是快完銷(由好房網5/12的新聞與自行查詢施工進度推測),低樓層以一坪56萬起出清,真的很讓人心動。
關於奇岩重劃區常被討論的樓層高度:
實際看過新成屋-宏普新邑&華固出雲,會有明顯的感受,
但看到華固晴川的裝潢作品(成舍設計FB於4/28的發文),是沒什麼壓迫感,或許坪數夠大(由照片格局推測應該是最大坪數88坪的B5戶別)、以及這就是設計師與攝影師的價值之所在吧!
p.s.其實我們很期待潤泰(工法不錯&有自己的物業管理團隊在維護)在奇岩的建案,但查到資料1樓樓高僅2.91M(對...我沒打錯),其他樓層為3.17M,想說在這區買得起中大坪數的客戶群,應該會重視1樓門面與室內高度的舒適感才對,或許是因為合建案,就算再有良心的建商,面對一翻兩瞪眼的利潤數字,還是不得不低頭...><。
在此,就來比較大家較易入手的宏普新邑&華固出雲(以三房產品為例):
宏普新邑
優:面公園第一排、低公設(省電梯與逃生梯空間)、所附的設備佳(砍入式冰箱、YKK AP窗等)。
缺:樓層高度、房間極小的三房產品(其中一房可能只能作成儲藏室)、主臥室廁所門直對床(距離很近)、一層四戶配一台電梯較不便、逃生梯小又陡(僅符合法規最低規範)。
華固出雲
優:標準三房、樓層高度、車道設計筆直可直通B1與B2(極適合低底盤的車輛進出)、舊法規大平面車位(還可再塞一台機車甚至是重機)。
缺:沒視野(相對公園第一排)、以這總價所附的設備很普通(廚具、衛浴小五金、窗戶等)。
拋磚引玉、野人獻曝一下,我們只知道以下方法來找與比對資料,不知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可彙整得到更有用的資訊呢?懇請高手分享。
# 建築工程履歷查詢系統
# 台北市建管處/建管業務綜合查詢/執照存根查詢(建案資料)&施工管理(施工進度)
最後,讓我偷懶一下,轉錄去年我在別篇的回覆(內湖五期中小坪數新案-國泰沐善#28)當總結(因為覺得還是很適用):
簡言之,找房不易,格局可改,地段無法,還是要找與自己有地緣關係的物件。
而找房的哲理很有趣,有點像是找結婚伴侶,挑選時不是看條件有多好,而是看有哪些缺點是自己無法接受的,畢竟以後要和這些難改的缺點相處一輩子,決定好後,就只看優點,這樣生活才會比較輕鬆愉悅。
以上供大家參考,祝福彼此找房順心、看房愉快、買房圓滿囉!~^.^~
附件:
1.東煒 大可山石 施工進度
2.東煒 大可山石 今年4月1日的傳單
3.華固晴川 成舍設計 裝潢作品



如果你喜歡奇岩,那你一定要去看看內湖五期
奇岩的公園非常零散,而且旁邊老舊當地住戶常常隨意進出
你可以看到穿藍白拖的、提菜籃推車的老先生老太太
反觀內湖五期,因為種種因素,公園只有重劃區住戶
兩個公園都去晃晃,你就知道誰比較清幽
不懂豪宅市場,一定要多做功課
至少逛一遍
我的排名如下
(以下都是漂亮重劃區,而且除了奇岩外都是封閉型重劃區,普通台北市民不會無聊走進去)
1.象山(完美的社區)
2.大直(完美的社區)
3.內湖五期(沒捷運,但交通跟生活機能滿分)
3.內湖四期(交通跟生活機能都0分,但透天要買這的北美社區)
3.南港經貿園區(有捷運,但開車交通0分。生活機能滿分,未來大發展,但社區旁都是高架橋、高架捷運,很狹窄的感覺,也沒公園)
4.星雲重劃區(完美,但太小了,車子交通0分)
5.奇岩重劃區(光是普通市民很自然的會進到重劃區,這重劃區就是0分)
6.重陽重劃區(尚可尚可)
了解在台北市買「豪宅」首推信義計畫區,但這區的豪宅也是有分A、B、C等級的,只是我們現在找的是「好宅」。
有幸從小到大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範圍都離不開東區與信義計畫區,幾年前在一個偶然的因緣際會下來到北投,並確定要在此落腳開啟人生另一階段的旅程。
看了幾年的房子,一路從捷運芝山看到新北投,終於找到奇岩重劃區,並漸漸可感受到奇岩的好,且家人也很喜歡這裡的環境。
或許奇岩重劃區的公園綠地還不夠大,但夠日常生活散步、遛狗、遛小孩之所用,且旁邊的陽明山就像這裡的後花園,不怕我們玩,只怕我們沒時間好好去玩。
另外,家人也有潛在換屋計畫,內湖五期是替代方案之一,且還蠻喜歡國泰沐善的,不介意這裡沒有捷運、有公宅規劃、以及微不足道的垃圾車停車場(聽說其源自於這區早年與垃圾山及傾倒廢土有關,但誰沒有過去,就像日據時代的信義計畫區),但比較介意這附近有變電所、平日舊宗路快不分時段的車多,以及不是很習慣這裡的飛航噪音。
p.s. 快10年了!內湖五期還是很熱門,對此區域有興趣的朋友,可回顧2009年Mobile01的經典討論「內湖五期(第二信義計畫區)居住環境分析:與第一信義計畫區與大直之比較」,以及用
"內湖五期"AND"垃圾山"
來檢索,約略可知其來龍去脈,以及當年這裡的推案價格。
至於,重劃區內外的鄰里互動,我們得到的feedback都是很好的:
先以我同學為例,她婚後也住在信義計畫區,因常在這附近的公園遛狗、遛小孩,而結交不少狗友與熱心的婆媽長輩們,其中有不少是計畫區外的居民,但都很好相處,素質也不錯啊!
至於我們,剛開始也對奇岩重劃區不熟,心中也有不少疑惑,於是有空就會去那散步(不限於只在重劃區內),來了解整個區域的大環境,當然更會與生態公園裡的街訪鄰居閒聊,得知這重劃區的背景,以及是否會淹水、硫磺等問題,他們也很親切耶!
最後,關於熱門的公宅議題,奇岩重劃區外圍的邊陲地帶也有在計畫,我們一點也不在意,其原因請容我轉錄在別篇的回覆(內湖五期中小坪數新案-國泰沐善#52):
嗯~原本還想說,台北市廣設公宅後,我們就可去租,而不用辛苦買房,但與父母討論完後,公宅似變形的只租不售的現在版國宅,首先要符合資格,再來還有優先順序的排隊或機率抽籤(以上若有誤請告知),與其在那苦苦等候,不如靠自己的努力(當然還有家人的幫忙)。
註:新增資料,附上台灣公宅一覽表(2016.5.17經濟日報)。

而且以往的國宅品質與格局不堪理想(這我在看裝潢書籍時確實發現有很多案例),雖然聽說木柵潤泰蓋的興隆公宅風評不錯,但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好,真的很不容易。
承上,在此剛好可舉個實例,我們也非常喜歡潤泰蓋的房子(工法不錯&有自己的物業管理團隊在維護),剛好在奇岩重劃區有先建後售的案子在動工(我們在北投有新購屋需要,內湖則是換屋),但看到是蓋10層樓就有點怪怪的(此重劃區有建築高度限制),於是上網查年報與公開的建案資料,得知此為合建案,1樓樓高僅2.91M(對...我沒打錯),其他樓層為3.17M,但在這區買得起中大坪數的客戶群,應該會重視1樓門面與室內高度的舒適感才對,可見就算再有良心的建商,面對一翻兩瞪眼的利潤數字,還是不得不低頭,因此不敢寄望未來的公宅品質,只能要求自己要更認真工作打拼,並多充實相關房產知識。
最後,公宅多少會影響附近房價,但這又與附近建案的產品本質有關,若建商口碑與施工品質佳(國泰真的很讚,我們有不少親友早年都是住其蓋的房子,至今二、三十多年屋況都還不錯),基地環境、格局/通風/採光、社區戶數等有用心規劃,相對會抗跌,甚至買貴一點也不會介意(有其獨特與稀少性)。
內文搜尋
X

)都會考慮要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