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何謂'生活機能不足'?

有時在想
或許一些家庭也可考慮,趁現在價格好賣掉老舊公寓改去租電梯大樓。
為何非要忍著不便,等待幾乎不可能的都更?

在里辦公室公告欄,看到好幾張公告,獨居老人過世,房產公告,要是沒親人繼承就充公!
有些老人家,根本就是獨居不便,為何不賣房來讓老人家或自己生活過的好一點?
房子是私有財產,大家自己買了,也享受到房價上漲的好處,房子會折舊,當然也由屋主自行決定要怎麼處理,何必多管閒事,管下去的結果只是誘發大家更貪心更沒完沒了,都更完要分到更大的房子,一毛錢都不想出,繼續住好地段,又是新屋,這麼幹,有誰不要?房價當然也不會跌了.

回歸市場自然機制,30,40年前不小心買到大安森林公園周邊在今天看來是運氣好,沒甚麼好說,房屋會老舊,要改建,住戶自己得想辦法不是嗎?出不起錢改建,只好搬家了,等周邊大家都老舊都搬光,還不改建,這一區應該就會沒落,土地,房價下降,有能力的人自然會接手重建.時間或許很長,但是很合理啊.

ellon wrote: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 ...(恕刪)




同意+1


男友媽住公寓五樓
以前也不覺得怎樣住爽爽
現在六七十歲了,每天去完市場買菜
要扛著好幾公斤的菜籃車爬五樓
這時就覺得吃力了
接下來也是想換到有電梯的大樓 或公寓一樓
(不要說老人家了,有時候連我們去costco大買完,
或是出國完扛著二三十公斤的行李回到家,都很慶幸不用爬樓梯)

而以前我們沒車,出門靠捷運或機車
也不覺得停車場有多重要
開車後,每天下班回家找車位變成最痛苦的事
最終也是換去有車位的大樓....

也許開板樓主覺得這些都不會造成不方便
但對有需要的人來講,有沒有電梯/有沒有車位,就差很多
當然要構成良好生活機能還有其他諸多要素
但不可否認在臺北市,電梯和車位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頗重要的一環

ihatechina wrote:
同意+1男友媽住公寓...(恕刪)


別說老人家住舊公寓很辛苦 年輕人也很辛苦

樓上說的搬點東西上樓很累這個是重點 是我連搬上自家二樓都懶了
補一些話,老媽的家都更公司說明會又開不成

生活機能要分內外

說一下"外"部的生活機能
吃飯(大宴小酌)、買日用品、公車站、銀行、郵局、文具店、五金店、全聯社、市場...

在大台北不太偏僻的區,這些東西在10~15分鐘內可以走到的地方,都是生活機能很好
如果住到一些山坡地社區,想要買個鹽X雞或買個小五金,不開車或騎車就不行了
內人有一個雞蛋理論,可以5分鐘買到蛋(便利商店也可),就是好地方

後來我遵守專家的意見,找大馬路後排的第一條巷子買屋

不過~~~~~~~~~~~ 都更後
小店不見的快,很多店不見了
要多走5分鐘才找的到我要的店
有些傳統糕餅店不見了,鐵窗店不見了,五金店少了,文具店要到學校附近
肉圓要靠近市場的店才有

最近,我住的小鎮又一堆都更,大樓一個個都到25樓以上
他們的樓下除了銀行外,大都租不起了
香燭店也走了,豆漿店又少了一家
除了美國M及日本M,早餐沒什麼選擇

都更~~~~ 其實也把"外"部的生活機能"更"掉了
ihatechina wrote:
現在六七十歲了,每天去完市場買菜
要扛著好幾公斤的菜籃車爬五樓
這時就覺得吃力了
(恕刪)



我那個鄰居歐巴桑.也是買公寓專用菜藍.
就是那種三角型的小輪子. 這樣上樓會比較輕鬆.
但是非常吵. 一聽到咚咚咚的聲音.就知道她買菜回來了.
老年人住沒有電梯的公寓是很辛苦.
若是能住一樓.也沒有必要住大樓.

講到福報和因果好像也太遠了.想到無間道有一句.
殺人放火金腰帶. 造橋鋪路無屍骸.



louissvs wrote:
市府的都更宣傳DVD.
原來沒電梯, 沒車位, 就是生活機能不足.(恕刪)


都更後的新大樓,有沒有限定每一戶最少配一車位?
沒電梯確實是老公寓的一大問題
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差別不大
但對於許多五、六十歲以上關節有狀況的
不要說爬上去,就連下樓梯都有困難
話說回來年輕人也不是無敵
一年365天也總有爬樓梯不方便的時候
等生了小朋友更是...


樓主看錯了,"生活機能不足"與"沒有電梯、停車位"是並列關係,並非因果關係。
你也認識徐國安? 但有我熟嗎?
他早就超過80了, FYR, 89了!
上周他老哥來拜訪他, 臉不紅, 氣不喘, 也是爬到4F!



ellon wrote:
那等到徐國安80歲.走不動的時候.
再來看看他會不會每天爬4F.
忍忍忍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