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松山線是否有東延南港一帶的可能

文湖線繞道(誠正國中)延伸(中研院)
以避開研究院路,
會不會太費工(小於90度轉角?是直接溪道加蓋?或是另立柱?溪道要不要重做?若是另立柱,兩旁路面空間足夠?......)

至於實際上有無施工可能性?
非我所能代庖

既認為有施工可能性,
不妨將路線圖投書到「專業的」捷運局問問看,答案會更明確
光最後面到中研院那一段~成本就夠你前面那段蓋兩條了!
何況只有一站!另外真的樓主都只是在平面上畫圖?
好歹要有一些軌道轉彎半徑的概念和地質的概念吧?
janus1911 wrote: 文湖線繞道(誠正國中)延伸(中研院)
以避開研究院路,

這樣就叫做繞道?你的繞道定義還真是嚴苛啊
如果交通部官員都像你這樣嚴格
當初蓋高鐵肯定又快又直又省錢
況且文湖線軌道有到經貿一路南港路口,這就誠正國中正門口
而且誠正國中從以前就有遷校的提案在議會
我並不認為這是繞道,是順道延伸,剛好而已


會不會太費工(小於90度轉角?是直接溪道加蓋?或是另立柱?溪道要不要重做?若是另立柱,兩旁路面空間足夠?......)

請實地探勘好嗎?不要再看地圖說故事
現場看是可以大於90度轉彎
大坑溪南港路口小於90度的三角地段完全淨空無建物
大坑溪那麼小條,當然是直接溪道立柱最省錢

早就寫給捷運工程局了,但還沒回覆我
adventur wrote:
...早就寫給捷運工程局了,但還沒回覆我


祝福

"直覺"覺得松山應該跟板南線的昆陽或是後山埤做個連結
不知道有沒有人同意
沒必要,

台北市區需要三條東西向重運量捷運,

是因為偏台北市區之西的衛星城鎮有太多要進市區的通勤人口,

所以分散至三條捷運線才有辦法滿足需求,

以下是詳細數據:

淡水士林北投往市區:7萬人

新店文山往市區:7.5萬人

中永和往市區:9萬人

土城板橋往市區:6萬人

蘆洲新莊三重往市區:8萬人
----------------------------------------
合計:37.5萬人

而內湖汐止南港往市區:8.5萬

頂多再加上基隆往市區:3萬人(這3萬人包含基隆往內湖南港)

總共11.5萬人,還不到37.5萬人的1/3(12.5萬人),

更何況這11.5萬人裡面,

有一大部分的內湖民眾是可以搭乘文湖線至市區轉乘松山、南港、信義等三線的,

因此松山東延的效益又更低了。



總歸一句話,

台北市東邊的衛星城鎮之通勤人口撐不起兩條重運量捷運。
之前就有很多文討論過松山線延伸到昆陽站

但的確不可行

因為要穿過台鐵高鐵連續壁

除非是蓋在南港路上設連通道通到昆陽
拜託請不要來中研院搶著買房


案件編號: 7151 號
通報時間: 103.01.03 16:20:17
通報內容: 建議信義線、文湖線延伸,並於中央研究院設置雙捷運站,詳附件圖示:

有關您反映捷運信義線及文湖線延伸至中央研究院設置雙捷運站一事,經本局了解答覆說明如下:

一、有關信義線延伸部分:

1.本局曾於98年7月完成「信義線東延段延伸中央研究院可行性研究評估」報告,在不影響目前已由行政院核定之信義線東延段計畫,及避免與已通車營運之南港線服務圈域過度重疊,並兼顧國家生技園區與中央研究院之發展需求下,研擬信義線東延段再繼續向東延伸至中央研究院之路線方案。

2.經評估後本案規劃路線初步研擬自信義線東延段尾軌後方再向東以地下方式延伸,並於玉成公園設置R02站後,續以最小轉彎半徑200公尺地下穿越民宅,經由成德國中、南港公園下方後,沿東新街及國防部軍備局第202廠至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設置R01站,並繼續向東穿越四分溪後,以300公尺之轉彎半徑穿越中研公園、民宅下方並轉至研究院路中央研究院前設置端點站R60站,並於R60站後端設置一尾軌,以供營運調度使用,延伸路線長度約4.2公里,預定設置3座車站。

3.經研究後之評估結論:本案延伸後目標年(120年)整體系統新增運量每日約31,500人次,目標年增加之營運票收約3.2億元,然營運成本卻需高達約9.87億元,將造成每年營運虧損,故就目前可掌握之發展條件,本延伸案整體評估結果仍彈性的預留未來的延伸性。

二、文湖線延伸部分:

1.由捷運文湖線以支線延伸服務中研院地區,就系統功能而言,因文湖線採用中運量自動導軌系統,目前該系統尚未有以支線營運之實例,評估支線營運將增加系統控制之複雜度及風險性,營運安全有疑慮。

2.文湖線未來將以系統最密的發車班距提供南港、內湖地區的服務,如再增加支線營運,將影響文湖線原規劃之營運服務水準,因此亦不宜以支線延伸服務中研院一帶。

謝謝您的來信與指教,若您對本次回復內容有任何疑問,歡迎您逕洽承辦人:綜合規劃處黃振賢工程司,聯絡電話02-25215550分機8146,並祝您
健康愉快

janus1911 wrote:
祝福...(恕刪)
其實相較於建設+經營捷運, 用BRT或幹線模式增加運輸量或許對於南港舊庄一帶的幫助更大.
用輕軌~~經費少,建置時間短,不佔車道


twsgca wrote:
其實相較於建設+經...(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